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从中世纪开始,在英国年满16岁的孩子就有资格参加一种独特的“成人礼”——一次规划好的欧洲大陆之旅,当然旅程里会有一些特别的安排以考验孩子们是否勇敢坚强,是否会沉湎于享乐与风花雪月不能咱拔。这种方式一直流传至今,而且通过成人礼的孩子也具有了做“绅士”的资格。 相似文献
3.
跟着妈妈来到英国后,我就进了伦敦的霍克瑞尔中学读书,并且结交到了许多好朋友,有空的时候,我们还经常一起郊游和逛街。时间一久,我发现英国的中学生特别“阔气”。我所指的“阔气”并不是指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许多钱,而是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从来不还价,哪怕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也是这样,就像我的同桌丹尼斯! 相似文献
4.
典型案例:
中学生小海是个很有志向和理想的少年,他梦想长大后成为一个著名的航海科学家。但他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做事特别拖拉,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分钟,不管要做的事是简单还是困难。 相似文献
5.
"我的理想是当一个画家,把美丽的大自然画出来。""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博士,发明一种能干的机器人,用它来造福地球。""我的理想是当一位英语老师,和哥哥姐姐一样,教我的弟弟妹妹学英语。" 相似文献
6.
1997年,英国工党重返执政之位,与之密切相关的英国职工大会(TuC)选择了扮演工党政府的“社会伙伴”关系的角色。一方面,英国职工大会自身的资源条件为其扮演社会伙伴角色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英国国内社会结构的变化、工党纲领及其执政后制度环境的变化对英国职工大会“社会伙伴”政治参与模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私立学校如果办出了名气,会吸引更多学生来报名,学校可以在费用上涨价。但是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大多不好,学校不可能增加费用。每个班还要留出几个特困生名额,给他们减免学费、 相似文献
8.
黄淑芬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11):32-33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课堂上我非常注重随时关注孩子的眼睛。“只有看到孩子们明亮有神而又充满求知欲的双眸,你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只有看到孩子们充满愉悦享受的目光,你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我常常这么对自己说,也非常努力地让课堂多一些“精彩十分”,多让孩子们的眼睛亮起来。 相似文献
9.
10.
在英国,相当于小学升初中的优才选拔被称作“11+考试”,其难度令人“闻风丧胆”。只有高分通过考试的孩子才有资格入读教学质量明显高出一筹的文法学校,其他孩子则只能就读普通公立学校或昂贵的私立学校。 相似文献
11.
12.
杨慧群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6):78-80
美国文学中存在地方色彩,英国19世纪的文学中也存在“英国色彩”:简·奥斯丁的中产阶级婚姻观,狄更斯笔下的童工悲惨遭遇,萨克雷书中的资本主义上层社会,艾米莉·勃朗特的荒原意象和哈代的韦撒克斯的乡村生活,共同形成英国19世纪文学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13.
14.
面对残酷的诊断书,生性内向的他把这一切都藏在了心底。是居委会的“妈妈团”,还有曾接受过他帮助的居民让他得以康复,大家都说-- 相似文献
15.
16.
叶妙婕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5):16-18
儿子很快就要上小学了.我不知怎的,竟隐隐有些担心,担心他是否会喜欢、适应小学的生活.上幼儿园的儿子真是个快乐天使,他爱幼儿园,爱老师,爱上学.在儿子的心目中,当个"小学生"可是极神圣的.我真怕现实会惊醒了他美好的梦.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下班回来,我在厨房里忙着做饭炒菜,满头油烟地将菜端上桌,客厅里的女儿却不见了踪影。原来,她在书房里翻箱倒柜——把码得好好的书一股脑儿地扔得满地都是,不知在翻些什么。叫她吃饭,她又不肯。我生气地说:“妈妈忙了一整天,还要做饭,容易吗?你看你,还把书弄乱了,想让妈妈再忙些对不对?” 相似文献
20.
早就听说,英国是世界上二手货市场最红火的国家,特别是那里的“后备箱市场”久负盛名。在英国游玩期间,我有幸游逛了一次那里的“后备箱市场”,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