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守渊  彭学渊 《老友》2014,(7):34-34
近日,笔者来到江西宜春市袁州区灵泉街道灵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阅览室。正在这里看书的85岁老人李芳容告诉笔者,天气好时她每天都来阅览室看看新到的报纸、杂志,也和大家聊聊天、解解闷。她是一位独居老人,子女不在身边,退休前做教师的她就喜欢读书看报。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2011年5月中心正式开办以来,每天都会有50多位老年人来中心读书看报、聊天、下棋和休息,这里已成为社区老年人的温馨家园。  相似文献   

2.
美琦 《山西老年》2012,(9):32-33
在山西省寿阳县有这样一位老人,提起她时,有人称她是寿阳的雷锋,有人称她是寿阳的解黎明。在更多人眼里,她是共产党员中的楷模,是老年人眼中的知心大姐,青年人眼中的好妈妈,孩子们眼中的好奶奶,她叫郭唐珍。郭唐珍老人今年70岁,退休前在寿阳县朝阳镇政府工作。已过耄耋之年的郭老,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是一位典型的空巢老人。按理说,作为一名空巢老人,她更多的是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照顾,但是郭唐珍老人始终把共产党员的责任看得比什么都重,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党员,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诺言。我虽然退休了,但党员的责任和追求永远不能忘。"多年来,她用自己最朴实的方式帮助着许许多多的人,默默地做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3.
《新天地》2007,(2)
黑龙江省伊春市林城小区有位老人叫张淑荣,今年84岁。80岁以前,她是个一点也不掺假的的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也不认识。80岁那年,她开始学认字。4年里,她已学会了2000多个汉字,会看书,会写简单的信了。  相似文献   

4.
田可 《社区》2005,(11):52-52
古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我想这主要是指人在弥留之际说的话语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弥留之际的话语都曾令我们这些生者感动过。几年前,我在国外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当义工时,曾经帮助过住在该院的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据说老人年轻时是位教师,长得很漂亮。由于她的亲人都去世了,所以5年前,她住进了这所医院。我每次来这里服务,她总是微笑地感谢我为她做的每一件事。甚至我从床边上扶她站了起来,她都会非常感谢。有一天,我到医院去看望她。护理人员告诉我,她已处在弥留之际。我立刻赶了过去,但她已…  相似文献   

5.
薛莲 《社区》2013,(31):21-21
今年重阳节前,家住皖北采市某城乡接合部社区的83岁的李奶奶,听说政府要给80岁以上的老人每^每年发放560元的高龄老人补贴,心里很高兴。这天平晨,老人带着自己的户口簿、身份证来到了社区居委会,可是社区民政协理员却告诉她,补贴的名单早在6月底就已经登记结束上报了,今年的钱她就拿不上了。李奶奶说,她没有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任何通知。对方解释说,书面通知就贴在居委会办公室的门口。听了这话,  相似文献   

6.
唐义 《老友》2012,(11):44-44
朋友,从照片上(见上图)你能看得出左边这位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太太吗?我告诉你,她是我们蓬莱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合唱团的大姐胡桂荣,她今年72岁啦。说起胡大姐,那可真是让人佩服的一名阳光老人,我们周围的人都不相信她已年过古稀。她不仅人长得显年轻,最重要的是,她有特别年轻的心态。胡大姐退休前是蓬莱郝彬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她教书育人,执教30多年,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她曾跟我说,刚退休那阵子,她和许多老年人一样,心里觉得  相似文献   

7.
刘姿含 《社区》2010,(36):6-8
晚上9点多,小黄一家正准备上床休息,突然电话铃响了,来电话的正是小黄的父亲。老人在电话中说了一件蹊跷事。就在几分钟前,有一个自称"静静"的人按响了门铃,老人起初以为是儿媳妇来了,可又觉得说话的声音不像,便留了个心眼,只将门开了一道小缝。透过门逢,老人看见的的确是一个陌生面孔,便又问了一遍她是谁。那个女人仍然说她是"静静"。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缅怀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帅孟奇的丰功伟绩之时,也为她寿高103岁成为党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寿命最长的人而叹服。她的长寿秘诀何在呢?“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帅孟奇老人告诉人们其长寿的秘诀之一。帅孟奇心胸开阔、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常说,“参加革命,一生交给党,没有什么个人得失。”她把“不与人家比房子大小、比钱拿多少、比职位高低”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她说:“良田千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她把物质利益看得很淡很淡,认为金钱财富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帅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  相似文献   

9.
邻家老太     
凤仙草 《社区》2012,(21):50-50
在我居住的这幢楼的底楼,住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大家都管她叫王老太。王老太似乎很安静,她从不出门,也不和别人说话,总是一个人呆坐在院子里,望着门前的车水马龙发愣,天天如此……  相似文献   

