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罗斯福新政,中外史学界作了大量介绍与评论。史学界众说纷纭。我认为罗斯福新政,是代表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实行的社会改革。这种改革使美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其显著特征是:社会经济危机得到克服,社会矛盾趋于缓和,生产走向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民主制度得到发扬,私人垄断组织得到一定抑制,中产阶级逐渐兴起,为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条件,在这一改革中明显地表现了资产阶级内部两条路线的斗争。从罗斯福新政中,我们也能充分地看到,这一改革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是同他极力推行的新政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932年总统竞选时,他曾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美国人民今后一定可以有一种新政……新政一词出笼后,虽说并不十分具体,却深深地打动了美国人民,为对付美国三十年代空前经济危机,利用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办法代替放任主义政策,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国家资本主义,挽救美国资本  相似文献   

3.
罗斯福政府并没有给予黑人真正的"新政",也没有为促进黑人民权的发展采取重大举措。但是罗斯福政府在大萧条时期所采取的救济措施,以及联邦政府扩大对黑人知名人士的任命,使黑人看到了民主党统治下的联邦政府可以成为黑人争取民权的工具。罗斯福"新政"也因此改变了多数黑人在政治上的政党选择,对日后美国的政治生活和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最优秀的小说。关于这部小说,美国现代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在《非洲的青山》一书中写道:“这是我们所有过的最好的书。所有的美国文学作品都由它而来。在它之前什么也没有。在它之后也没有和它相媲美的作品。”这段经常被人们引用的话,一方面表达了海明威对马克·吐温这位文学前辈的崇敬之情,一方面也恰当地指出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美国  相似文献   

5.
罗斯福1933年即任后,采取急速果断的措施,将美国从大萧条崩溃的边缘,拯救回到稳定有秩的社会。正如著名的大政论家于罗即任六个月后所评说:“罗初即任时,我们是一群恐惧紊乱的民众,百日中我们又变成一个有组织的国家,自信自己能保持自己的安全及命运了。”(1958,小施莱辛格,22页)这昭示出当时的舆论是赞许继续旧的传统制度。后来的美国史学家,也多对罗推崇备至,他与林肯、华盛顿屡被选为前三名美国最好的总统.但他们三人当任时全受到很多攻击,可能以罗斯福最为尤烈.罗斯福采取的缓进净化资本主义,坚持联邦政府负责全民福利…  相似文献   

6.
前两年,李泽厚同志到美国去讲学,回来说:美学在美国是冷门学科。1980年至1981年,我到日本去讲学,也深感美学在日本是冷门学科。除了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少数几个大学外,日本大学很少开美学课的。当然,这所谓“冷门”,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人研究美学,也不是说他们在美学的研究上没有成就或没有著作;而是说,在他们那儿,美学只是少数几个美学家的事,广大的青年和群众,对美学不感兴趣。比较起来,在我们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的教育理念说来不新,但对于没有撷取精华的我们,则总是新的知识。以我们的课堂去对比美国中小学课堂给人的印象是:实用、合作、尊重。美国是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实用主义精神渗透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教育。大多数美国教师有一个共识:知识不是用来应付考试的,而是用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所以在美国的课堂里,我们很少见到老师在板书,学生在做笔记的场景。而多数情况下是老师引入学科内容,然后由学生设计与该学科知识相关的游戏,通过解决游戏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反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水平是世界一流的,而知  相似文献   

8.
罗斯福“新政”与黑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的所有少数民族中,作为奴隶后裔的黑人,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都处于美国社会最底层。他们极其贫贱的处境,使他们的问题成为“难于解决而又同样难于置之不理”的突出问题。对于黑人问题,罗斯福的“新政”是怎样对待呢?本文对此将作一简要叙述。 1 初期“新政”与黑人。在就任总统以前,罗斯福既有反对歧视黑人又有歧视黑人的纪录。1932年竞选总统期间,罗斯福曾答应将黑人“绝对地和没有偏  相似文献   

