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既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又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内在关联.正是在这两大进程日益结合和统一处,形成了"以人为本"这一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人学观.这一人学观的深刻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以人为本"的"人"的内涵是多层次的,不仅主要是指人民群众,还是指社会全体的人和每一具体的个人;"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指导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南.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落实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旨归.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就是人民,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不仅要发挥所有人的积极性,还要高度重视和发挥杰出人物的作用."以人为本"与我们党的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人民观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也是人道主义的一个形态,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共同研究视阈和理论重叠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以人为本"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人本理念是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当树立的以人为本理念。公务员人本理念包括公务员的权力观、荣辱观、政绩观和学习观。公务员人本理念培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公务员的人本理念要坚持公共利益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度建设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人本"的复归.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民本"与"人本"论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惟邦本"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以人为本"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理念;"民本"思想强调的主要是决定国家政权生死存亡,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群体性的民;而"人本"理念尊重的主要是作为普遍意义上个体性的人的价值、利益、权利、尊严等.深入辨析"民本"思想与"人本"精神的异同,是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本文侧重探讨了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认为解读科学发展观必须详察其人本向度.本文首先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上的三大创新,进而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向度包含内涵之维、本质之维和价值之维三个方面,最后提出并阐明了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着力解决的若干认识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发展的长远国策.从文学学角度出发,可以发现从汉字的创建开始,就已蕴含了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很多由"人"字衍生、变形而来的字,都体现了古人关于"人本"的朴素思考.可以说从汉字创建开始就有了极其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 ,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本观 ,是对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一伟大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必将调动更广大的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
张广智 《理论界》2004,(6):33-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观,四大理论基石观,科学发展观,五大建设观等.这些内容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论"以人为本"的公共决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目标,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以人为本"的公共决策观是对权力本位公共决策观和物质本位决策观的否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以人为本"的公共决策观在决策目标、决策机制、决策过程、决策主题等方面有着不同于"权力本位"公共决策观和"物质本位"公共决策观的内容。"以人为本"的公共决策观既有利于公共政策的创新,也有利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成体系的发展理论,是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指导原则.城市成长是城市发展的状态的体现,城市成长的内涵与科学发展观具有一致性,本质上是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的城市成长观.本文以南京为例,讨论了城市成长应在"协同-发展-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加强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王志红 《河北学刊》2006,26(2):18-23
本文通过剖析人学思潮中的“人本化情结”,揭示了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代性特征。回归“以人为本”是时代的进步,表达着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和人们对现代和谐社会理性交往共识的探求。在对交往共识价值原则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有限积极的不伤害”价值原则,这是对中国和谐社会建立理性交往共识的有益探讨,也是寻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性、民族性转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郭潇  张兴亮 《河北学刊》2007,27(1):223-22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它的提出是以深刻的事实判断为基础的。本文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人为本提出的实践起点;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本代价是以人为本提出的历史依据;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本向度是以人为本提出的科学依据;社会主义本质是以人为本提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虽然不是新命题,但它在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实践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就其人本理念而言,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及西方人本主义的变革和突破;就其价值本位而言,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在价值取向上的超越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传统和谐观向现代和谐观的实质性飞跃,实现了和谐视界的新转向.传统和谐观强调静态和谐,内部和谐,当前和谐,物人和谐与人人和谐,以"天"为中心的"天人合一",破坏性和阻碍性的矛盾观.科学发展观观照下的现代和谐观则强调动态和谐,内部和谐与内外和谐的相互统一,当前和谐与未来和谐的相互统一,物物、人物、人人和人我四和谐的相互统一,以"人"为中心的"以人为本",建设性和动力性的矛盾观.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课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真真切切的人本精神。那么,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我们的政治教学相结合呢?笔者于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合成 《云梦学刊》2005,26(3):113-114
"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校园文化与"以人为本"有其内在联系性.校园文化建设,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注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以人为本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平 《兰州学刊》2007,3(6):36-39
毛泽东的以人为本思想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人民动力观、人民本位观、人民利益观、人的个性发展观等重要内容,共同构成毛泽东人本思想的支柱,这一思想,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把人民奉为主人者人民才会与你同甘共苦,是毛泽东晚年对自己人本思想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