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南的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跨境而居的古老民族之一。在我国 ,彝族共有 6 57万多人 ( 1 990年 )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均有彝族分布。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 ,壮、汉、傣、彝、苗、瑶、哈尼、拉祜等民族跨境而居 ,往来不断。根据越南已经发表的调查资料 ,越南 54个民族中属于藏缅语族的有 7个民族 ,分别是 :贡族 ( 1 2 6 1人 ,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和奠边县 )、哈尼族 ( 1 2 4 89人 ,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封土县和老街省巴沙县 )、拉祜族 ( 531 9人 ,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县北…  相似文献   

2.
侬智高,中国壮族奉之为英雄;越南侬人、老挝侬人、泰国泰人,也都有关于他的传说,称颂他的英雄业绩。侬智高到底是哪国人,长期给人迷惑,产生了许多误解。本文从历史的角度,以当时人的记载为依据,论证了侬智高为中国广西靖西县东部人,能自圆其说,不失为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3.
八世纪在现今云南地方建立的南诏国,从前有些西方或越南、老挝等国学者一般认为是泰人创立的,个别人却认为是老挝人创立的。为法国殖民者侵略老挝、越南北部开辟道路的间谍之一的安邺(Francis Garnier)在他的《印度支那探险记》(1873年)中写道:“中国史学家认为,七世纪时老挝在云南有六个王国,蒙舍是主要王国,……最早的国王细奴罗于650年和680年谒见高宗帝,……他的孙子皮罗阁臣服了老挝在云南的五个诏。这是云南王的起源。”  相似文献   

4.
美、法、泰苗族人考察报告熊玉有一、考察背景及经过苗族除居住在我国外,在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都有分布。1975年,由于老挝局势动荡,约10万老挝苗族人沦为难民而涌入泰国,后在联合国救援组织和有关国家的配合、帮助下,其中大部分老挝苗族难民由泰国转而迁入...  相似文献   

5.
现在,越南的赫蒙人(苗族)有50多万,主要分布在河宣、高平、老街、安沛、莱州、山萝、清化、义安和河静等省境内。其中同文、黄树腓、沙霸、封土、兴湖、铎佐、巡教、顺州等县是赫蒙人最集中的聚居区,人数比较多,在另外许多县境内也有赫蒙人。在越南少数民族中,赫蒙人不但相对较多,而且在现代社会经济背景中经常发生许多热门问题。因此,赫蒙人中有许多民族学课  相似文献   

6.
从老挝的外籍和越南籍居住民的管理规定、申请加入老挝国籍的法律条款、办理相关居留手续事宜以及老挝的越南籍移民面临的政策挑战等几个方面,结合老挝当地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老挝的外籍和越南籍居住民的法律及政策,以期进一步全面理解老挝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壮族与东南亚国家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5国的20个民族有亲缘关系,其中与越南的岱族、侬族、拉基族、布标族、山斋族关系尤为密切,从历史记载、语言、家谱、传说以及现在的通婚状况都可说明他们的兄弟情义.由于中国和越南民族识别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族称不同,有些人不了解他们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越裳的地望 ,史学界有越南说、老挝说、跨界说、中国说等不同观点 ;其族属被认为是今老挝的主体民族—老族。作者认为 ,以史书所述的地理特征 ,越裳与掸国无涉 ,与老挝及老族无关 ,而应在“交趾之南”靠近处。  相似文献   

9.
关于瑶族迁入越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瑶族迁入越南的几个问题张有隽越南有瑶族约473945人(1989年),在世界各国瑶族人口中仅次于中国,居第二位;在越南54个民族中,按人口排列,居第九位。在越南瑶族研究中,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瑶族何时;何地、由于何种原因从中国迁入越南,以及伴...  相似文献   

10.
人口与分布在泰国,瑶人的数目仅有16000多一点,是泰北山地最小的少数民族之一。但是在缅甸、老挝、越南北部,特别是在中国,都有瑶族。在中国,瑶族人口几乎达到了75万。尽管很难找到瑶族人口统计的精确数据,下面还是按国别列出近似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 ,按中国确定的民族有 12个 ,还有 2个民族成分未定 ;按越南确定的民族有 2 6个。这种差异是因两国划分民族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所致。这些民族可分为四类 :一是从中国迁入越南的民族 ;二是居住原地的土著民族 ;三是从越南迁到中国的民族 ;四是从中国转老挝进入越南的民族。重视跨境民族的工作 ,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老跨境民族的区分及其跨境特征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老挝的跨境民族的形成有两种情形:一是由于两国边境线划分之后才形成的,二是由于民族迁徙才形成的.中老跨境民族包括藏缅、苗瑶、孟高棉语族的民族,他们不只是从中国迁入老挝,也有从越南迁入的.尽管中老跨境民族有名称不对应的情况,但他们的联系是密切的.  相似文献   

