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老舍的市民文化反思及其现代性体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舍的文化反思,既有对现代性正面价值的追求,又有对现代性负面效应的质疑与反抗。老舍的文化反思充满了怨恨的现代性体验:他既怨恨旧派市民老弱迂腐,又怨恨新派市民浅薄恶劣,更怨恨城市贫民的辛酸悲惨以及城市生活的堕落不公。为解决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为释放自己的怨恨心理,老舍在其文本中又创造了一批具有反抗意识与实干精神的理想市民形象。  相似文献   

2.
铁凝小说结构的叙事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凝善于通过对人物关系的独特发现和艺术表达来完成对复杂多变的叙事结构的建构。运用西方叙事学原理,从铁凝小说结构入手,分析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叙事的展开以及小说以"内聚焦"与"展示"为主要手法的叙事情境的设置。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社会的侵犯行为往往与国际行为体的怨恨心理联系在一起。平等理念的普遍接受是怨恨心理产生的前提,而挫折与归因则是怨恨心理产生的内外部条件,它们决定了怨恨心理是否产生以及产生的方式、后果。怨恨心理产生后,经由一系列因素的煽动就可能转向外显的侵犯行为。所以,消除国际社会的怨恨心理,或者,在怨恨心理产生以后,避免刺激因素的煽动就成为和谐世界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4.
社会怨恨主要表现为政治冷漠、大众舆论的"怨恨式批评"、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式"仇恨渲染"和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怨恨发泄"等。社会怨恨的道德心理原因主要是利益情境的畸变导致道德认知梗阻,人际交往焦虑、冷漠与对抗导致道德情感阻滞,"生存"与"实现"的双重压力导致道德需要压抑,价值系统的结构性断裂导致道德图式霉变。纾解社会怨恨的道德心理优化途径,既要凸显制度公平正义与培育主体正义美德以强化价值认同,又要塑造现代公民与构建政治文化共识以提升政治认同,还要实现利益格局合理化与利益满足更大化以增强利益认同。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底层怨恨心理亟待加强研究。怨恨心理包括心理受虐维度、言语表现维度,并最终呈现为行动维度。路易岛的环境抗争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导致经济损失是怨恨心理产生的起点,基层政府的不当行为导致怨恨对象由肇事企业扩展到了基层政府,而相对剥夺感和法院不受理导致怨恨心理得以再生产,并不断扩散。怨恨心理存在特定的演化逻辑与再生机制,包括由"怨"到"恨",由个体到群体,由分散到聚集,由原生到次生。怨恨心理既导致了显性的社会后果,也存在潜在的体制外行为。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底层的怨恨心理,其关键在于正面回应底层的利益诉求,防止"群体性怨恨"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6.
怨恨原本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情感。马克斯·舍勒认为,怨恨有一系列的心理结构,同时也与人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制度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从怨恨出发,分析了现代西方社会人们伦理价值观念变迁和形成的根源。舍勒的怨恨理论在启示我们思考今天的道德问题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男性丑陋自私欲望心理的解剖,对人性丑恶心态的冷峻剖析,对病态人格的细腻摹写,对丑恶人性的批判,是近年铁凝创作中一个常写不衰的主题。本文从铁凝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她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章妩是《大浴女》中人性特征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文革时期压抑人的正常欲求所造成的人的心理畸形和人性扭曲。小说对章妩人性生成的剖析和审视,体现了铁凝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哲学层面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造成了巨大社会心理变动,作家们在乡土小说中对这种贫富分化所致的怨恨心理及乡土社会的变迁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章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来分析乡土小说中的主体建构,发现乡土伦理与现代个体价值往往会产生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混杂了农业文明的潜意识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镜像景观,造成了乡土社会转型过程中主体的独特走向。由贫富分化造就的怨恨心理生成机制出发,仔细考察1990年代乡土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农民心理,我们看到农业文明已经构成了农民主体中的文化性场域,贫富分化造就的怨恨心理早已深入主体的无意识领域。由此前现代的农耕文化将永远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无法被彻底剥离。  相似文献   

