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西佗的民俗学研究及其贡献陈德正普布里乌斯·科尔涅里乌斯·塔西伦(pnblius·Cornelius·Tacitus公元55-120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史学家,曾担任过执政官等高级官职。他在致力于史学研究和政务活动的同时,还十分注意考察、整理、记述罗...  相似文献   

2.
希罗多德对波斯的态度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解释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对波斯的同情态度 ,史学界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注重从希罗多德的政治背景和史家素养 ,来考察他对波斯的立场。本文认为 ,希罗多德对波斯的态度 ,主要地是受到了希腊文化传统的影响。希腊人的宽容精神 ,从史前时期一直延续到城邦衰落时代 ,成为希腊文化传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3.
希罗多德与米底王兴运研究米底的历史主要是依据希罗多德的《历史》的记述。希罗多德是一位谨慎的历史学者。在营救当时已被普遍遗忘的以往事件的限度内,他的记述是可靠的。近现代以来,由于考古学和亚述学的发展,历史学者根据亚述、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史料有了对希罗多德...  相似文献   

4.
埃及地处非洲大陆东北角,狭长的尼罗河流域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神秘而辉煌的尼罗河文明。但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后,古老的埃及文明被伊斯兰文明所取代,今天的埃及与古代埃及的风貌已经迥然不同,在《圣经》和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则保留了有关埃及的最早一些记录。其中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古典作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一书的第二卷中详细介绍了他到埃及的所见所闻。本文从古代埃及的历史、宗教、风俗、文化等几个方面,总结归纳希罗多德所述,并参照其他相关著述指出其中部分失实之处。  相似文献   

5.
论希罗多德的历史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罗多德所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共九卷,主要叙述希腊波斯战争,但也有大量篇幅叙述作者视闻所及的那个世界的历史。这个世界的地域包括小亚细亚、两河流域、阿拉伯半岛、中亚直到印度河流域、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斯奇提亚、西西里及意大利半岛南端、马其顿、色雷斯、希腊本土等众多地区。希罗多德对这些地区和民族作  相似文献   

6.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5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西方的历史学是和他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希罗多德的不朽之作《历史》,是西方第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也是人类史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由于希罗多德对史学的卓越贡献,从古罗马时代开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西塞罗就尊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点认为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中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实际上只要认真研读<历史>就可发现,希罗多德对神意并不是盲目崇拜,他所记载的历史,其中心是人事而非神事,他的历史观是宗教迷信思想掩盖下的人本史观.  相似文献   

8.
民俗学简介     
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传说、口头文学等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它包含着一个民族未曾记录下来的传统。“民俗学’(folklore)一词是十九世纪英国学者汤姆斯(W.J.Thoms)提出来的。对此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他想用这个词去替代一个从拉丁语演化来的术语popular anti-quities(民间流传的古代风俗),另一是说他想用这个词去取代在农民的传统中幸存下来的早期文化的智力“遗留物”(intellectual“remains”)。  相似文献   

9.
希罗多德约出生在公元前484年,卒于公元前425年,终年近六十岁。他给我们留下一部光照史册的巨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历史》问世的时间,约在公元前430年,比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孔丘所编撰的《春秋》略晚四、五十年左右,为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历史著作。因此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年至公元前43年)称希罗多德为“史学之父”。确切说,应称谓“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出生于小亚细亚哈利卡纳索斯城,出身名门贵族之家。幼年和青年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曾积极组织并参与反对僭主的政治斗争,事  相似文献   

10.
何谓民俗学     
何谓民俗学民俗学,是研究民间传统文化的学科。最早由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提出,用以表示关于民间口头文学的研究,至1877年英国民俗学会成立,才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久传入德、法、美国,研究范围亦逐渐扩大,在西方有广狭两义,狭义的民俗学,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希罗多德是开创欧洲历史叙事体的史学鼻祖。古希腊史诗作品与散文纪事的内容与风格,影响希罗多德甚巨。希氏通过直笔叙事保留并成功转化了这些史学资源,从而完成了自己的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2.
多元一体是中国民俗学的特殊性格。多元指多民族、多区域,一体指一国,由此,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旨趣和目的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理中国各民族、各区域的民俗文化财富;二是对各民族、各区域的民俗文化作深入调查,对国内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做比较,发现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基于我国民俗学多元一体的特征,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推进学术流派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13.
民俗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一种本体性研究。这既是催发民俗学诞生的初始动因,也是民俗学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种本体性研究将会向纵深发展。自80年代初到现在,我国民俗学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也存在某些误区。民俗学工作者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立足现实、观照历史、面向未来,研究民俗文化的演变规律,探寻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促使民俗文化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同步、健康发展,使民俗学真正成为有用之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埃及卷在《历史》当中的作用,并进入具体的社会语境探讨其历史编撰。通过阐明埃及卷所记述的空间、时间、人与物,释读希罗多德对埃及范式的建构。论述这一范式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的接受史,进而评价它对后世产生影响与其在西方思想史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民俗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一种本体性研究。这既是催发民俗学诞生的初始动因,也是民俗学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种本体性研究将会向纵深发展。自80年代初到现在,我国民俗学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也存在某些误区。民俗学工作者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立足现实、观照历史、面向未来,研究民俗文化的演变规律,探寻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促使民俗文化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同步、健康发展,使民俗学真正成为有用之学。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与民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独特的民俗遗产,反映出它历史发展的足迹;每个作家也必然地在自己的著作中,程度不同地溶注进本民族广泛的民俗现象。而反映民俗现象的本质,也常常是检验一个作家和人民关系的微妙的尺度。在蒲松龄浩繁的著作——包括《聊斋志异》、聊斋俚曲及全都诗文杂著中,广泛地  相似文献   

17.
重构民俗学基础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近来一些民俗学同仁仍存忧虑,如对民俗学研究方法不作改进,对基础理论不作更新,民俗学将失去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术地位及价值。本文经对民俗学历史及现状的反思,认为民俗学研究应坚持主客体统一、具体与抽象统一、文化整合的原则,并由此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服饰民俗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民俗学是民俗学和服饰研究交叉审视的新尝试,它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和现实意义。服饰民俗学将以服饰与民俗相互交融的关系和民俗服饰史实为客观依据,以民俗学为基础理论,以民俗服饰为主要研究对象,挖掘服饰的民俗精神,丰富服饰文化学和民俗学的学科内涵。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论述回族民俗学史略之前,首先有必要对回族民俗学提出的背景、意义加以概述。 民俗学作为人文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以“五四”运动为发端在我国建立与发展,迄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虽然历经曲折与波澜,但正如同一切科学终究会被人们认识和掌握一样,我国的民俗学  相似文献   

20.
《竹枝》本是巴渝一带的民歌。刘禹锡作《竹枝词》十一首,是为当地民歌写下的新词。他用美妙的词句描绘了民间的风土人情,为群众所爱好,为后代文人所模仿,于是《竹枝词》就成了一种新的诗体,刚健清新,富于生活气息。《竹枝词》都是写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多纪述。现就《竹枝词》中所见有关婚俗、葬俗、节俗、巫俗诸方面略加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