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家永 《社区》2003,(15):58-59
律师: 我的儿子婚后不久就因打架被判刑15年。我认为这败坏了门风,故一气之下宣布断绝父子关系。他在服刑期间积极改造,于10年前被减刑提前释放。儿子从监狱回来后,我仍不能原谅他,并将他赶出了家门。因此后的十几年间,我们继绝了一切来往。现在我老了,身体也不好,需要有人照顾,因此对当初的做法颇感后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并且这种义务几乎是无条件的。无论父母是否履行了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父母只有在有遗弃或虐待子女的犯罪时,才不能享受赡养的权利。这与我国既尊老又爱幼的家庭美德不相符合,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不符合父母子女之间权利义务的相互性原则,应该借鉴国外的做法,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在父母无正当理由未履行抚养义务时,成年子女有权拒绝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王景龙  胜秋  晓翠 《老友》2011,(1):32
编辑同志:张某和李某都是公司职员,张某的父母早逝,李某是独生女。张、李二人婚后所生的孩子一直放在李某的娘家抚养,直到孩子上中学才接回和张、李二人同住。之后,李某的父亲因病去世,张、李二人将李母接到了  相似文献   

4.
精神赡养义务入法有利于保护老年人的精神权益,但其履行情况并不乐观。现实中既存在义务人积极履行精神赡养义务与相关政策制度支持乏力的矛盾,也存在义务人消极履行精神赡养义务与该义务履行客观评价标准欠缺及法律保障不足的矛盾。为落实精神赡养义务的履行,应当明确精神赡养不同主体间的责任与义务内容,设置精神赡养义务履行的最低限度,并据此完善与之匹配的探亲假制度、激励措施、失信惩戒措施及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周凌华 《老友》2013,(4):15-15
"常回家看看",是老年人最需要的"精神赡养"。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案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凸显了国家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重视,此举既完善了维护老年人权益题中应有之义,又使法律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6.
小非 《老友》2011,(4):46-47
老龄化社会,什么才是对老年人最大的关怀呢?赡养老人,并不是每个月定时寄生活费,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就像《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唱的那样。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自立门户的子女,很少去父母那里走动,有些子女甚至对老人不理不睬,实施"冷暴力"。痛苦不堪的老人即便想要维权,也总因相关法律不够具体而难以得到保护。现如今,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物质养老已不再成为问题,"精神赡养"成为新的社会课题,乃至成为一个法律难题。2011年伊始,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出炉,"常回家看看"将写入法律……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3,(13):21-21
江苏省南通市83岁的毛阿婆育有七个子女,因老人早年将房产赠予了三儿子,当她年老需要赡养时,其他六个子女提出要重新分配家产,否则不履行瞻养义务。  相似文献   

8.
案例:年近六旬的老张上有一个80多岁的老父亲,下有两个儿子。他大儿子在城里做生意,小儿子在农村务农。去年下半年,老张进城帮助大儿子照顾生意。进城前,他把自己的老房子和承包地留给了小儿子,并与小儿子签订了“转让”赡养义务的协议,要求小儿子照顾张大爷。可老张进城后,小儿子作为小孙子,  相似文献   

9.
《山西老年》2008,(11):61-61
编辑同志:我和老伴今年均57岁,因身体都不好就都病退了。老伴几年前因脑溢血而半瘫痪,我也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由于每月都要有一笔不菲的药费开支,加之经济条件本身不好,所以现在生活很困难。虽然我们的一双儿女均已成家立业,经济收入还可以,但  相似文献   

