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促进集体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作者认为,虽然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林权纠纷不断、林业金融发展滞后、资本下乡影响农民就业、森林保险短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林业税费过重等问题,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林改精神,积极推进林地林木流转,加大林业信贷的政策性扶持力度,扩大森林保险覆盖面,引导林农参加森林保险,积极开展生态林规模化承包试点,减免林业税费,加大林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2.
林农信贷可获程度低下已成为制约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福建林农调研数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全面考察了经验资本及林地规模对林农信贷获得概率及获得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农获得贷款难度仍然较大,样本农户中获得林业贷款的仅为29%;经验资本中,经商经历可以显著提高林农信贷获得概率,而林业经历和贷款经历能够显著提高林农贷款获得额度;林地规模不仅提高了林农贷款获得概率,还提高了林农贷款获得额度。因此,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阶段,要积极引导林农合作经营,鼓励农户联保贷款,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以提高林农信贷可获性。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跟踪监测项目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平均联结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林农对林改政策需求的优先序,研究结果表明:林农对林改政策的第一层次需求为林业补贴政策,第二层次需求为林业科技服务政策,第三层次需求为林业金融服务政策,第四层次需求为规模经营的其他配套政策。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林农对林改政策需求优先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虽然林农林地经营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但林地的分散化使得林业经营的规模效应下降。江西是林权改革的试点省份,共有94个示范性林农合作组织。依据从这些组织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林农合作组织的规模、林权改革制度和林农经营范围对合作组织的收入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政府应鼓励林农合作组织进行规模扩张,给予合作组织资金和财政上的支持,为多种合作组织模式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对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为合作组织向下游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是经林业主管部门确权的林农向金融机构借贷的行为,它实现了抵押物的创新,是一种创新的信贷支农模式,同时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时在可供抵押的林权范围、融资成本、贷款程序、信贷人员素质和风险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应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更好的发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体制和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两个方面。我国加入WTO以后 ,从提供信贷担保、改进信贷服务、开展直接融资和推进金融创新等方面来构建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金融生活存在银行放贷难,中小企业融资难,政府有关部门担保难的问题,“三难”问题已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滞耗的负面效应.同时,银行的信贷机制也面临僵化的局面,急需创新.本文通过对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及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有实效性、可行性的解决方法,从而为配合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制度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特别是为振兴重庆的经济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8.
南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林农经营林业积极性普遍提高,为了解决林农林业经营过程的资金短缺与“融资难”问题,国家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针对我国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从博弈角度探讨林权抵押借贷双方存在的风险、分析了林权抵押、担保机制的形成过程与效果,建立林农或林业企业融资方与金融机构投资方之间的博弈行为模型,并得出贷款利息、抵押物的价值、信用机制是影响林权抵押借贷双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云南省16个州(市)30个县(市、区)1554个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从林权制度的完整性、林权制度改革的方法、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林权证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林改不仅明确了林地的使用权,而且明确了林木的所有权,农户获得的林权比"林业三定"和"四荒使用权有偿转让"更加清晰、完整,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本次林改林农的参与程度明显提高,从而更能保证广大林农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集体林的使用权下放给农户,实现了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初步分离.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林地使用费.随着林地使用费政策的完善,林地使用费逐渐成为农户林业经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支出之一,所以了解林地使用费对农户林业经营的影响十分必要.选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示范省份之一的福建省为样本省份,并选取三明永安市和将乐县为调研地,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获取104份问卷,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方法,借助Eviews 3.0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林地使用费的收取可以调动林农林业经营积极性,对以林农为单位的林业经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从政策自身完善和宣传及林业投入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效开展对于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湖北、安徽、河南3省4县市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深感改革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当前,需通过扩大公益林林权改革试点,逐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林权登记制度,推进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和优化公共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来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户林业收入的基础上,以福建省和江西省为例,通过分析和实际数据论证,表明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户林业收入显著增加;除了林权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户林业收入以外,林业税费减免和木材价格上涨也促进了农户林业收入的提高。不过,林权制度改革使乡镇财政收入和村财收入减少。  相似文献   

13.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大量研究了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和产权关系,提出了其所有制和产权理论,并十分强调所有制和产权制度对于协调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作为我国改革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产权理论对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黑龙江省伊春市对林业林权体制改革进行了重大探索,变林权国有制为职工承包制,实行职工自主经营和政府监管服务新机制,让职工拥有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处置权。实践证明,实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是有效增强林业发展动力、转变林业增长方式、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实现林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所在和必然选择,这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国有林区林业林权体制改革找准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并启动国有林区林权改革,建立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等;指出以林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结构特征出发,为实现国有林权改革和林业跨越式发展,中国应建立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将林业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建立统一的林业财政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投资制度,财政预算制度并建立林业发展基金等。  相似文献   

16.
林业物权变动:比较视野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确权的基础上鼓励与规范林权流转。然而,林权流转并不必然导致林业物权变动。首先以我国林业物权变动为研究对象,厘清了林业物权变动与林权流转的区别;其次,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关林业物权变动的规定与德国和日本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再次,结合我国现阶段林业物权变动的现状,从林业物权变动模式和林业物权变动的各种限制条件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我国林业物权变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简化林业物权变动程序,加快完善与林业物权变动相关的服务和配套措施的建议,以期为深化、完善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林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产权制度改革在资源资产化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现行没有明确的产权主体和明晰的产权关系、不规范的分配制度、林地流转比较困难等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只有尽快明确林地产权的主体,把林权上升为物权,建立有效的林地流转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进入了深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确保集体林权的有序和有效流转显得至关重要。林权抵押是解决林业发展资金难问题的核心。目前集体林权抵押过程中,存在着集体林权主体的虚位、抵押物限制、抵押物价值评估障碍、集体林权中处分权的残缺等法律障碍,应立法赋予集体林权主体独立的法人资格,结合林业产业的实际情况,拓宽林权抵押物范围,确立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互补的林业保险制度,强化林权抵押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三权分置制度被视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重要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林业发展意义重大。基于"结构-行动"分析框架,以福建省沙县西霞村为例,研究三权分置制度对林业组织治理模式变革的影响。结果显示:(1)非正式三权分置制度的缺陷是林业组织治理模式演变的反向激励;(2)正式三权分置制度通过交易成本、保障心理对林业组织治理模式演变有激励与制约作用;(3)在治理制度层次,组织内产权制度安排通过权能激励、林农收益、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对林业组织治理模式演变有激励与制约作用;(4)在资源配置层次,经营权流转通过经济绩效、林农收益、经营成本对林业组织治理模式演变有激励与制约作用。最后,针对三权分置制度的制约作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