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算法推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的采集、生产、分发、推荐、反馈各个环节,可能影响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在乡村社会,算法推荐深刻影响着农民群体的信息接受与传播行为,导致乡村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原本拥有的注意力被分割,面临引领力被削弱、整合力被消融、凝聚力被消解的风险。防范乡村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风险,必须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推进算法推荐技术与主流媒体深度融合,以法律制度规范算法权力,培育农民算法素养,从多个维度开展乡村主流意识形态风险协同治理,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极其深远的错误思潮之一,其借助碎片信息为依托,使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五个基本要素呈现以下特征:传播主体隐匿化,难以追溯;传播内容多样化,无奇不有;传播受众广泛化,无处不在;传播媒介多元化,花样百出;传播效果娱乐化,哗众取宠。历史虚无主义以碎片化信息为掩盖,干扰网络社会思潮治理,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扭曲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判断,影响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消解大学生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破坏青年红色记忆。为全面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危害,必须以清朗网络空间增强历史唯物主义引领力,以网络二次元叙事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以掌握网络图像化叙事话语权来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新视阈下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社会思潮的冲击、新兴媒体的传播、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薄弱、学生自身意识形态的弱化等因素,使得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着"淡化"的危机。因此,必须对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进行重构:注重价值取向引导,抵制西方多元化意识形态的隐形侵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大学生思想堡垒;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风险,表现在网络领导力弱化导致的意识形态引领力缺失、网络多元思潮传播形成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网络消极文化扩散造成的青年价值观扭曲等,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对网络意识形态风险严加防范,建立网络意识形态监测与预警、教育与引导、治理与稳固的安全机制,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网络空间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5.
媒融万物、人机共生、虚实交融的智能媒体正深刻改变着党发挥思想引领力的格局和模式。因此,在新的时空环境下,不断保持和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对于提高党管媒体成效、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优化社会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然而,技术变革是把“双刃剑”,智媒技术的更迭也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效力发挥面临新挑战,具体表现为数字致瘾侵蚀主流话语权威、算法操纵引发边缘化隐忧、信息茧房冲击社会价值共识以及网络圈群阻滞主流价值传播。为此,可以从重塑智媒传播环境、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培育主体智媒素养、突破网络圈群壁垒、调适媒体传播话语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智能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语境下话语传播呈现出主体的权威性与草根性共生、内容的系统化与碎片化并存、方式的融合性与裂变性同行等特点,这些特点将在不同程度上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这主要表现为:异质话语的强势渗透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舆论事件的庞杂叙事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网络乱象的监管缺位分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公信力。需要严把价值导向,夯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思想基础;做强主流舆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宣传版图;推动技术赋能,净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网络已经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至关重要。但是,当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网络空间复杂性、引领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客体积极性、引领方式方法缺乏实效性、引领资源整合力有限,不能完全形成引领合力等尚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研究认为,大数据方式契合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数据精准捕捉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点,二是大数据及时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兴趣点,三是大数据链接整合网络意识形态资源点,四是大数据融入新时代大众“网络”生活圈。因此,应用大数据思维及其方法可以在以下四方面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一是提升引领主体的引领能力,通过树立大数据意识、主动学习大数据技术、善于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引领主体能力;二是激发客体参与引领的动力,通过优化意识形态引领决策机制、提升意识形态引领的动力机制、优化意识形态引领的协同机制来激发客体动力;三是汇聚全面思想引领合力,通过精准捕捉网络燃...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引领作用尤为重要,从思想传播力、思想疏导力、思想转化力和思想凝聚力四个维度展现出来。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引领力建设必须直面非主流和反主流意识形态侵扰、新媒体不可控因素增加、复杂国际形势挑战和风险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不够的现实问题,从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提升思想传播力、聚焦热点社会问题分析加强思想疏导力、有效对话解困释惑改善思想转化力、制度创新和机制优化增强思想凝聚力等方面开展高等学校探索,切实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引领力建设实效。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是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境遇。主流意识形态全媒体传播强调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和传播媒介的跨形态整合,面临着传播主导性泛化与降维、思想引领力旁落与消解、话语权威性衰减与蒙尘、认知共同体茧房与阻滞、价值安全线模糊与损坏的实践困境,具有突破时空界域的能动性触达机制、依托富媒框架的沉浸式共识建构、强调平等交互的轻量型话语阐释、彰显分众需求的精准化供求模式的效能,应该通过健全体制机制,“一元化+博弈式”增强价值引领;锐意破壁创新,“正能量+大流量”培育传播动能;扩容技术接口,“精准化+普适性”丰富传播方式;协同多元主体,“把方向+造血液”壮大传播阵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实效,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微媒体改变着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更新着大学生的交流观念和价值取向。微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三大机遇:搭建教育新平台,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其分析判断能力;同时面临三大挑战:价值观多元化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信息传播碎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表达方式缺少吸引力。