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启良 《统计研究》2001,18(7):24-25
一、“九五”时期粮食生产剧烈波动回顾“九五”时期的粮食生产 ,成就斐然。粮食生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全国粮食年产量登上了 5亿吨的台阶 ,而江西则跨上了 170 0万吨的年产水平。但同时值得注意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粮食市场在供大于求的状态下 ,生产的大幅波动。从全国来看 ,2 0 0 0年全国粮食产量为 4 6 2 51万吨 ,比 1995年减产 0 9% ,比 1999年减产 9% !增产年最大增幅达8 1% ,减产年最大减幅达 9 0 % ;产粮大省江西的情况大致如此 ,个别年份波动比全国尤为剧烈 (见下页表 1) ,这种情形 ,在建国以来的粮食生产史上也不多见 ,不能不引…  相似文献   

2.
1994年是我国农业生产遭受较严重自然灾害的 一年,部分地区减产幅度较大,个别城市的粮食 供应比较紧张,粮价上涨,使粮食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进行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证明,1994年全国粮食产量为44450万吨,较1993年减少了2.5%。下面不妨来具体观察粮食减产的情况: 1.夏粮、早稻、秋粮全部减产。1994年全国夏粮产量10400万吨,比1993年减产460万吨;早稻产量4087万吨,减产27万吨;秋粮产量29963万吨,减产713万吨,全年共计减产1200万吨,属五年一遇的减产年度。前四个减产年度是1980、1985、1988和1991年,它们分别比上一年度减产1156万吨、2820万吨、1065万吨和1095万吨。  相似文献   

3.
数字快报     
《四川统计》2013,(1):8-9
全国:2012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生产投入继续增加,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粮食生产获得了好收成。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比2011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4.
戴守勤 《浙江统计》1995,(12):13-14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总揽全局的战略物资,是一种特殊商品.在发展经济的大政方针中,始终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必须摆正位置,努力发展,确保产需基本平衡。现就我省粮食现状和到2000年供需作些分析,供参考。一、粮食生产与消费现状解放后我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66,17年间粮食亩产从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总产量从500万吨上升到100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州万吨,年递增52/;第二阶段1966-1979年,13$间粮食亩产从2。。公斤提吊到300公斤,总产量从1000万吨上升到150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46万吨,年递…  相似文献   

5.
和全国一样,洛阳市粮食生产进入新世纪后,持续稳定增产。连续10年总产量超过200万吨,近5年更是超过230万吨,2012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240万吨,再上新台阶。平均亩产超过300公斤,人均粮食产量接近500公斤,对于洛阳这个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旱地比重高,水利化、机械化程度落后的地方来说,实属不易。一、粮食增产的因素分析1.政府补贴政策好,农民种粮积极性高。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6.
陈文福 《中国统计》2005,(10):58-59
贵州喀斯特地区粮食生产现状(一)全省粮食产量波动大1978年以来,贵州第一个粮食产量高峰出现在1984年,年产量757.75万吨;第二个粮食产量高峰出现在1991年,年产量为885.5万吨;1991年后,经过1992年的低落后,一直持续增长,到1996年突破1000万吨大关,直至2000年出现第三个高峰值,即1161万吨,这一产量是贵州历史最高记录。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2001年后产量逐渐下降,直至2003年才出现恢复性增长。(二)全省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也呈现起伏变化建国以来,贵州省的亩均粮食产量经过了大幅增长后,到2001年后回落,并到2003年又呈现恢复性增长。具体来说,1949…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甜城"的内江,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基本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全省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农业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保障粮食生产,农民端稳饭碗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粮食总产量仅42.8万吨,2020年粮食总产量172.2万吨,达到内江粮食总产量最高峰,与1949年比翻两番(见图1),年均增长2.0%。  相似文献   

8.
一、我区玉米产业发展态势 玉米是我区的粮饲兼用作物,年播种面积130万公顷左右。产量750多万吨,分别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0%,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单产5900千克/公顷。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形成了饲料利用玉米280万吨,口粮与食品40万吨。玉米深加工30万吨的转化能力,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玉米产业,在自治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年份粮食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数年份粮食进口量大于粮食出口量(如下表)。从1983—2004年的22年中,13年即近6成的年份粮食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其中,1995年进口量超过出口量的规模最大,达1968万吨,占同期粮食产量的4.2%;2003年进口量最大,达2283万吨,比在这之前最高的1995年高213万吨,相当于最低的1985年的3.8倍,但由于出口量达2230万吨,进口超过出口的数量仅占同期粮食产量的0.1%,比重比1995年低4个多百分点。2004年我国粮食进口量975万吨,是近22年来较少的年份,进口量超过出口量496万吨,占同期粮食产量的1.1…  相似文献   

