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学术期刊是知识生产的一个特殊部门,它不仅是学者发表成果和学术交流的载体,更承担着学术评价的功能与责任。期刊评价是学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术评价伦理化、合理化的路径之一。学术期刊的社会和公共属性决定了期刊评价具有深刻的政治性、行政性、社会性和情感性。期刊评价中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法是质化和量化研究在评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文献计量法的影响因子类评价和同行评议的定性评价。文献计量法重视对期刊影响因子类数据的采集和等级排序,而同行评议法则侧重发挥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主体作用。但是,科学计量法下的同行评议主要采用专家问卷打分法,这是一种定量化和技术化的路线,而非定性评价。期刊定性评价法需理解期刊的学术性和社会性,研究期刊评价中的学科文化和评价文化对评价活动的影响。评价要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理解同行评议过程,对期刊评价的学术社会场域进行质化研究。通过同行评议的质化研究,评价者可以拓展同行评议法的深度和广度,建构学术期刊的定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在国内外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资源配置中长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但其固有的代表作甄选与认定偏差、单篇成果评价高成本、同行评议专家人情因素等问题,却是困扰学术界和管理界的痼疾。近几年,随着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探索新的评价思路与评价模式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也在呼唤创新综合的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方案。知识管理系统兼具管理科学与技术科学的特征,属于综合性交叉领域,人文管理范式和科学技术范式是知识管理研究与应用的两个重要维度,其内嵌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理念,正对应着代表性学术成果的外在文献属性与内在知识属性。通过系统梳理、分析国内外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状况,在概念解读与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管理视域下的代表性学术成果甄选与评价研究框架,包括具体的研究路径、内容主题与思路方法等,以便开展进一步的后期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研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基于“生成预训练转换器”(GPT)语言模型能够理解和响应自然语言输入,于2022年11月30日正式发布,短时间内在全球互联网界、学术界及产业界引发热议和关注。以ChatGPT、Microsoft Bing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基于超大海量数据,采用“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RLHF)进行训练,主要具有三大功能:智能交互对话、智能文本生成、智能文献爬取。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是采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AIGC)而具有强大的内容生成或文本生成能力,除能够生成一般应用性文稿外,还能够从事科学写作,从而引领和推动知识生产方式和学术研究范式变革,知识生产和学术研究进程将显著提速,知识生产者将从非创造性劳动中获得解放,知识生产方式将由“手动式”“半自动式”迈向“自动化”“智能化”。这种变革对传统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将产生重大影响,更进一步将对通过科研成果进行人才评价产生重大影响。大体上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应用于学术研究中,将遮蔽成果演化学术史,影响科研成果创新性评价;挑战知识产权保...  相似文献   

4.
学术评价是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学术评价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专业评价机构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目前的学术评价中存在着过于强调量化考核和文献计量,以发表载体判断成果质量等不足。应当强调创新和质量导向,完善公正开放的同行评议制度,注重国际间的合作共赢发展。复印报刊资料的论文精选坚持同行评议的主体地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和指标体系,基于论文精选形成期刊评价、机构评价、作者评价、论文评价、学科评价的完整体系,学术影响力逐年提高。未来将继续积极推进"创新和质量导向的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学术文摘与学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文摘期刊是基于同行评议原则、按照学术质量标准、评选流程等选编(摘)优秀学术成果的出版物.在有效信息匮乏的大数据时代,学术文摘推优、推新的特质客观上被赋予了一定的学术评价功能.与引文分析法不同,学术文摘分析法可以较为及时地反映学术成果及其载体的影响力.学术文摘虽然是另一种形式的同行评议行为,但依然不是学术评价的主体.学术评价可以参考学术文摘的二次选优结果,高效开展对评价对象的基本水平、基本趋势、社会影响力等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媒介对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发轫、发展于以印刷术为支撑的纸媒环境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学术出版过程中的封闭性与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形成尖锐的矛盾,作为学术生产主体的学术共同体权利旁落,出版商成为学术生态体系的中心。区块链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在学术场域中,国外已有不少区块链的应用平台。本文以Scienceroot为例,分析私有场域中区块链学术网络平台的特点及弱点。Scienceroot基于科学代币(Science Token,简称ST)运营,集科研协作、资助和出版、学术评价与交易于一体,是基于网络和科研工作者的新型学术生态系统。该系统中,学术评价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去中介,评议专家范围更广、匹配更精准和灵活,作者能够参与其中,评议过程开放透明,评议专家的劳动能够得到确认和激励;二是评价的对象既可以是成熟的成果也可以仅仅是科学研究议题;三是同行评议和量化评价、内容评价和影响力评价相结合。虽然平台构建了新型的学术生态系统,但是由于该平台由技术企业所创办,因此存在资本逐利性与学术产品公共性之间的矛盾、评议的公正性及学界认可度尚不明确、公有链的运行效率等问题。除了被私有出版主体或技术企业所运用,区块链还可以被公有制大学等学术研究主体所运用,这才是区块链真正价值之所在。在这种场域下,基于区块链的学术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学术共同体的虚拟重构。通过线上学术机构联盟或学科联盟,学术共同体能直接参与学术合作与学术生产,行使学术评议的权利。