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评皇券牒》是瑶族中保存的一种汉文文书,它比较详细地记录了瑶族的形成、迁徙、姓氏和社会发展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瑶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本文主要根据《评皇券牒》记载,对瑶族的图腾崇拜、民族形成、姓氏、迁徙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评皇券牒>是研究瑶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书;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来阐释,其实质是一份瑶族古老的社会契约,它的价值远远超出单一的历史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3.
瑶族《评皇券牒》中的盘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人民珍藏的《评皇券牒》,以名《过山榜》、《过山照》、《圣牒榜文》、《瑶人出世根源》等,都记有盘瓠故事。其故事梗概与从汉末《风俗通》到清初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史籍记载的大同小异。盘瓠到底是什么?从唐代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直至今日尚无定论。笔者是瑶族史学工作者,经常接触有关盘瓠记载的史料,亦疑盘瓠畜犬说之妄诞。现试论之。  相似文献   

4.
从《评皇券牒》看瑶族先民的价值观念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瑶族历史文献《评皇券牒》反映出瑶族先民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以十二姓瑶人的整体利益为价值评价标准,以盘王子孙的生存和繁衍为基本的价值目标,以山场共享为价值取向,以原始或封建的道德为基本的行为准则,以刀耕火种、定期迁徙为价值实现途径。要实现瑶族价值观念体系的现代转型,应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其经济生活方式;并为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冲突创造条件和机会。  相似文献   

5.
从《评皇券牒》看瑶族的历史与迁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瑶族人民珍藏的《评皇券牒》又名《过山榜》、《过山牒》、《龙凤推》、《瑶人来路祖途》等,外国专家学者称为《瑶人文书》。它是一种汉文文书,比较详尽地记述了瑶族的形成、特征、迁徙、文化及其社会发展情况。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是研究瑶族历史和文化的宝贵文献。许多专家和学者曾对《评皇券牒》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文亦想对《评皇券牒》进行一些探索,寻觅瑶族的历史及其迁徙,以此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6.
对近二十年来瑶学界在<评皇券牒>的研究中争论和探讨的主要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瑶族史书《评皇券牒集编》(以下简称《集编》)出版了,瑶族人民无比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在学术界,特别是在民族史学界,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掩卷静思,这部史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映瑶族历史生活和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外,还有它将较多的享有著作权益的人的名字公诸于众,予以承认和保护。由此可见,该书的辑注者、瑶族史专家黄钰先生良好的学德和诚实的品格。无疑,这是值得学术界朋友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正>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然哲学,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起点。因此,阴阳五行对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法和传统文化均有相当深的影响。著名的史学家顾颉纲先生就曾说过:“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瑶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长期与汉族杂处,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其中必然也受阴阳五行的影响.本文拟从瑶族人民珍藏的汉文书《评皇券牒》,作一些这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评皇券牒》的发布与瑶人的分布地区在由我们上智大学泰国西北部民族历史、文化调查团发现的《评皇券牒》末页题署上可以看到,该文献是在南宋理宗正忠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发布的。这与河内法国远东学院所藏安南本(汉文)《二七二四·谅山省录平州蛮书》中收录的《世代源流刀耕火种,评皇券牒》的年代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11.
华锐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东段南北麓的大通河、庄浪河流域,西与张掖相连,南达湟水河与觉仓(乐都、民和南山),东与永登毗邻,北靠古浪、武威、永昌等县(市),历史上是一个藏族的重要聚居区,其中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华锐藏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华锐藏区就是一个多民族活动交往的地区,历史上很多民族先后在此交错集居,共同组成了民族大家庭.所以,华锐是中华西部文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文化方面亦表现出鲜明的多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回回药方》肩部脱臼复位法探源宋岘,周素珍经过多年讨论,学术界对《回国药方》的医理来自阿拉伯医学体系的说法似已肯定。但是,不少学术专著在谈论具体问题时,就得出了与此相反的结论,时常动摇着这一定论。《中国医骨科技术史》(以下简称《骨科史》)①即为一例,...  相似文献   

13.
《新纂云南通志》卷九三金石考收有《昆明筇竹寺圣旨碑》一通,著录为碑高四尺五寸,广二尺五寸,二十行,正书,碑阴刻蒙古文,今在昆明玉案山筇竹寺正殿壁中,云云。后有题跋。原碑碑文颇有夺误,新志所收复多讹舛。亦见蔡美彪教授编著的《元代白话碑集录》收载。按所谓碑阴所刻蒙古文即《云南王藏经碑》,过去未见汉译,或以为即圣旨碑所从译出的蒙古字原文,实误。据已故方国瑜教授所著《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卷八《元时期文物》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起一位大学教授将《格萨尔王传》的《世界公桑》之部译成了汉文,这是对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的一大贡献。对此,表示由衷地高兴。据说,在译文的“前言”里说:“史诗中屡次出现‘噶伦’字样,……而噶伦官职的设置,也自清朝初年开始。因此,我们的初步看法是,这部史诗成为完本的写作时期,当在十八世纪以后。”就我个人来讲,对《格萨尔王传》并没有研究过,《世界公桑》这部书究竟成书于  相似文献   

15.
陈立健 《中国藏学》2007,(1):111-112
在藏传佛教文献中,有一类称为grub-mthav的著作,现在学界通称为“宗义书”。这类著作主要是以整理和总结各宗派学说的形式,来评判他们的思想和内涵。因此,宗义书对于了解各宗派学说义理以及著作者的佛学观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史学专家刘泱泱老先生历时五年多时间才告结束的《近代湖南社会变迁》一书,系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成果,亦系获湖南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之书,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读完此书获益不菲,真可谓一书在手,可透视湖南近代社会,细品此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新。我国过去在历史研究方面,偏重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对经济史和社会史的研究则很不够,尤其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只注重阶级斗争史和人民革命史的研究,社会史的研究几乎成了禁区。其…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到了王尧教授的新著《吐蕃文化》,受益匪浅.该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吐蕃文献的语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学宏观视角来分析研究吐蕃文化各个方面的一部力作,值得向读者作一推荐。该书共分六章,分别论述了“政治制度”、“伦理纲常”、“本教和原始信仰”、“佛教的传播”、“语言、文字与科学”、“生活习俗”等六个问题。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研读该书后,笔者体会到该书具有鲜明的历史语文学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作的一部史诗,在国内有藏文本和蒙文本。藏文本流传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广大的藏族地区,也流传在土族和纳西族部分地区。蒙文本称为《英雄格斯尔可汗》,国内流传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蒙古族地区,国外流传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匈牙利、伊朗等国。现在国内搜集到的藏文版本已有六七十种之多,仅就说唱  相似文献   

19.
国内《格萨尔王传》研究 (1941——1989年) 罗马凯撒与关羽在西藏韩(亻入)林成都华西大学杂志 2期 1941年30—37页: “蛮三国”初步介绍任乃强边政公论 4卷4、5、6合刊 1945年关于“藏三国”任乃强康导月刊 6卷9、10期 1945年关于格萨尔到中国之事任乃强康藏研究月刊12期1647年  相似文献   

20.
一藏族人民居住在雪山环绕的青藏高原,冰峰雪岭,高耸入云,既雄伟壮阔,又苍茫荒凉;既富饶美丽,又贫穷落后。这里平均海拔在4千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藏族人民把这片土地称之为“雪域之邦”。这是与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同的特殊的疆域,其面积为2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长江、黄河,就发源于此。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