9.
"绿色新政"是一种非常新型的发展理念,主要强调通过绿色经济来实现碳减排、经济发展、消除贫困等目标,是一种相对激进的理念。2006年以来,该理念在美国突然兴起,2018年开始被美国民主党迅速接纳,进而成为拜登政府应对气候挑战、经济复苏等多方面问题的关键思想框架。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是美国政治极化大环境下气候议题成为选举焦点的结果,也是拜登政府为实现"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和重塑美国国际领导力而做出的选择。然而"绿色新政"在美国的前景并不乐观,美国庞大的传统能源利益集团和独特的政治文化可能会使得"绿色新政"拖累民主党的选情,拜登政府也很难通过"绿色新政"显著改变美国的国内不平等问题,美国在气候议题上的反复无常也让美国在气候领域重塑国际领导力充满困难。不过,长期来看,"绿色新政"可能会在美国拥有越来越强的影响力,拜登政府乃至未来执政的其他民主党人都将继续坚持这一政治纲领,这些趋势将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新政”     
近十多年来,资本主义的盎格鲁——美国模式获得成功看来是不容置疑的,但也仅此而已,好景不再。那么所谓华盛顿共识会有什么变化?哪些新的观念会取代旧的呢?  相似文献   

11.
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连选连任四届的总统。在他任职期间,为了对付严重经济危机和法西斯战争威胁,在美国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称作“新政”。“新政”的实施,使美国在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持久性的突出变化,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作了必要的准备。二次大战期间,罗斯福作为美国最高决策人,他的全部政治活动对美国以及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国际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斯大林称罗斯福是一位“有世界声誉的伟大政治活动家”,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切首领中间最强有力的一个人物”。对罗斯福的“新政”,同对罗斯福本人的评价一样,历来毁誉不一。有的誉之为一  相似文献   

12.
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外交能像美国的外交那样引人注目。美国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是民主和自由的象征 ,美国人也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 ,负有天然的使命 ,有向落后的地区和民族传播文明的义务。考察美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政策 ,我们可以发现 ,在其大肆宣扬的“天赋使命”背后 ,有着一条清晰的主线———扩张主题。随美国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美国扩张的目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天赋使命” :对外扩张的“神话”理论 美国的“天赋使命”神话又称使命观或天命观。这种观念在美国文化中由来已久 ,根深蒂固。当第一批移民踏上北美大陆的土地时…  相似文献   

13.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挽救严重的经济危机下的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了“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新政”是以某一资产阶级经济学派的观点为指导思想的。就我所知,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一、认为“新政”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二、认为“新政”是以三十年代美国芝加哥经济学派(早期芝加哥学派)的观点为经济指导思想的,且认为这一学派的观点“是和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凯恩斯的理论或凯恩斯主义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4.
“新政”是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对付和缓解经济危机在内政方面采取的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措施。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救济大规模的失业者和贫民,极大地缓和了失业现象。其就业成绩在美国史无前例,在资本主义世界也属罕见。  相似文献   

15.
新政时期是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确立与初步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多年城市化带来的低收入住房问题与大萧条期间的住房危机,联邦政府开始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并出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共住房法案.新政时期的公共住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萧条期间的住房矛盾,具有显著的开创性政策意义,且对其后政策发展影响深远.但是,美国城市低收入住房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针对该问题的公共住房也必须是一项长期建设与完善的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政治家杜克维尔访问美国时对掌操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之手的违宪审查权发表观感说:若无此物,联邦宪法必将成为死的文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著名宪法学家施瓦茨仍然这样认为:没有司法审查也就没有美国的宪法,违宪审查是美国宪法内部结构不可缺少的东西。美国的违宪审查权是在十八世纪流行思潮影响下催生  相似文献   

17.
试论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适时地推行"新政",解决就业问题:直接救济失业者,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立法保护失业者,还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结果,极大地缓解了美国就业的压力,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虽未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但为后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除非现在就采取引人注目的步骤,否则在今后数年内,美国将出现一连串空前的预算赤字。尽管在以往二十年里预算赤字一直是美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部分,然而现在规划中的预算赤字的规模却远远超出我们以往知道的任何程度,因此它将造成的危害也是我们以前所没有经历过的。  相似文献   

19.
罗斯福“新政”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多年前的罗斯福"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虽然美国的国情和我国当前面临的情况大不相同,但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罗斯福"新政"的普世性经验是值得认真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20.
记者:又是五四青年节了,我们这期的话题就是国外的中国青年人的生活状态和感受。永辉,你有什么感想——在五四青年节?永辉:也可能是因为远离祖国的缘故,在美国感觉五月四日也就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了。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可能是上课了或是去给车买保险了,这个日子就那么溜走了。美国人好像也没有自己的青年节。记者:还记着在国内时是怎样过的吗?永辉:记着呢。从小就开始了吧,有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还组织爬山什么的。最一般也是发张电影票。 当然也听过有关五四运动的学术报告。记者:国内的朋友特别想知道你们留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