10.
阳农 《人生与伴侣》2009,(12):10-10
67岁老人朱素钦15年前就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后来又查出患有肺癌。家人为了不刺激她,在她出院回家后,凡是与“癌”相关的语言和事物都尽量避免。尽管如此,朱素钦老人还是觉得憋得慌,整天郁郁寡欢。后来,经医生推荐,她经常参加“抗癌乐园”活动。“抗癌乐园”是许多癌症患者聚集在一起交流的平台,在“抗癌乐园”里,朱素钦老人找到了自己的倾诉对象,没有了自卑,也没有了绝望,有的是相互鼓励、正视癌症,她渐渐鼓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1.
"2009年7月24日上午,"感动2006—中国十大真情故事人物"92岁的美国老人牧琳爱(Eunice Moe Brock)女士,从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秦黎手中接过公安部颁发的"绿卡",终于圆了自己的中国梦。在颁发仪式现场,她激动地说,在中国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是她一生的梦想,十分感谢中国朋友多年来用真心去爱护她,她将尽最大努力发挥余热为中国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李老太太今年70多岁了。儿女们都成了家,因为忙于事业,又要照看各自的子女,陪老人的时间很少,看望她的机会也不多。用老人的话说就是“凳子还没焐热就一个一个都走了。”虽然孙子们就读的学校离老人住处也不远,但是儿女们却认为一来老人年龄大了,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二来“隔代教  相似文献   

13.
如今,电台、电视台的少儿节目内容很丰富,形式很活泼。这些节目不仅少年儿童百看不厌,许多老年人也是情有独钟。曾有机构对一组60岁以上的老年人观看的电视节目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除爱看"新闻联播""夕阳红"外,有85.9%老年人也看"大风车"等儿童节目,不少老人表示"看过一次年轻一次"。四川百岁老人张若华说,她的长寿秘诀就是"看动画片"。  相似文献   

14.
邻家老太     
凤仙草 《社区》2012,(14):50
在我居住的这幢楼的底楼,住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大家都管她叫王老太。王老太似乎很安静,她从不出门,也不和别人说话,总是一个人呆坐在院子里,望着门前的车水马龙发愣,天天如此……于是,我便有些惧怕她,觉得她像传说中的老巫婆,也自然不敢靠近她那个长满野藤的院子。每天下班回来,我  相似文献   

15.
王捷 《社区》2014,(33):5-5
70岁的婆婆晕倒在家,儿女赶到后将她送进医院。可当医生问起老人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时,老人的儿女却一样也答不上来。最后,还是保姆赶来,说清老人的病情,为医生的救治工作提供了参考。记者走访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年轻人忙于工作,也没跟老人住在一起,大多数都说不清楚父母的身体状况。(10月20日《楚天都市报》)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社区》2005,(21)
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楚天广播电台近日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80多岁高龄的黄太婆家住武汉市某社区,本来衣食无忧的她在老伴去世后,竟然痴迷起捡垃圾,而且她还把捡回来的垃圾堆放在家里,散发出的臭味让周围的邻居都不敢开窗。黄太婆的子女几次接她去同住,都被她婉言拒绝。黄太婆说她捡垃圾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找点事做,锻炼身体。其实,像黄太婆这样的老人在其他社区也不少见。他们并不以捡垃圾挣钱为目的,而是为了有个事做,与环境“交流”,有个收获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特别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沟通。为了帮助这些老人度过自己的孤…  相似文献   

17.
贾云  蔡鞠 《社区》2013,(8):30
老人来回就餐途中或吃饭时出现意外最高可获30万保赔日前,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葑门街道"邻里情"市民服务中心负责人,代表正在享用"骆驼担"爱心助老餐的老年居民,与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签订了"就餐险",这意味着今后老人在来回就餐途中或吃饭过程中出现意外,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保险赔偿。笔者了解到,为老人投保"就餐险",这在全国还是首创。正在葑门街道葑宏社区吃午饭的金好婆告诉笔者,平时她一个人在家,再加上年纪大了,也不太想烧饭吃。10天前,她得知社区开办了"骆驼担"爱心助老餐,  相似文献   

18.
开心老红娘     
老陈 《社区》2012,(12):46
60多岁的李阿姨是社区出了名的"老红娘",热心肠的她退休后不像别的老人那样打牌消遣,当发现不少父母都在为大龄儿女的婚事发愁时,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开始义务为年轻人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19.
长文 《山西老年》2014,(2):28-28
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这是相对那些儿女双全、能颐养天年的老人而言的。对于年事已高的孤寡老人来说,拥有一个"小棉袄"就是奢望。可对于长子县常张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来说,就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他们生活得祥和安逸,因为他们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她会在他们身边喂水喂药,精心照料;在他们衣服被褥未脏的时候,她就会及时清理换洗。她就是被称为五保老人"贴心小棉袄"的乡敬老院卫生管理员——李秀籽。  相似文献   

20.
江文胜 《百姓生活》2014,(10):49-50
1956年,23岁的裴道益入赘岳父母家时,答应双手有残疾的妻子,要好好赡养她的双亲。结婚50多年来,裴道益本着爱妻子就要爱她的亲人这一信念,一直践行对妻子的承诺,把岳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爹娘一样孝敬与照顾。如今,裴道益已经81岁,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年过百岁的岳母王集娥耳不聋、眼不花。这位百岁老人说,她这辈子最值得庆幸的是,女儿"娶"了一个好丈夫,让她也得到一个好"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