在这种学术生态系统中,学术共同体占主导地位,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和交流;激励机制可以让同行评议专家及科研合作者的劳动得到承认和确权,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识机制让评价机制能够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智能合约有助于鼓励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等。一方面,这一学术生态系统既保留了私有场域中Scienceroot平台的优点,同时也有效避免了资本逐利本性对学术产品公共性的影响,有利于打破科层制行政组织对学术评价的过度干预,减少学术特权和学术寻租行为;另一方面,这种评价以学术同行的共识为前提,能够得到联盟内学术机构的普遍认可,利于快速打破以出版商为中心的学术评价体系。虽然区块链对学术评价体系变革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在实践中如何解决记账节点风险、运行效率等问题尚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如何评价学术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或学术论文的科学价值,长期以来人们探讨较多、争议也较大.依据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h指数、期刊评价的数学模型等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评价学术成果有其客观的一面,但有被异化的趋势.应在比较同行评议的基础上探讨综合评级方法,使整个科学共同体对科研人员或研究机构的科研绩效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综合评价,以推动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同行评议和文献计量法因不能合理评价问世不久的成果而存在根本缺陷,故提出开放式评价这一替代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网上规范展示、规范查新、颠覆性错误同行把关、突破性成果难以假冒、好问题与巧思路难得易懂、前沿地图定位一目了然、荐优比较易于判断、伯乐识才避免同行相轻等特点,使得在学术领域外行评价成为可能。外行评议解决了优秀成果、优秀人才及时胜出问题,解决了高端人才与学术带头人的界定与甄选问题,实现了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监督科学以及学术市场和思想市场建立问题,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成果评价是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重要内容.破"四唯"、破"五唯"不是摒弃评价,而是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实现"破立并举".文章以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的成果鉴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及方差分析法得出结论:以同行评议为主的定性评价在人文社科成果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应该遵循的主要方式;同时,针对阶段性成果开展计量评价可作为同行评议的重要补充,尤其是在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学科成果评价中,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人文社科成果评价方式改进的新思路:将阶段性成果与最终成果共同作为评价对象;开展以同行评议为主,计量评价为辅的综合评价方式;按照研究类型不同实行分类评价;并辅之以元评价理念对现有评价体系进行动态监控与纠偏.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术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环节。本文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相关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指出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评价理念与评价导向必须以坚持原始创新为目标,加快推进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创新,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评价客体的多维评价特征,构建综合性、多元化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同行评价机制,优化同行评议程序,提高同行评议过程透明度,充分发挥同行评议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此外,学术评价的学理性研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评价学自身的学科体系构建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政府治理方式的变革,助推监督方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多种监督类型的贯通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基本要求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在推进多种监督类型贯通方面体现出符合现实需要的合法性逻辑,突显有效性的赋能逻辑和彰显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逻辑。然而,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多种监督类型贯通时也遇到了多重障碍:数据黑箱、伦理风险、人工智能人才缺失、制度保障阙如以及贯通合力不足等。对此,应致力于破解数据黑箱、加强伦理反思、制度建设提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以及多种监督类型贯通的促进机制的健全,以提升监督体系的贯通力。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结构化方法用于纷繁复杂的不同知识领域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并用学术俯瞰图等可视化图表来表示这些联系。该方法有利于知识创新,可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教学和经营决策等许多领域,受到国际上一些名牌大学的重视。在"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和应用知识结构化方法,指导学生建立人工智能的知识和方法的学术俯瞰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在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风险和伦理争议."机器换人"的忧虑成为社会各界乃至个人关注人工智能的焦点.经文献分析,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会通过对劳动力供需结构、组织商业环境、社会分工方式以及劳动者的工作场景和认知结构的影响,进而实现对劳动力、组织、职业、任务和技能的替代和革新.随着智能社会的到来,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之间应建立动态适配、融合互补、和谐共生的伙伴关系,实现技术进步与人类利益的共同繁荣.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正处于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新旧动能转换期,增加就业机会、保护劳动权益、更新职业技能、设置技术伦理底线等政策措施,能够减轻人工智能替代人力资源带来的负效应,消解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领域带来的无益冲击.  相似文献   

14.
