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下老家过周末袁仕友盛夏,烈日炎炎,城市里酷热难熬。一天,六岁的女儿晶晶向我要求:“爸爸,现在城里太热了,我想到乡下爷爷奶奶那里去。在那儿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到溪里洗澡、打水仗、看小鱼游泳,可好玩啦!”嗬,到底是我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对那给过我无限温情的...  相似文献   

2.
童年像取暖器,暖了自己,也暖了亲人!母亲在我耳边絮叨着:你大舅、二舅去打工了,你三姨、四姨去打工了,你表叔、表姑去打工了,你小时候的同学、玩伴儿去打工了……在长久的沉默中,我急忙问:孩子,孩子,他们的孩子怎么办?能怎么办?都还留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过,有的一个人过,可怜的孩子!母亲并不知道,这样的一群孩子,  相似文献   

3.
努力生活     
王晓 《女性天地》2007,(7):43-43
我的一位朋友去韩国旅游,一行人在街头偶遇调查:你最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剧?代替回答的是大孩子样的导游小姐,她说最喜欢看反映年轻人努力生活的电视剧。听完导游的转述,朋友给我发来短信:努力生活,早沐春风。立春的这天,收到这条信息,我的心为之一颤,  相似文献   

4.
女儿算是漂亮女孩,正读高中。她平时话不多,文文静静地挺讨人喜欢,可就是学习不好。孩子的毛病,做爸的当然清楚。这孩子静不下心来学,也吃不了苦,她趴在书桌上,照镜子的时问有时比写作业的时间还长。一天晚上,她写作业时又照镜子,我忍不住说,看你也做不下去,过来和爸爸谈谈心。女儿过来说,又要上课了,你的那些道理我全都能背诵,告诉你,就是考不上大学,我也能找到工作。我说你凭什么呀,她说,就凭你女儿这个形象。我说,爸今天不给你讲道理,给你讲个故事,女儿说这个我爱听,我说,你以前不是常问爸爸有没有初恋吗?说没有,是爸爸骗你的,爸有。 我上初三那年15岁。过年  相似文献   

5.
回农村老家过年,亲朋好友纷纷给9岁女儿红包。姥爷和舅舅分别给了她1000元,女儿高兴坏了。一个亲戚给了她100元,女儿竟当场发飙:"我妈给你两个孩子每人500元,你居然就给我100块?你们家穷成这样了吗?"我和她爸又惊又气,但女儿不道歉,还把那100元扔地上。女儿这么做,丢脸的是父母。我该如何教训她?当我们教训孩子时,往往在意的是孩子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丢脸"等负面  相似文献   

6.
我告诉老爸,男友早就知道你是我的偶像,即使老爸你是黑社会老大,想娶我的人也得学着做个马仔向你靠齐啊!老妈去上海,我跟老爸的自由生活老妈说,宁可去上海给哥嫂带孩子做家务充当保姆,也不愿当我们家的旅馆服务员。  相似文献   

7.
骆晓戈 《老年人》2014,(4):27-28
正真快,孩子就快成家了。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儿女要成家的时候,做父母的有什么感想。至少我是既有一种喜悦同时又有一份失落。今后去看女儿,去探亲,将不是我们一家的团圆,而是两个家的相处。在中国,父母们很早就开始为儿女成家操心,包括攒钱给孩子买车买房。在这一点上远不像美国的父母们那样的洒脱,说好了,儿女养到十八岁,你是成人,做父母的真的什么都不管,自己贷款读大学,以及念硕士博士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学费自己找,更何况结婚成家,更是自  相似文献   

8.
1.我就去有人写信给一个地主向他借驴。地主正在陪客,他最忌讳别人说记不识字,使假装打开信看一看,说道:“知道了,一会儿我就去。”2。无法投递某君寄信给坐牢的朋友,不久,信被退回,信封上加上几个小字:“此人已越狱,地址不详、”3.出生地点八事部经理正埋首处理一迭求职信,突然故不住大2起来,他的助手过去看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来信者在“出生地走”一栏里填的是“妇产村里院”。4.写信问地址爸爸:“孩子,给你王叔去封信,问候问候二”站于;“好的,爸爸。但我不知道三叔家的地址。”’爸爸:“笨蛋,去一封信问…  相似文献   

9.
火车上,同坐的是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显得忐忑不安,儿子在窗玻璃前把脸都贴扁了,张望着. 我问那个一直在张望的孩子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他妈妈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孩子转过身来对我说,他爸爸是火车司机,忙得快一个月没有回家了.今天是他爸爸45岁的生日,他和妈妈想给爸爸一份生日礼物,于是,特意坐这趟火车.期望可以与他爸爸开的那列火车相遇,看一眼他的爸爸.  相似文献   