针对现状,应采取以下措施改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微媒体技术应用与传统主流媒体的资源整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者综合素质;创新教育内容,增强教育内容的现实关照性;更新话语体系,提升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指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石,作为新生代大学生日常生活重要场域的新媒体因其传播去中心化、网络话语差异、反面信息滋生等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为此,必须维护好新生代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牢固掌握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与话语权,与时俱进地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根据新生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创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教育方式,培训与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提升新生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将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新生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拓展了大学生的活动场域,并为其带来了与网下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但网络的虚拟、开放、自由等特性,也导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陷入三重困境,即网络的虚拟性模糊大学生的认知认同、自由性离散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开放性解构大学生的行为认同。为此,可通过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引领力、凝聚力来深化大学生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3.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强化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在认知层面的掌握和实践层面的落实。讲好中国故事、发挥红色电波优势、发扬红色革命精神,对推动红色文化赋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凝聚力、引领力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红色文化教育主体整体性意识有待增强、教育方式创新性有待提高、教育内容导向性有待强化。因此,要高校加强队伍建设、丰富工作方式、拓宽理论视野、优化育人环境,不断增强师生四个自信,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体系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4.
边疆民族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对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是促进民族团结的"粘合剂"、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器"、保障国家安全的"保护屏"、复兴中华民族的"助推仪"。然而就目前来看,边疆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却面临着传播理念陈旧、传播主体不足、传播对象复杂、传播内容模糊、传播方式单一等诸多传播困境。当务之急必须要通过更新传播理念、充实传播主体、细化传播对象、精准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来优化传播策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播力、影响力和主导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引领和驱动未来世界颠覆性技术发展的人工智能,具有数据霸权、文化软实力和价值形塑等意识形态属性。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实践中,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可避免产生政治引领力下降、思想凝聚力弱化、道德指向力失落和法律规制力失效等风险问题。警惕技术拜物教以及资本逻辑操控下的意识形态风险,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在智能技术应用中的话语权,建立智能推送与公共责任动态平衡的调节器、建构人工智能的道德“护城河”、筑牢人工智能的“法律网”,是有效应对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彰显技术优势的应然举措,也是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是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和碰撞最为活跃的时代.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锋与争夺的主战场.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科学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引导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时期、信息时代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手机文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巨大挑战。必须辩证分析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影响,深刻透视带来这些影响的原因,积极探索在手机文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没有终结。在宽松的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的冲突依然存在。跨境交流的网络信息、宣泄情绪的网络舆论以及形形色色的网络思潮正行使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优势。为此,应运用新的知识、技术、文化条件,以科学的信息预警维护网络主权,以有效的舆论疏导赢得网络认同,以多样化的红色文化传播拓展网络阵地,以文化力、传播力和感染力的提升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渗透功能。从而建构全方位的风险防范机制,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及主流意识形态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目前的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我们对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作出了基本的评价。总体来看是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流取向积极,务实进取;对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有着深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政治思想的功利倾向和模糊认识;道德评价和道德实践上的偏差;人生价值观念的实惠化、功利化和短期行为趋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仍很令人担忧等,说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面临着许多难题和困惑,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极为紧迫。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量、不受时空局限的信息交互、匿名的平等对话语境及去中心的众声喧哗场景等特征颠覆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主导。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正遭遇多元社会思潮的解构,面临话语主体权威被消解、话语单向传播格局被打破、话语方式面临失效等嬗变。而这一嬗变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优化契机的同时,也打破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动态平衡并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需坚持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相统一、线上互动与线下交流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等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建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体系、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及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