10.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农牧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把抓好粮食生产、提高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重要工作,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农牧业生产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全区粮食产量从2005年的1662.2万吨增加到2010年2158.2万吨,年均增长5.4%;农业产值由473.9亿元增加到90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3%,畜牧业产值由444.6亿元增加到82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7%;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由2005年的980.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4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0%.  相似文献   

11.
从1983年开始,粮食市场逐步放开后,因近几年粮食产量持续徘徊,供需矛盾加剧,粮食市场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现状及成因一、合法化的粮食市场放而不开.有关调查资料表明,1988年江苏省农民在市场上出售粮食209万吨,占总产量的6.4%.这一比重较粮食市场开放初期的1984年仅增加0.8个百分点.同年,本省工业及非农业居民等在集市上与农民的粮食成交量为78.58万吨,仅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2.4%.也就是说,我省粮食市场成交量的62.4%流向外地.  相似文献   

12.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书记王乐泉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新疆粮食大丰收,总产和增产幅度之大,史上少有。 王乐泉说,新疆今年粮食预计总产可达万1200万吨,较去年增产300万吨,这在新疆粮食生产历史上是少有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上了一个新水平,广大粮农的收益也有较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14万个调查地块粮食实割实测抽样调查,200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571亿吨(9142亿斤),比上年增产448万吨(90亿斤),增产1%。夏粮和早稻减产、秋粮增产200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9877万吨(1975亿斤),比上年减产296万吨(59亿斤),减2.9%;早稻总产量3025万吨(605亿斤),比上年减产376万吨(75亿斤),减少11%;秋粮总产量32809万吨(6562亿斤),比上年增产1120万吨(224亿斤),增产3.5%。粮食播种面积调减2%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04亿公顷(15.6亿亩),比上年减少209万公顷(3139…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全国粮食生产形势年以来,我国夏粮、早稻相继丰收,秋粮长势喜人,一片丰收景象,全年粮食生产将有较大幅度增产。一、全年粮食生产形势1996年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预计达到168亿亩,比上年增加3000多万亩,总产量突破48亿吨(9600亿斤),...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存粮持续增多浅析张鹏,湖永清自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1993年突破45000万吨大关。在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的家庭粮食存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对我国粮食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根据全国6.7万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对这...  相似文献   

16.
一、棉花国际贸易情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棉花产量就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从1980年到2002年,全球棉花年均总产量为1800.9万吨,中国年均棉花生产量为432.3万吨,占世界棉花产量的24%;全球棉花年均消费量为1797.7万吨,中国年均棉花消费量为437.4万吨,占世界棉花消费量的24.3%,是全球棉花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一个重要的棉花贸易国.从1990年至2002年,中国棉花年均进口量约为33.05万吨,占世界棉花贸易量的5.48%,仅次于印尼、日本、韩国、泰国,排名世界第五位.但是,20多年来,中国的棉花进口量却呈现出波动较大的特征,并且中国在棉花净出口国和净进口国之间频繁变化.与此相对应,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也呈现出显著的波动性,这似乎预示着中国棉花进口量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市场化与供给多元化条件下农产品生产频繁波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特征事实.客观面对农产品生产的正常波动,努力防止和规避农产品生产的异常波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首先给出了一个农产品生产异常波动的预测方法与模型,然后以湖南粮食生产为例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至关重要。我省地处东南沿海,人多地少,近几年来粮食产需矛盾日渐突出。如何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解决供需矛盾,一直是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解决我省粮食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我省粮食总产量自1991年以来,一直徘徊不前,处在八十年代以来的较低水平。1996年虽有所回升,总产量达到1517万吨,但人均占有量不到350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需缺口约150-200万吨。今年总产预计比上年略减。如何解决这一供需缺口的矛盾,从目前来看,不外乎通过以下三…  相似文献   

19.
1.中国煤炭生产贸易状况 1.1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煤炭在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从1978年的57144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7年的265583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速达到5.44%,其中煤炭的消费占能源总消费水平的比重却一直在66%以上,并且在1998年以前煤炭消费比重都超过了71%,最高1990年达到了76.2%,此后各个年份煤炭占能源总消费水平都维持在68%上下波动,到200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水平的69.5%,石油为19.7%,天然气为3.5%,风能、水能和核能占到7.3%.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粮食生产波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粮食生产波动□曾玉平粮食生产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正确认识粮食生产波动的规律,探寻影响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对于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一般情况测定粮食生产波动的方法繁多。目前较为常用的主要有二种,一是趋势百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