10.
铁凝是一位女性写作最纯粹的作家,她善于利用经验,展示历史动荡与时代变化中渴望改变命运的女性人物,关注强势社会生活对弱势个人命运的制约,以及人生困境中个人的抗争与无奈,侧重个人空间被损害后的残缺性,人物真诚坦荡,看重情义,人物悲剧多是命运悲剧。铁凝小说的人物表现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女性生存的真实境况与女性意识觉醒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1.
探析了铁凝小说的个人风格,并结合她的大量作品.从人能面对的物质生存条件、价值沦陷及自我个性迷失、传统文化对人的重压,人们精神信仰的存亡,人性丧失五个方面,剖析了铁凝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从而论述了铁凝作品的现实性、历史性.  相似文献   

12.
从铁凝小说诗性与智性的小说语言策略出发,探索了铁凝的小说在叙事策略上始终坚持着自己独有的生命体验,其叙事策略体现在诗性描写与智性幽默两方面。铁凝将诗性因子融入小说创作,将营造氛围、铺设情调提高到文本的核心与精髓,在散淡的故事和模糊的人物身上寻找生命的意义,使其小说具有了明显的诗化倾向;智性幽默是铁凝对生命感悟的另一种方式,在情节设置上她采用一种适度的夸张,使小说获得了荒诞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舍勒对怨恨进行了现象学和社会学的深刻分析,认为怨恨是现代人的精神气质,资本主义精神实质是怨恨式伦理.怨恨式伦理与现代化同构,是道德判断和价值蒙骗的根源,事关道德价值评价的构成能力,这就使怨恨理论获得了更多的伦理意蕴.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对怨恨理论的伦理把握.  相似文献   

14.
马克斯·舍勒立足于对人的界定,以现象学还原方法深入爱恨秩序,探讨怨恨的根源及途径,将怨恨界定为资本主义时代人的精神气质,并在社会文化精神的普遍意义上对怨恨予以伦理追问,认为怨恨是人类意识中出现的价值颠倒或价值崩溃的根源,它导致现代价值体验结构的转型和价值位移。舍勒的怨恨理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铁凝的一些重要作品主体在场感分外强烈,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铁凝常常以自己实际的家庭构成模式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小说中人物生活的依托,并把个人生活经历、生活体验融入作品;二是铁凝在写作中常常贯注强烈的主体情感,张扬明确的批判精神。"有我之境"是铁凝主体意志的实现方式,也是铁凝小说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6.
女作家铁凝以善于挖掘女性的心理意识,以及对女性世界生存状态和整体命运的深入勘探而著称。从她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可以看出,铁凝笔下的女性生命之旅具有悲剧命运的轮回性,女性类型具有更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不是单面的,而是复合的.铁凝的作品展示了对中华大地上女性生命本相与生存状态的独特体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铁凝作为一个女作家,对女性的生存状态有着一种本能的关注,对女性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本文分析铁凝笔下的几类女性形象,梳理出她从显露到凸出到形成的女性意识,同时挖掘铁凝小说创作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探索,以启发人们深入探索女性的真正价值与解放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中,宽容与自由紧密相连,甚至成为判断社会文明程度的某种标尺.作为一种个性品质,宽容的根基是理解和宽厚,是善良和大爱.铁凝小说创作中一直贯穿着宽容的主题.从道德视角分析,铁凝小说中的宽容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他人过失的宽容、对人性弱点的宽容和对不同见解不同行为的宽容.铁凝的作品启发我们: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理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友爱.因此可以说,铁凝小说对社会的净化和人性的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欲望之旅和延宕叙事是铁凝后期小说的两大魅力之源。前者把文本从叙事层面推进到人的内心深处,对私欲进行大胆地揭露,从而开拓了中国现当代小说新的欲望形态,具有独特的心理学价值;延宕叙事既是一种叙事手段,又是一种心理呈示方式,与欲望之旅具有同构关系。这两者是互相指涉、互相彰显的。  相似文献   

20.
尼采提出"基督教的爱理念"为最精巧的"怨恨之花"的断言,舍勒承接并驳斥该断言,提出现代仁爱才是真正的奴隶道德的起义。分析并比较两位哲人的怨恨论,他们对怨恨情感造成价值位移这一看法是一致的,该问题上的分歧在于对怨恨所颠覆的对象作出不同判断,这一分歧源于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及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