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唧唧絮语,即使在《结婚记》里写到她与荷西婚前谈恋爱时的生活,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想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如在《哑奴》中,三毛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却又充满了爱和智慧的黑人奴隶形象。  相似文献   

2.
三毛是一位用生命进行创作的作家,在其诸多作品中都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生命形式的不懈追求。在这种洒脱不羁的追求中,三毛创作出了许多充满诗意情怀的作品,尤以散文最为突出。三毛散文作品中的诗意亦即其生命诗意的体现,是作者对生活、生命的认知,对自我情感的表达。三毛的散文创作真实再现了其漂泊流浪的传奇人生,体现了作者的真性情,也表达了作者的诗性精神追求。为更好地解读三毛的散文作品,本文将对作者的流浪生活、作品语言、景物描写以及精神追求等方面体现出的诗意性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稿的目的是探讨《高级日语》中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课堂教学。选用的例文是《枕草子》的第261段"香炉峰的雪"。从"作家作品介绍与作品朗读"、"阅读分析指导"、"课堂测试分析"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笔者上课的情况。结果表明:只要学好历史假名的读音、熟记古典语法、积累一定的词汇、日本古典文学并不是高不可及的。通过测试发现同学们对于作家作品类的文学常识、特殊读音、主语省略等问题掌握得比较好。例如日语汉字的读音、短句的翻译仍然存在问题,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的。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喜爱三毛的人心中,三毛的文字永远是温情真挚的,永远是楚楚动人的。但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三毛还是位说书高手。近日,由三毛说书点评“武松、潘金莲、孙二娘”的《流星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首次推出,来向我们展示了三毛的另一种才能。  相似文献   

5.
高校《论语》研读教学中应当秉承"精读""细读"原则,对文本中内容层层研究、慢慢品味,分析语句之间内在联系。《论语》作品微言大义,往往能够以简单的语言表述展现深刻的哲学内涵。通过分类细读、情境细读、拓展细读等形式对《论语》文本进行探究,以朗读、分组讨论、场景再现的形式,提升《论语》学习质量,是当下高校开展《论语》研读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尚 《职业》2008,(7):69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这是齐豫和潘越云双剑合璧所演唱的三毛作品<梦田>里的一句歌词.是啊,就像这首歌中所唱得那样,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亩田,也都会有一个梦,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叶佩田告诉我们"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施行奠定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正在被革新,语文课堂展现生机,书声琅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朗读教学中也出现了如"读书方式单一化,过程形式化,感情固定化"等问题。通过案例对朗读教学误区进行解析,分析朗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教学案例中寻找切实有效的优化方案,即提倡个性化阅读,主张读出"新"花样等.  相似文献   

8.
李尚 《职业》2008,(3):69-69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这是齐豫和潘越云双剑合璧所演唱的三毛作品《梦田》里的一句歌词。是啊,就像这首歌中所唱得那样,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亩田,也都会有一个梦,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叶佩田告诉我们“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相似文献   

9.
李尚 《职业》2008,(2):70-70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这是齐豫和潘越云双剑合壁所演唱的三毛作品《梦田》里的一句歌词。是啊,就像这首歌中所唱得那样,每个 心里都会有一亩田,也都会有一个梦,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做才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叶佩田告诉我们“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16日,21名来自甘肃漳县和敦煌地区的小学毕业生在天津三毛艺术学校的第一个“春蕾班”入学,10月27日,他们又有了天津的新家,他们将在天津快乐地度过三年的学习生活。这是一项”关注西部孩子”的爱心活动。这项活动注入了许许多多人的爱心。天津《每日新报》、三毛艺术学校、中国儿童基金会、  相似文献   

11.
高艳杰 《现代交际》2013,(12):137-1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阅读是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基石之一,一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朗读。本文就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拼搏》这件密玉俏色雕刻作品是我二零一二年雕刻的,并在同年获得了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金奖.这件作品之所以能获得金奖,是绝非偶然的.本文浅析了从《拼搏》玉雕作品雕刻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徐元 《公关世界》2016,(19):66-68
其实无论《小时代》还是《爵迹》,都不是国产电影的品质洼地,而且,它们收获的票房,也谈不上多么独领风骚.不过,"郭敬明导演作品"两次面世,都点燃了一颗名为"烂片为什么能拿下高票房"的舆论炸弹,这倒是郭老师与众不同、耐人寻味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亦舒 三毛式的"静语录"清澈委婉,开启爱情励志课。9月末,伊能静再次联袂接力出版社推出她的"爱情教材"——《爱的练习本》。很  相似文献   

15.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一起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形象及丰富的艺术手法,是那个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刻画的形象真实、立体,性格各异,尤其是对主人公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及乔特鲁德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了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鉴赏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使广大读者对这部作品进一步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哈姆雷特》这部经典悲剧作品的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7.
当电视剧行业的编剧与老演员们嗟叹"运去英雄不自由"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之类的人文类综艺似乎迎来了"时来天地皆同力",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极速转动的文化工业齿轮,似乎卡了一下.  相似文献   

18.
《李尔王》是一出五幕悲剧。它被20世纪英国资深莎学评论家布拉德利(A.C.Beadley)誉为莎翁四大悲剧中"最伟大的成就"。在莎士比亚之前,关于这个传奇故事的作品大多数是大团圆的喜剧结尾。而莎士比亚却是以悲剧作结。那些喜剧收尾的作品随着历史湮灭,反倒莎翁的悲剧结尾作品几百年来依旧闪烁着悲剧的光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背景下,按照亚里士多德悲剧理念,浅析李尔这一人物的命运悲剧必然性,并以此为路径进入《李尔王》中满载激情的博大艺术殿堂,感受这一伟大悲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安可 《中国扶贫》2016,(5):29-30
新天新地新气象,红红火火过大年.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社长办公室新添了一幅油画,这是旅美画家曹勇的新作,作品用纪实风格,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春节前夕"回家"探望父老乡亲的历史画面,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标题——《黄土地的儿子回来了》.  相似文献   

20.
刘向红  王玉凌 《职业》2007,(33):110-111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三个测试项是"朗读短文",其目的是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不但要测查应试人的声母、韵母、声调发音标准度,还要测查应试人的音变、停连、语调掌握度及语流行进畅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