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逻辑的和历史的双重视域,区分了四种审美现代性的言路,指出中国审美现代性的自我理解具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它将社会启蒙视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将美学形式或美学经验视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主要手段;将现实主义作为自我表达的主要经验基础。作者认为,在中国语境中,逻辑维度与历史维度的审美现代性之间存在着复杂互动的辩证关系,中国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常常构成一种互补关系,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总体风格特征是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现代性?经典的社会理论家们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论基点作出了不同的判断.通过对以迪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理论和以福柯、吉登斯为代表的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分析,旨在形成现代性工程的一个框架,并对现代性作出一些建设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4.
现代性与社会批判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性已成为思想话语的中心。社会批判理论作为一种对待西方现代社会合理化过程的哲学话语,主要体现为一种现代性批判,社会批判理论接受韦伯的合理性理论作为分析现代性问题的框架,从社会批判和理性建构两个维度构筑了所谓“现代性的病理学”。尽管社会批判理论内部在现代性批判问题上有着差异,但他们共同铸造的现代理性批判却以其普遍性特征,弥漫日常生活,昭示着现代性批判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论审美现代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审美现代性不是现代性的肯定形式,而是对现代性的超越与否定。它使主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与超越的品格。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是审美现代性的感性与理性形式,两者在批判现代化的消极面、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文章进而考察了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7.
王明科 《江汉论坛》2005,(6):136-138
现代性不同于现代化与现代主义。中国现代性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现代性的困惑在于其双重的悖论性: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构成了现代性整体结构上的悖论,而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各自本身内部也是悖论性存在。中国还不存在一个独立的超越现代性意义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是包含张力的文化现象 ,从历史分期或精神实质来说 ,现代性可分为启蒙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 ,前者是对社会现代化的肯定和呼吁 ,后者是对现代化进程的批判和反思。审美现代性对我们的美学文学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审美现代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阿多诺认为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是一对非此即彼的对手,因为艺术是社会反题,而大众文化是社会水泥,即前者反抗着社会,后者维护着社会。艺术之所以痛斥大众文化,不在于后者威胁着艺术既有的神圣地位,而在于大众文化加剧了人的异化,阻碍着现代性的进步。阿多诺这种思想的二重奏是"无调的",即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始终是不和谐的,因为阿多诺强调艺术的自治而悲壮的"晚期风格",其实这种"无调"中贯穿着一个宗旨:对人的深切关怀,即这是一个有调的无调式二重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商品的繁盛,市场的膨胀,消费社会的来临,视觉艺术如火如荼席卷而来.影视、广告、图片、形象以及各种人造符号等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在享受各种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迷失了自我.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的培育,是现代社会转变及其现代性建构及重建的重要任务,从国家、个人向社会的跃迁及其社会性的生成,决定着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之历史生成的艰难迟缓,诸多现代性社会问题的突显,又要求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的积极建构。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及其利己主义的批判,其有关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类解放的思想,其人类社会与社会化的人类的思想,即蕴含着现代性论域下的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的培植。从启蒙以来直到当今时代,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建构特别受到社会的无政府化与民粹化的困扰。  相似文献   

12.
论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认真思考 90年代中国文论界的学术走向时 ,发现有一种所谓“现代性”反思的研究非常突出。这一研究的中心点是对现代性理论的批判和反省。它对我们文论的发展提出了不可回避的挑战 :究竟现代性理论对我们文论的发展有何种深刻意义 ;究竟现代性问题是不是一个涉及人文学科的问题 ;究竟我们是否需要坚持“现代性” ?我想 :这一切的答案恐怕只有在我们对当前中国文论的现状作出明确判断后 ,只有在我们对以下几组涉及到现代性定义和性质的中国当代文论界学术思潮的探讨中才能给予确定吧。现代性与现代化钱中文先生曾将“现代性”作了这样…  相似文献   

13.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审美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务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要求其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修养以及更美的职业形象。在工作过程中,对医务社会工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要求,主要体现在人格美、行为关、语言美和仪表美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朱晓鹏 《青海社会科学》2000,(2):64-68,,90,
老子思想中本没有独立的美学体系 ,老子的哲学和美学是完全溶为一体的 ,或者说其审美观只是其哲学理论的延伸。正因此 ,老子哲学的特点也就直接规定和影响了老子美学的基本特质。譬如说 ,老子哲学的否定性方法显然也是其美学的基本方法。由于使用这种否定性的方法 ,所以老子美学并不着重于直接对“美是什么”的形上学追问和逻辑思辨 ,而是侧重于通过对世俗的或传统的“小美”、“假美”的批判否定而映衬、浮现出真正的“大美”、“至美”。实际上 ,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主要是关于“美的存在形式”。侧重于对“美的存在形式”的探讨而不是…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现代性与社会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对社会科学的合法性和可能性提出了挑战。实际上 ,后现代主义对“元话语”和启蒙主义的批判及其对知识的差异和多样性的提倡 ,有利于社会科学摆脱唯科学主义 ,确立自己的独立地位。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形成是与现代性过程紧密相连的 ,现代社会的异质性和复杂性 ,决定了现代社会科学的经验性、客观性的研究路径。在强调社会科学的独立性的同时 ,维持其与哲学和人文科学的互动关系 ,在不同的学科、方法和范式之间保持丰富的想像力 ,是后现代话语带给现代社会科学的新观念 ,也是创新社会科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理念:对现代性的中国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社会系统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探讨了"和谐社会"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为我们反思"现代性"困境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胡风文艺思想与左翼文学理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胡风 反对现实主义只是反对某种概念化的表达方式,并不反对现实主义本身。胡风与左翼作家的 不同是方法论的而不是世界观的。比较而言,胡风对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理论 持有保留态度。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一直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宣告了传统同一性辩证法理论的终结.柏拉图"思辨辩证法"的道路已经被证明此路不通,我们必须选择另外一条道路:返回到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苏格拉底意义上的"对话辩证法".语言哲学发生的语义学向语用学的转向为辩证法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契机,辩证法的语言学转向并不是语义学的转向,在本质上是一种语用学的转向.这种转向的内涵就是"对话"作为一种以言行事行为,在一种完成行为式立场上,通过语言游戏,最终达到商谈共识,从而实现团结的目的.因此,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具有双重的意蕴,在语言哲学的意义上它是一种对话辩证法,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它是一种团结理论.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作为一种"对话辩证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辩证法理论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19.
李自雄 《兰州学刊》2009,(8):186-188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必须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从全球化现代性进程中的现实语境与现实问题出发,消除对现代性的曲解与狭隘理解,确立“可选择的现代性”这一现代性追求的文论发展与研究的新路向,在现代性进程的多样性与多元格局中,通过不同文化文论间的对话交流,进行基于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的改造、融合与重塑,从而实现当代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理论创新,并有利于当代中国的社会文明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理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对合理性问题与合理化问题的理解。比较韦伯与哈贝马斯的合理性理论,“困境”的韦伯到“整合”的哈贝马斯反映了“从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到道德合理性与交往合理性”的发展。交往合理性承认中国现代化的路径,从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出发,与世界主义、平等主义、对话的普遍主义相联系的多元主义将有利于中国的现代性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