破"五唯"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新文科建设及评价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新文科建设依赖于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建设的逻辑理路表征为:知识论逻辑——人工智能促进文科学科专业生成,新生成专业的发展评价要坚持"问题+需求"导向;教育观逻辑——人工智能将改变文科学生培养目标,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应避免专业和培养范式的"碎片化";教研方法论逻辑——人工智能将改变文科教学方式,新文科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打造更加科学与合理的"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构建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文科评价的应然图景,需要坚持:评价目的彰显立德树人、评价主体交互多元、评价标准科学多样、评价方式多维联动、评价结果全息直观和评价支持系统的"智能介入"。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建设和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四个方面:造就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破学科界限,推进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树立"全人"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大数据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实现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建设目标,需要构建四个实践路径:课程体系设置"文理融合",打造立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拓展专业课程设置内容;教学模式创建"理实并重",创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协同",创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文科评价要打破"五唯"取向,坚持"新理念"引领。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是事关民族复兴、国家主权、文化建设的核心范畴。在当今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内嵌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之中,伴随着交互深度与辐射范围的不断扩展,裹挟了众多具有新特点的意识形态风险。清晰明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意识形态风险的内在机理是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的前提。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内容生成的首要功能对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层进行渗透;依靠交互对话的产品形态对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产生影响;利用多维应用的功能属性对社会生活实践领域展开强势介入,促使当下意识形态斗争态势风云诡谲,变化万千。理性审视和精准识别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所诱发的意识形态风险是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的关键。从意识形态引领角度出发,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运行机制深蕴的资本逻辑解构社会成员已形成的认知和价值,借由"技术-资本"双重优势导致意识形态面临引领乏力风险;从意识形态话语维度审视,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人机协同"话语生产新模式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深度,多元的生成式话语输送淡化话语权威,导致意识形态话语减蚀风险;从意识形态管理层面反思,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信息传播新范式消解意识形态管理的主导权,及其对人的强化宰制,导致意识形态管理弱化风险。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掌握先进技术基础上诱发了一系列辐射广泛、渗透全面、不易掌控的意识形态风险。如何防范与化解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成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无法回避的新课题。首先,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意识形态防范工作,推进打造人机和谐、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其次,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途径,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基础上破解西方话语的现代困境;最后,积极倡导全球治理并贡献中国方案,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格局,促使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现代文明面前彰显光明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6.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质量为本"和"创新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量化评价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辩","学术评价与科研管理评价的边界异化"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度规制"三大问题聚讼,文章建议通过强化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学术共同体工作机制、构建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完善学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改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学界和业界对学术期刊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构建科学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如何从宏观层面评价学术期刊在国家科研实力提升方面的作用,对学术期刊本身具有学术评价的微观功能却很少关注。事实上,小到具体科研机构的职称评定、奖项评审,大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发挥的效果与水准。当前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是学术期刊存在的重要价值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界的学术研究生态,进而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各项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基于此,首先,本文对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的研究背景、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学术成果评价的阶段划分为初次评价和二次评价,评价的阶段不同,学术评价的重点也应该不同。在初次评价阶段,学术期刊的评价功能应体现在对学术成果的整体评价上,评价的内容从选题创新性、研究规范性到论证完备性都要进行评价;在二次评价阶段,学术期刊对学术成果的评价关注点更多地应放在学术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其次,对现阶段我国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失灵的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存在低质量学术论文大量涌现、学术期刊的学术不端现象频现、刊发或转载的学术论文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术评价的重点和基础在于科研成果和教学科研人员的评价,而在教学科研人员的评价中专业化技术职务的评聘更为典型和引人注目。S大学多年来坚持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已建立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以量化为基础以代表作为主的综合化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出了规范性、公正性和合理性。这一制度以2016年新修的《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评聘工作办法》为主件,以《教师系列职务评审量化办法》等为附件,其内容包括了指导思想和评聘原则、组织机构、工作程序、申报资格及业绩的认定、对特殊人员的聘任等方方面面;其突出特点是评价过程公开透明、量化办法全面合理、坚持同行专家评价、代表作评审严格、注重分类指导与评价、配套制度完善。总结吸收S大学学术人才评价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构建以量化为基础以代表作为主的学术评价制度,其量化评价应不同于以往以科研为主、以成果数量和项目级别等为主的方法,要既评科研,也评教学,既看数量,也看质量,同时也不忽视思想政治表现与职业道德情操。与量化评价重在全面、客观和准确地揭示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不同,代表作评价主要在于测度、考量被评人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评审代表作,外审专家的遴选至关重要,并应采取措施,尽力排除人际关系等干扰。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来说,单纯量化的办法存在诸多弊端,而单纯代表作评价亦有不少问题。相较而言,实行以量化为基础以代表作为主的综合化评价制度,不失为保证学术评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且具可操作性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9.
围绕学术期刊专栏出版与在线出版平台建设、期刊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以及学术传播与学术评价、学术新媒体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拓展等内容进行专题学术研讨。由此,总结“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建设经验,重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学术传播方式,加强学术传播能力建设,通过跨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及体系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