13.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全世界约有260余万人,其中我国占2134014人,其余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泰国的瑶族是从中国经越南、老挝、缅甸等国迁徒去的,至今约有32000余人,主要分布在泰国北部的清莱府、难府、碧瑶府、南邦府、甘烹碧府、素可泰府、清迈府和达府。中泰两国瑶族源流相同,习俗相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本民族共同的文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环境以及毗邻民族影响的不同,两国瑶族在文化上又各有特色。其异同程度如何?国内外一直未能有人作深入的探讨。应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邀请,笔者于1989年春到泰国作学术交流与考察,在泰北瑶区生活、考察一日余,现就所是,对中泰瑶族文化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 瑶族是个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现在全世界共有瑶族约26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等省(自治区)中,人口213万;其余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地,人口约40余万人。中国是瑶族的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28~29日,广西民族大学与老挝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在老挝万象顺利召开。论坛以"民族整合与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老挝、越南、缅甸四国的50名学者出席论坛并积极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会议就各国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政策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对各国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久远的历史云南有几千公里漫长边境线,有众多的交通大道、江川河流分别通往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有15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姐告,距缅北重镇木姐不到500米,是滇缅交通大动脉必经之地;瑞丽至八莫、密支那等缅甸交通重镇不过几十公里。红河哈尼族  相似文献   

17.
巴桑旺堆 《西藏研究》2006,(3):F0002-F0002,F0003
列山古墓葬群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朗县金东乡列村,距金东乡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公里,距县城48公里,是西藏至今发现的气势宏大、保存较完好的最大古墓葬群。墓地分布在列山前沿一片较为平缓的坡地上,其墓葬群分布在东、西两区的坡地上,主要部分在东区,约160多座封土墓葬散落在一座座高坡上,依地势而建,背山临河,坐东朝西,或坐南朝北,自然有序,基本布局呈伞形状。其正面沟底是由南流北汇入雅鲁藏布江的金东河。东区还有房屋和祭祀场所的遗址以及一处石碑座。西区面积小,约有数十座封土墓葬。多数墓葬有被盗痕迹。列山墓葬基本形制有2种,即夯筑墓和封土墓,墓的形状以梯形居多,藏语形容其状为“博喀布”,意为“藏斗”倒扣状。其他形制有圆形、塔形等。根据墓葬封土堆面积的大小,墓葬可分为大、中、小3类。封土边长在40米以上、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约有10座;封土边长在40米以下、占地不足1000平方米的中型墓有90余座;封土边长在15米以上、占地150米以下的小型墓有80余座。墓葬封土最大者,其正面一侧的边长可达66米,封土高达15米,面积近3000平方米。这类封土墓葬前宽后窄,平面呈正梯形,两侧收分明显。封土边长最短者仅2-3米,封土高出地表仅几十厘米。墓葬构筑技术主要采用夹石、夹木夯筑方法,这种方法直至今天仍是藏式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如编号为M2的封土墓属分节夯筑,每节约90厘米,夯土上以石板作隔垫,共有9层石板隔垫(见封二图)。另外小型封土墓多为石土混合堆筑。从东区墓葬群的布局来看,依山而建的墓群中,大墓居高或位于显著位置,最大的几座墓依次坐落于山坡的高处,小墓排列在其前处和左右两侧,右边的小墓葬群临一大块南高北低、走势平缓的坡地。从列村方向顺着乡间小路往东南爬上此坡地,就能从远处看到规模壮观的墓葬群。  相似文献   

18.
论语言社会功能大小与教学语言使用层次高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言社会功能大小与教学语言使用层次高低周耀文一全世界现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例如,据有关文献讲,尼日利亚有语言250多种,坦桑尼亚有120多种,印度有150多种,中国有80多种,缅甸、越南、老挝各有数十种。从整个大...  相似文献   

19.
铜鼓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与之相邻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铜鼓是这些国家和民族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与融合形成的共同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20.
缅甸的哈尼族──阿卡杨六金哈尼族是个跨界民族,分别居住在中国、越南、老挝、缅甸及泰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哈尼族的自称和他称有所不同,但其意义基本一致。本文拟对缅甸哈尼族的情况作一介绍。族称与人口分布缅甸哈尼族自称和他称有“平头阿卡”、“尖头阿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