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具体的学校情境.学校情境为国家课程实施提供实践场域,制约着国家课程实施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推动和促进国家课程发展.学校情境中国家课程的实施需要树立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理念,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建设和谐的学校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2.
学校课程实施是一个组织事件,学校课程实施的效果受制于学校成员的组织状况。在组织社会学视域中,学校课程实施需要关注学校权力的分配和运行状况;加强学校成员的专业沟通;确立革新的学校组织领导。此外,面对外来势力的影响,学校还需要追求双赢的学校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3.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逐步成为高校教育的新兴课程。本文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特征和实施问题入手,分析课程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品德的养成是在学生丰富的生活与多元的实践活动中慢慢陶养出来的。正如陶行知所说的:“生活与生活摩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只有与社会联系,与生活摩擦,与活动相融合的德育才具有真正的作用力。”《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声音在课程实施中被严重忽视,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会极大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我们应在此基础上努力寻求与营造让学生真正走进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与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活动课程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贡献李臣之关键词活动课程,学校课程,建设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G423活动课程究竟具有哪些价值?这是进一步提高活动课程理论认识所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又是现实中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得到解决的重要依据。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程向来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深入研究国外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整体样貌与实施效果,对新时代进一步创新发展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从课程论的视角出发,依照“专门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原则,总体上可以将国外价值观教育课程划分为以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为代表的专门课程、以历史课程为代表的综合课程和以“服务学习”为代表的活动课程三大类。本文依托“在线可访问样本数据库”,对美国、日本、俄罗斯等10个国家6 274份样本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专门课程相较于综合课程的影响更大;社会科学类课程在综合课程中的影响更为突出;活动课程相较于学科课程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论校长以愿景为抓手的学校有效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长以愿景为抓手统筹学校改进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其内容包括有效改进思想理念的选定,愿景目标的设定与时间安排、愿景任务规划和优先领域选择、愿景变革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学校愿景变化的持续调整、学校有效改进效果的评价与分享。校长以愿景为抓手的学校有效改进必须依据一定原则和程序进行,高度关注师生个体需求与发展在愿景中的有效功能,积极整合学校愿景系统及其要素,创建学校共同愿景,使其变为有效改进的资源与策略,从而达到有效改进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论课程实施基本取向与教学设计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现与课程价值观.因此,在不同的课程实施取向的视野中,教学设计具有迥然不同的旨趣与方略.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设计转型,试图以课程理念发展为背景参照,以促进学习者发展为宗旨,凝聚和整合教学设计理论相关知识,解决传统教学设计范型与促进学习者发展之间的冲突,寻求对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某种超越和制衡,是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自觉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走势嬗变的一种尝试,我们需要关注教学设计转变.  相似文献   

10.
学校和谐管理模式是指由有利于实现学校和谐发展的学校管理系统各个要素构成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组合方式。构建学校和谐管理模式需要做到五方面:和谐的学校管理目标:培养出和谐发展的学生,关怀教师的生命成长;和谐的学校管理过程:强化尊重和理解,融入人文关怀;和谐的学校管理方式:发挥各类人员的主体性,引导教师自我管理;和谐的学校组织文化:强调价值观领导,构建学校共同愿景;和谐的学校领导者品质:提高综合素养,体现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对象,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则是人们研究课程的基本理论视角。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课程的研究主要在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上进行,社会学视野中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课程改革的争议此起彼伏,这与人们对学校课程的不同认识有关。论文从社会学视角对课程的来源、课程的决定、课程的落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大家重新省思自己对学校课程的看法,并建构出对学校课程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从2001年9月首批国家38个实验区启动以来,新课程的实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取得初步成效.在教育部对全国部分实验区进行实验工作评估中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资源严重缺乏;培训内容与形式缺乏实践性;评价制度与方法滞后等.为此,笔者提出推动新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进一步调动多方力量参与课程实施;开发与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指导,及时评估,稳步推进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相互联系的两项工作。课程建设是课程评价的前提和基础,课程评价可以促进课程建设。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是推动高校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要加强对课程建设与评价工作的领导和投资力度,建立和健全评价机构,达到评建结合、以评促建。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课程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个重大缺失———忽视课程管理研究,这一缺失不仅影响了课程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课程改革实践的质量。事实上,学校课程管理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领域的展开首先需要搞清其基本的概念、特点以及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西部地区学校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从认识、制度、条件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学校课程建设提出具体建议:学校应以实践—评估—开发为基本策略,对自身所做过的工作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抓住主要环节,重点突破。同时,学校要争取高校和学术机构的支持,开展扎实有效的培训活动,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升课程领导的能力,进行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6.
课程潜能是教师在解读课程文本、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课程要素。它可以在主观和客观模式的指引下得以阐释。课程潜能的提出,进一步地提升了教师的主体价值和地位,同时也表明了课程与教学实质上是一个水乳交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实施要求照顾教师课程实施的现实取向,采取顺应策略,并通过实践学习、专业协作和营造课程实施环境等策略改善教师课程实施取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课程实施过程评价研究进展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是课程变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国外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的评价模式.笔者从评价大规模课程变革的框架和实施者的角度对这些模式进行述评.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评价取向以忠实和相互调适观为主流;评价内容的技术取向和片面化;评价方法准科学化;研究对象选择的单一.因此,借鉴国外的评价模式,今后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从不同取向出发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内容的科学化;评价方法的优化与多元;从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