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易》本体论中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哲学明确了中国哲学的根本命题:一阴一阳之谓道,确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模式.<周易>哲学的和谐之道,是整个中华文明和谐理论的源泉母胎,沿着道体、阴阳、三才三个逻辑环节连续展开,完成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从而也就完成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论,即道与万物和谐;阴阳间同济和谐;三才天地人和谐,并贯穿在中华文明从科学到人文,从本体到现实的文化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秘书长赵长兴指出:徐州务本高中这所民办学校,办得非常规范,非常成功。办学人员思想境界高.敬业奉献的精神强。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道德品质及其行为应配享幸福,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人的内心和谐,这是每一种伦理文化自我道德完善的实践目标及伦理信念。无论对于渴望个人自我实现的自由平等的西方伦理文化传统,还是追求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的中国伦理文化传统,既有相互联系的普遍伦理诉求,也有其自身独有的实现“德福一致”的伦理路径。在中国先秦时期,与道家返璞归真的自然幸福论不同,儒家的“孔颜之乐”内在地包含了“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的怡然自乐的幸福,但它们同样作为先秦伦理文化德性幸福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正统儒家“大一统”的政治伦理的整体建构,演进到宋明理学正统儒家为主、释道为辅的德福之辩,发展到现代境遇中儒释道伦理文化融合的必要与可能,“孔颜之乐”不仅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传统,也为现代中国伦理文化的德福之道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