10.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2012年全国共有310余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离婚率增幅首次超过结婚率增幅;2013年攀升到35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①以上数据说明我国离婚率正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而这一趋势是在多种因素,如社会的、道德观念的甚至是立法方面的共同作用之下产生的。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人们的一项权利,因此,结婚和离婚都是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是,这种权利的形式或多或少的会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一定的伤痛和危害,尤其那些离异家庭中孩子们,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可能是长期的、持续性的。本文结合我国目前有关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监护权确定的相关立法以及实践中法律的实施情况,针对离婚后父母不执行法院对于子女抚养的判决、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形如何进行补救谈一些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11.
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养大,有的子女成家立业后竟推卸赡养义务。北京海淀法院法官表示:无论签订任何协议、合同,都不可能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案例一:兄弟协议谁要家产谁养老父老林有大林和小林两个儿子,他想把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一套价值120万元的房产过户给大儿子,然后由大儿子赡养自己。  相似文献   

12.
《民法典》使赡养义务体系化,但相关解释论的缺失影响了赡养义务功能的实现。为此,需要根植法律体系、立足社会现实,构建赡养义务体系解释论。以生存保障功能为起点,经由实践演进、理论沿革与条文修改,总则性赡养义务条款发展出全面性内涵。将赡养理解为全面性赡养,是《民法典》赡养义务实质体系化的基础。以合理性与可行性为考量,需要界分法律性赡养与道德性赡养,且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的强制性赡养义务应被限制为物质性赡养。而在以被赡养人为中心的理念下,孙子女、外孙子女赡养义务虽属次生补位性质的义务,但其履行基准不宜与子女赡养义务有所区分。有关丧偶儿媳、女婿赡养义务的条款属于权利取得条款,具有激励性、倡导性作用,其伦理基础是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形成的家庭性、道德性关系,因而其要件不宜限定为物质性要素,而应综合考虑物质性赡养、精神性赡养、照料、保护等要素。  相似文献   

13.
2013年7月1日我国实施了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法的规定在几大方面相对以往的法律法规有重大突破,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老年人福利事业的重视,但其中一些有关老年人精神赡养、老年人法定福利、城乡老年人社会保障一体化等的规定上存在瑕疵,需要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法中规定了上市公司、发行人及相关主体的信息披露义务。根据民法学的相关理论,信息披露义务应属作为义务,义务人包括发行人、上市公司,保荐人,承销商和中介机构;义务人违反信息披露义务将同时引起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责任人应该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对投资人承担责任;义务人内部仍然应当按照过错程度划分责任。  相似文献   

15.
《山西老年》2008,(12):63-63
编辑同志:我父母生有两儿一女,我是长子。我们兄妹三人相继成家后,父母一直与我生活在一起。父母相继过世后,两个弟妹提出要均等继承遗产,我提出自己一直与二老生活在一起,属于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故要求多分遗产。但他们不认同我的说法。请问,像我这样与老人共同生活的,是否算承担了主要赡养义务?读者高毅  相似文献   

16.
阿峻 《新天地》2013,(1):8-9
再婚与子女缺乏充分沟通郑州王先生今年65岁,几年前老伴去世,王先生的一儿一女皆在外地工作。2011年春天,朋友给王先生介绍张女士认识。张女士早年丧夫,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两位老人彼此满意,自定婚期,准备于2012年国庆节领取结婚证。然而没想到,王先生的子女得知此事后在家里大闹,还跑到张女士家中闹,并威胁说:如果王先生坚持结婚,他们将和他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7.
高峰 《山西老年》2014,(3):12-12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经正式施行了,根据规定,子女若不能经常看望或问候父母将属违法。  相似文献   

18.
扬先 《山西老年》2009,(2):63-63
现实生活中,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个现象用法律的观点去分析,主要源自五种误区。误区一:出嫁的女儿不赡养。张老汉夫妇是一对年届古稀的农村夫妇,生有三子一女。小儿子自小痴呆,其余两个儿子在本村务  相似文献   

19.
《山西老年》2011,(3):64-64
我国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1996年通过的。十几年过去,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旧的《老年法》已经“跟不上趟”了,亟待修改。这次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定完成,意味着老年人权益保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三大亮点,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0.
老树 《老友》2012,(10):10-12
前不久,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4孝新标准,再度引发各界热议,这其中包括了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教会父母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透露出对精神赡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