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晓辉 《社区》2012,(10):51
我是在四合院里长大的。四合院里住着8户人家,大家关系都非常好,只要谁家有个急事、难事,都帮忙照应。妈妈常说,邻居好,赛金宝。我在这种融洽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大大咧咧的性格。我和老公结婚几年后,住进了新买的单元套房。遇到邻居,不管他们理不理睬我,我总是微笑着主动和他们打招  相似文献   

2.
刘红旗 《社区》2012,(15):51-51
我是在四合院里长大的。四合院里住着8户人家,大家关系都非常好,只要谁家有个急事、难事,都帮忙照应。妈妈常说,邻居好,赛金宝。我在这种融洽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大大咧咧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我在四合院里出生,在四合院里长大. 我家租住在一个800平方米左右、正正规规、两进带后院儿的四合院里,是一个很讲究的传统院落.四合院门朝东南,厚重大门里有三道插门杠,门外嵌着一副走笔行云流水的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两座石门墩静静地卧门边.  相似文献   

4.
刘建民 《北京纪事》2014,(1):99-100
正时下年轻人结婚,名车豪宅、婚纱钻戒、高档饭店,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婚礼的红包也跟着通货膨胀一路水涨船高。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轻人的婚礼却是另一番景象。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从小在老北京四合院长大,亲身经历了四合院里的百姓生活,也见证了四合院里街坊邻居家的子女男婚女嫁、喜结良缘的婚礼轶事。虽然时光已过去了40多年,但发生在四合院里的婚礼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我记得我们院儿里第一家举行婚礼的是外院儿孟大婶家的大儿子。他在一个机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春节是咱们的传统节日,年年岁岁,每个人都曾拥有过不同年代的每一个春节。自幼在北京城长大的我,留在记忆里最深的,仍然是20世纪50年代童年时在四合院里过春节的日子,那浓浓的、满是胡同里年味儿的时光……  相似文献   

6.
嫁给老公的时候,我们俩除了爱情什么都没有。老公愧疚地说:老婆,虽然暂时我给不了你太好的物质享受,但请你相信我,你挑中的是只潜力股,以后就会变成绩优股的。我躲在他怀里甜蜜地笑:爱情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我们相爱,不管你是什么股,我喜欢就是我的绩优股。  相似文献   

7.
青春期事件     
我初3那年,正流行Beyond的歌曲,满大街的音像店都在放他们的歌。学校里也满地疯子,不管是人是狗,只要是公的,都得会吼几句Beyond,否则就有OUT掉的嫌疑。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6,(3)
老公曾是别人的老公 ]我的老公杨易(化名)大我十二岁,有过一次婚姻经历。也许别人觉得我和他不配,但我从未在意过别人的看法,因为我一直认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爱他(她),便可以超越一切障碍。我不在意杨易的年龄,不在意他之前的婚姻经历,只在意他是否爱我,能否对我好。而杨易确实视我为珍宝,捧我在手心里,我也觉得他就是上天冥冥中安排给我的人,对他无比珍惜,这就够了。  相似文献   

9.
朱敏琰 《社区》2011,(8):56-56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书,但是却找不到多少书来看。我那时候看的书很杂,只要找得到,不管哪方面的书我都喜欢看。我小时候最大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当个图书管理员,或者就算做个业余管理员也好,那样就可以一直有书看了。可惜这个愿望一直没有机会达到。  相似文献   

10.
张晓晖 《百姓生活》2011,(11):25-25
我在QQ上聊天,网友问我:“你聊天。你老公不管吗?”我一笑:“为什么要管?” 老公对我网聊一向信任,我对老公网聊也总是不闻不问。我们对对方的聊天内容从不过问,也不怀疑,更不会背着对方去查聊天记录。  相似文献   

11.
笑笑吧     
《人生与伴侣》2007,(5):63-63
我还是他的宝贝吗 曾经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女人,老公对我的好,为身边朋友所羡慕。但不久前,我却敏感地意识到:老公外面有人了。不承认是所有男人的第一反应,但在我的一再追问下,老公选择了承认。他说:宝贝,你太过聪明了,其实不知道对大家都好。我知道,老公很爱我,只要我开心做什么都行,而我在享受着他的爱时,却忘了给他同样的回报。而他也希望有人能全身心地待他,  相似文献   

12.
数码世界里有数不清的数码宝贝,他们都是伴我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们有的凶猛无比,有的温顺可爱,有的魔力高强,有的还乐于助人……  相似文献   

13.
李明 《北京纪事》2010,(9):108-109
这位四合院里降生,胡同里长大,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街坊们都亲切地叫他“三爷”,因为他上边还有两个哥哥。艺术圈里的朋友们都称他明智先生(这可是他的学名)。提起他的人物画,功力可不浅。自幼爱买小人书(就是连环画)边看边学画人物,上学时,也喜欢观察老师和同学的动态,课间时也画上几笔,70年代还到艺术院校进修过。近些年,他因身体不佳,静下心来追忆自己青少年时代四合院的生活,以及日常身边的事儿、老胡同中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4.
成长的岁月     
《阅读与作文》2011,(9):14-15
和所有孩子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最希望的莫过于快快长大。我总是密切关注着我的榜样(我的父母),无论他们做什么,我都试着去模仿。而我在幼年时学到的技能和养成的态度在之后的岁月里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老“所长”     
田可 《社区》2005,(18):59-59
小时候,我家住在北京一座古旧的四合院里,那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据说民国期间它曾是一个军阀的住宅,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我整个的童年,都是在这个四合院的怀抱中度过的,因此有关四合院,我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其中一位老“所长”始终铭记在我的心中。这位老“所长”姓刘,是我们家附近房  相似文献   

16.
阿Q老公     
我和老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我们又在同一个单位工作。这些年,周围人纷纷贷款买了房,可是我和老公仍然住在单位的职工宿舍里。  相似文献   

17.
影视作品中的四合院,总是与王爷、侯爷、达官贵人、知名人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然而,大多数四合院的主人们--普通百姓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些住在四合院里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呢?他们的酸甜苦辣又有谁知道?  相似文献   

18.
暑假里的"绿色食品基地" 在我的记忆里,北京最完美的夏天,是在我十来岁的时候.那时候虽然已经住进了楼房,但还是没摆脱在四合院里养成的整天不着家的习惯.胡同里长大的孩子都是这样,没几个是能在家里坐得住的.只要是放暑假的日子,您就看吧,整个家属院都是四脖子汗流的小孩在疯玩疯跑.另外,孩子放假,家里大人却还得上班.两个多月的漫漫长假里,我们都得自己琢磨着解决吃食、安全等等问题.现在回头看看,这种"放养"的生存模式,给了我们这些疯孩子更多的欣赏北京夏天原生态风貌的机会,更让我们这代人从小就懂得了如何在群体中和睦相处,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自理的能力也比较强.  相似文献   

19.
那段时间,我就跟地下工作者似的,只要老公不在家,我就玩命地翻啊找啊。别笑,我真是找宝呢,我亲手藏的那张存有我家最大一笔钱的卡可不就是宝吗?  相似文献   

20.
杨蕊 《今日南国》2008,(15):34-34
我以前很喜欢买衣服,逛起街来,老公对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可以从早上9时逛到晚上9时,毫不疲倦。只要是看上的衣服就买,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