10.
1.和孩子一起刷牙 孩子都喜欢模仿大人,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刷牙,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刷牙,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2.不断提醒孩子要刷牙了 小孩子的记忆力很短,比较容易忘记什么时间段应该做什么事情,特别是不太愿意做的事情,他们会选择快速忘记.所以,家长可以在刷牙的时间不断地提醒孩子:"要刷牙啦""记得刷牙哦",让孩子对刷牙时间有大致的了解,并主动去刷牙.  相似文献   

11.
你不是弱者     
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小女孩一家去郊外度假,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如注。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女孩。女孩天真地问道:“你们干吗这样做呢?”“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于是小女孩走向一丛野蔷薇,掀起雨衣的一角,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妈妈夸道:“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  相似文献   

12.
苦命的孩子: 你在他乡还好吗?你的养父母待你好吗?你周围的小朋友欺负你吗?你在他们家要乖要懂事,有什么委屈自己要多长个心眼,不要与小朋友闹矛盾.奶奶常教育爸爸吃亏是福.孩子,你不在爸妈身边,也要记住吃亏是福.  相似文献   

13.
认识我的人都夸我有个好儿子,聪明、好学、自立、懂事。他们都说我有福气。儿子今年12岁,可他早已“长大成人”了,因为我从来就没把他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从他7岁上学开始,我就没说过“你应该怎么做、你必须怎么做……”而是说“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告诉爸爸为什么要那样做?……”我从来不让儿子觉得他在替我做什么,他做的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那是你自己的事记得那是5年前,儿子一年级第一个学期考试考了双百,回家跟我说:“爸爸,我考双百,你给我什么奖励?我们同学的爸爸、妈妈都给考双百的同学买许多好东西。”我告诉儿子:“大彬,爸爸…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曾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世界上做谁家的孩子最幸福?当然是"别人家的孩子"。2003年大学毕业后,我和哥哥一度是老家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全都大学毕业留在北京,儿子做房地产风生水起,女儿做外文翻译各种高大上。现实其实没那么酷,哥哥毕业后  相似文献   

15.
乐可  浏泓 《现代妇女》2008,(3):21-21
如果你能坚持每天给孩子讲一段故事,你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妈妈。别小看这每天半个小时的亲子阅读,它能让你的孩子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获得巨大的乐趣,你嘴里的“小狗生气啦”、“小猫找不到家啦”全是生动的画外音,而画面中的小草、小花、小动物的表情、色彩和动作,也因为妈妈富有表情的讲解而成了鲜活的画面。  相似文献   

16.
鱼儿 《伴侣(A版)》2018,(1):20-22
砍掉兴趣班,4岁女孩专心学攀岩 20世纪90年代,张建东从陕西老家来到深圳打工,他进过厂,打过零工,也经过商,经过多年的打拼,最终在深圳站稳脚跟成了家.2005年,女儿张悦彤出生.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样,张建东对女儿报有很大期望,早早地就跟妻子商量好,等孩子再大点儿,就送她去学画画、舞蹈和书法.孩子一会走路,张建东就开始教她学习汉字和数字,小悦彤学起来也快,邻居朋友都夸她聪明,并告诉张建东:"这孩子是学习的料,你们做家长的可不能耽误她,别看孩子小,可小脑袋接受能力强,学什么都快,你们得好好计划计划."  相似文献   

17.
查俊 《现代交际》2002,(7):28-30
李琦:厨房里的男人 别看演小品的李琦长得“粗犷豪放”,大大咧咧,可他却做得一手好菜呢。只要没有演出任务,李琦绝对是厨房里的“老大”。而他的儿子一见爸爸进了厨房,就欢呼说:天亮啦!我和妈妈又能美美吃一顿啦!李琦说:“好多男人都怕进厨房,节假日总是去饭店解决,觉着  相似文献   

18.
“关上那扇纱门,苏珊!瞧你把苍蝇都放进来啦!”妈妈在厨房里冲着我嚷嚷,随后转身问爸爸:“你能不能去拿个苍蝇拍来,打死这些苍蝇?”我进厨房的时候,爸爸正起身去拿苍蝇  相似文献   

19.
近日,美国“生活黑客”网站列出全世界小学生最喜欢妈妈做的10件事,让你知道怎佯做才能使孩子感到幸福。1你晚上会来我的旁间,给我盖好被子,为我唱歌,给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情。2你会拥抱我,亲吻我,会和我坐下来聊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世上没有顽劣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第一节课:实话实说主讲:壮壮的爸爸赖先生我和媳妇白手起家做起了一家建筑公司。头几年没工夫管孩子,把孩子扔给了爷爷奶奶。这几年公司做大了,三年前在北京安了家。现在老大强强在附近一所普通中学读初一,老二壮壮比老大小两岁,上五年级。老大还知道学习,虽然上的不是重点学校,但是在重点班。老二可叫我费了劲了,那个成绩就别提了,我每次开家长会都是低着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