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政课教学语言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习近平同志讲话善用比喻、爱打比方,善用俗文俚语、古文诗词、经典名句,语风生动幽默、平实亲民、深入浅出,值得思政老师学习。分析习近平讲话的语言风格的成因,有利于思政课教师学习使用,提升教学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社会环境、学习内容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忽视了大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应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确立大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思政课教学评价标准,着重考核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教学效果如何关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为例,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思政课教学现状做调研,针对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大学生对思政课认可度低、兴趣低下、热情缺乏,对思政课教学评价不高等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原因分析。独立学院在思政课教学上应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促进沟通,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升教学品质,优化师资队伍以保证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实施思政课"05方案",至2010年已近5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精心钻研、勤於教学改革,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由于高职院校在生源、人才培养目标、运行机制诸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因此,进一步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课题组对湖北省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思政课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得到师生认可;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都比较满意,学习态度也较为认真;但也存在学校对思政课教学条件投入力度不够,任课教师学习的机会不多,学生对思政课教材兴趣不浓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步伐,努力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进行"开放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受到传统育人观念和方式的影响,思政教学呈现的效果还达不到预期,学生对思政学习表选出兴趣不足的现象。如何增加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收获更好的学习成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纵横比较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方法,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思政课教学中应重视横向与纵向比较的综合运用,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在纵横比较过程中应把握好“三个维度”,做到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比较,并且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不能偏离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不能偏离教学规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编《医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获得感》调查问卷,对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564名学生施测。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获得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和年级的医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获得感的得分比较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投入是影响医学生对思政课学习获得感的主要因素。因此,高等医学院校要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相似文献   

9.
王乐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4):98-100
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较差、逃课缺课的现象。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材施教,与时俱进,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高校思政课教师才能真正地把课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爱听爱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思政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思政课的学习需要意识呈弱化状态,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问题,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创新自身教育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需要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习共同体"具有"教"与"学"方式的多元性与互构性、"教"与"学"主体的自主性与民主性、"教"与"学"资源的流动性与共享性、教学实践的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一致性与兼容性等特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将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流动与知识分享,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出了创设自主性的思政理论学习环境;构建激发与强化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的有效策略;设计交互式的"教"与"学"方式,实施协作学习;推进教育手段的信息转型,加强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探究思政教学过程的学习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六要”的重要论断,其中要求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基于这种背景,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高阶思维“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问题的考察与分析,认为提高思政课适应性、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培育时代新人以及实现思政课教师角色赋能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高阶思维十分必要。注重理论学习、强化问题导向、运用专题教学以及依托课程定位,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高阶思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常态,对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解决思政课大班教学的诸多问题,有助于解决思政课的社会实践问题等。对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需要坚持客观性、全面性、政治性和反馈性原则,教学质量评价需要通过学生评价、教研室评价、教师自评和教学管理机构评价等进行多方面评价,并针对思政课网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开展思政课网络教学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思政课网络课程的运行要建立相关机制,即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激励机制、教师全身心投入网络教学的激励机制、网络课程信息更新与系统维护机制。推进思政课网络课程运行机制建设,是促进思政课网络课程的规范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近年来,高等教育向普及化迈进,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课题组对吉林省地方高校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数据分析高校的专业课程思政制度建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教学能力、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与学习兴趣,探究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期望能给地方高校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有利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进高校思政课的社会认同。它是一定教育主体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提质增效,从而高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性工程,内蕴理论规划与实际操作、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整体推进与局部推进之辩证关系。为了有力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高校思政课需遵循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领导与“八个统一”原则,制定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为起点与归宿、以高校思政课高质量改革创新模式为主体内容、以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建设保障体系为基础支撑的策略,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生认知不够、学习效果有待提高;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课堂管理有待加强;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有待改进以及部分教师专业素养欠缺等原因,导致学生对高校思政课兴趣不高,直接影响教学实效性。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需要向学生阐明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改革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强化学校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六要",即政治要强,做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者,让思政课坚守政治性;情怀要深,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思维要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让思政课更有思想性;视野要广,用广博的知识让思政课更有理论性;自律要严,坚持"四个统一",让思政课更有感染力;人格要正,用闪光的人格魅力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六要",即政治要强,做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者,让思政课坚守政治性;情怀要深,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思维要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让思政课更有思想性;视野要广,用广博的知识让思政课更有理论性;自律要严,坚持"四个统一",让思政课更有感染力;人格要正,用闪光的人格魅力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继承了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党史学习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的优良传统。不断推进高校党史教育的“三进”工作,是广大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使命,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要求。思政课教学实践应探讨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人生价值、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创新创业、道德品格、法治思维教育的契合点和着眼点,系统提出课堂教学、云端教学和实践教学为立足点,探索在思政课教学中二者相融相通的有效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