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德峰 《理论界》2009,(6):64-65
推动科学的经济行为是各领域、各阶层人们实现科学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就国家经济行为而言,其不仅指这个国家的外在的可见的经济活动,还包括与外在经济活动相应的制度、体制、政策、民族习俗习惯、传统文化等在内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活动.从理性市场经济行为的角度出发,在正规制度变革上要建立制度和谐,在非正规制度变革上要建立道德和谐,二者相辅相成.同时,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行为必须要有开明的政治民主环境、开朗的文化文明环境和开放的社会和谐环境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看荀子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代表人物之一的道格拉斯·C·诺思对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诺思将制度因素纳。’’新古典的约束框架,尤其将曾被当作经济体系“外部条件”的非正式的制度(如习俗、习惯、伦理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等)也纳入自已的研究课题,从而拓展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使经济学从只研究“利”延伸至也研究“义”。如果我们从这一视角来看待苟子的经济思想.那么,我们就会拓展关于传统经济思想的研究领域,可能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诺思以其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理论基石──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涉及人数最多且最复杂的制度变迁进程之一,因此很难从某一个单一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地概括.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首先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思想领域的进步、融合和创新一直贯穿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因此,本文从思想领域的开放入手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的历程进行考察,这一视角作为其它视角的补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改革开放的脉络.  相似文献   

4.
庄锡福 《江汉论坛》2001,(10):63-65
运行机制在制度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由此决定机制转轨在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规范体制改革的方向模式。社会主义改革是制度调整、机制转轨和体制转型三位一体、是量变和质变的结合,文章还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领域的制度调整、机制转轨和体制转型的具体分析中对机制转轨的关键作用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生产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跨国经营是生产一体化的表现形式.当前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使世界经济的功能一体化向新的高度发展,并提出了制度一体化的新的要求.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入新的阶段,一国的经济开放也有了新的含义.面对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我们不仅要坚持开放政策,而且要建设开放经济,即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
勾利军 《河北学刊》2008,28(3):56-58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7.
杜文玉 《河北学刊》2008,28(3):58-60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8.
宁欣 《河北学刊》2008,28(3):53-56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9.
张国刚 《河北学刊》2008,28(3):50-5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伴随劳动制度改革中劳动合同制的推行,以及企业《破产法》和待业保险制度的实施,如何使待业职工尽快获得重新就业机会和条件,是我们从事待业保险工作的同志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关键是要抓好对待业职工的转业训练。一、待业职工转业训练的由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并要求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在用工制度上,推  相似文献   

11.
陈喆 《学术论坛》2023,(6):33-46
《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是全球首个针对数字经济而制定的专项协定,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数字贸易”概念。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只有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才能实现数据驱动型创新。DEPA“创新与数字经济”模块要求以企业数据共享和政府数据开放促进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加入“创新与数字经济”模块,既符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相关规划部署,也有助于我国参与新兴数字议题国际制度的构建。DEPA倡导在安全框架内实现企业数据的充分共享,并对政府数据开放设定了治理框架,而我国数据开放共享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规则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DEPA规则的要求存在差距。我国应积极对接DEPA规则,建立健全数据开放共享法律制度体系。一方面,应完善企业数据共享制度,制定企业数据共享合同的指导性原则和示范条款,出台数据中介服务监管规则,创造包容性的跨境数据共享绿色空间;另一方面,应适时制定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立法,对数据开放方式、开放范围、许可模式、数据格式作出明确规范。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模式和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会在基本面上决定一国的金融市场风险构成,不同的市场风险构成会引导政府对金融危机有不同的应对措施.针对有可能再次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如何在理论上概要地梳理出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构成,如何依据这些构成来解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发生的冲击及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这些问题的研究,要求我们在理论上考察中国现存的各种制度安排与现实的关联,要求我们结合体制模式或制度安排来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和途径.国际金融危机在许多领域对中国产生冲击的事实,在规定着政府必须依据现实做出战略决策和手段选择的同时,也对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文的分析可视为对这些任务和要求的一种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深圳经济特区未来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的问题,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 展趋向和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以辩证的观点分析了引进FDI与强化区位优势、产 业优势和物流优势的关系,并就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方式选择如“制度安排接轨与投资 环境优化”、“国际投资主流与引资方式调整”、“经济发展要求与投资领域开放”、“国际资 本流向产业结构升级” 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作为经济执法的税收部门同样面临着考验。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对于国税干部队伍建设、塑造良好国税形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从管理的环节和制度的漏洞入手,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加强法纪建设”,是江泽民总书记对如何深入开展廉政建设的重要指示。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总结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紧紧围绕税收征管工作中的热点、重点和焦点问题,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从教育、制度、机制、监督、查处五个环节入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法制和制度严格规范干部职…  相似文献   

15.
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政府干预传统的法律原则和产权制度,使之失去应有的协调功能。经济复苏不仅要求政府停止对市场的干预,更要纠正被政府扭曲的制度,使制度回归到自发演进的路径上去。经济危机的出现证明自发演进的制度具有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重大经济意义,经济危机也是哈耶克自发秩序论正确性的有力证明。文章探讨作为一种自发演进制度的前提条件,并指出制度失灵现象不局限于金融领域。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通过艰苦努力,废除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南京国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扩大对外经济开放,对外经济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规模,吸引了更多投资资金,提高了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密切了中外劳务交流.但是,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大的反复性和曲折性.技术的落后、资本的缺乏、内需的不足和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是制约对外经济开放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南京国民政府过分注重技术的模仿,对于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没有真正学习,从长期来看,经济上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汲取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渊源、中华民族开放变革的文化基础和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形成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时代要求、展现出与新时代改革和开放实践密切相关的演进特征,完成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根本目标、指导原则、战略布局的体系建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习近平的这一重要论述,需要在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础上,聚焦习近平经济思想实现理论创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制度一直是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们对制度的理解因而集中在政治方面。近二三十年来,一批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制度,其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制度的概念由此向经济和其他领域扩展。经济学家从经济的角度对制度进行研究不仅为经济学开拓了新的视野,而且使人们对制度的认...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总体格局丁任重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10多年来的...  相似文献   

20.
加入GPA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A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国际化表现,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必然要求。加入GPA既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符合中国发展的长远利益,并将对中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乃至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加入GPA初期,中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挑战将极为严峻。为此,政府和企业必须做好实行逐步开放战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加快采购人才培养等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