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文摘     
美国为何支持以色列编译|余春香Yu Chunxiang长期以来,美国对中东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刚刚发生的黎以战争,毋庸置疑美国是支持以色列的。民意测验表明美国牢牢地站在了以色列这一边,因为80%的美国人认为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是正确的,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担心战争可能会伤及到无辜的平民,44%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支持以色列从而解决冲突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为何美国比欧洲还要支持这场战争呢?表面的回答在于可以看得见的两股政治力黎以战争中的以色列大兵量: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以及宗教信仰。AIPAC对美国政府的经济和政治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美国官员处理国际事务时的决策方向:另外宗教信仰强烈影响了美国人对以色列的态度——美国人相信上帝把现在以色列国土所在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断言萨达姆政权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实际上,这场战争与美国的中东政策所造成的巴勒斯坦一以色列冲突长期未能解决有着直接的关系。巴以冲突由来已久,其本身有着复杂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原因,中间涉及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纠缠,再加上大国势力的角逐,致使中东地区成为自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迄今巴以双方战事频发、以暴易暴的仇杀事件持续不断,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同时也是人们观察“文明冲突”的窗口。凡是关注国际关系的人都可以发现,美国的中东政策明显带有偏袒以色列的倾向,这里除了犹太移民在美国具有能左右世界金融走势和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雄厚政经实力因素之外,还有其更深刻的宗教一文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战略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试图建立美国控制下的单极世界的第一场战争.美国在取得战争的胜利后,将在中东建立美国主导下的中东格局,并加紧实施其全球战略.中东政治力量在战后纷纷重组,尤以伊朗的海湾安全战略和以色列的中东超级大国地位确立最为典型。美国主导下的中东虽不会发生大的战争,但中东依旧是动荡之源,未来走势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4.
一、战后阿欧夫系二战结束至六七十年代,阿拉伯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欧洲人在中东地区的势力逐渐消退,阿欧关系时紧时松,呈不稳定状,具体表现为: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阿以矛盾激化,一些阿拉伯国家和英法中断了外交关系.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欧共体各国的对阿政策出现分歧,如法国总统戴高乐不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公开与美国唱反调,不仅不支持以色列,而且还在许多场合谴贡以色列的侵略行为.在1973年的十月战争中,阿拉伯人用石油武器有效地抑制了欧洲势力对以色列的支持,使欧洲各国真正认识到阿拉伯地区对欧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感受:一是阿以冲突导致该地区长期不稳定,使欧洲南大门的安全受到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人具有强烈的与人结合的愿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以色列犹太人在四十岁之前至少结过一次婚。一个原因是大部分以色列人着迷孩子。对所有以色列人来说,生命是脆弱的,这片土地上永远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里娜的丈夫在承认他渴望孩子时流露出他的脆弱:“我可能在战争或恐怖事件中死去。我想留下个孩子,身后有我的一点儿血脉。”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美国调整了中东政策,但通过扶持和偏袒以色列来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意图没有变。结果它既没有造就一个安全而稳定的以色列,也没有有效地控制中东地区,其政策目标与实现手段存在着悖论。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美国是一个宗教社会,犹太教一基督新教是美国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准则的基础,决定着美国外交的大方向;犹太教的“教族合一”奠定了美国犹太人支持以色列的基础,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同一性造就了绝大多数美国国民对以色列的强烈认同;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在美国的院外集团联手左右着美国的中东政策等。  相似文献   

7.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试图建立美国控制下的单极世界的第一场战争.美国在取得战争的胜利后,将在中东建立美国主导下的中东格局,并加紧实施其全球战略.中东政治力量在战后纷纷重组,尤以伊朗的海湾安全战略和以色列的中东超级大国地位确立最为典型.美国主导下的中东虽不会发生大的战争,但中东依旧是动荡之源,未来走势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收到朋友的一个邮件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法案,要纪念朝鲜战争,朋友认为中国也应该隆重纪念抗美援朝,纪念我们牺牲的浴血奋战的烈士。我另外有个研究朝鲜战争的朋友认为,朝鲜战争或者抗美援朝是我们中国人第一次真正的打败了西方列强,因为我们通过一些决定性的战役使我们的对手——美国无法实现它的战略意图,尽管付出很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美国调整了中东政策,但通过扶持和偏袒以色列来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意图没有变。结果它既没有造就一个安全而稳定的以色列,也没有有效地控制中东地区,其政策目标与实现手段存在着悖论。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美国是一个宗教社会,犹太教一基督新教是美国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准则的基础,决定着美国外交的大方向;犹太教的“教族合一”奠定了美国犹太人支持以色列的基础,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同一性造就了绝大多数美国国民对以色列的强烈认同;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在美国的院外集团联手左右着美国的中东政策等。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今年5月份访华,其间他曾经宣称,以色列有志成为中国的研发之地(R&DLand),成为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大脑.对此提法,我有保留地赞同. 原因在于,一方面,以色列区区小国,没有可以依靠的自然资源,却在很多方面诉说着这个小国的强大内心和不竭动能:以色列是全球工程师比例最高的国家(每万人140位研发人员和工程师,基础科研能力全球领先),研发投入最高的国家(连年稳定在GDP的4%-5%),人均风险投资额全球第一,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第三多的国家(排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2012年刚被中国超越).  相似文献   

11.
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落在携手促成巴以和约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外长佩雷斯身上。他们三人将分享93万美元的奖金。授奖仪式于1994年12月川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自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随后便爆发了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和阿拉伯民族之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战争持续一年多,并于1956年7月围绕“苏伊士运河”再度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终于占领了约旦河西岸,杰里科、加沙地带,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现代战争的爆发,是传媒之间的战争,后者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本文以黎以冲突为个案,通过对阿拉伯国家和美、以关于黎以冲突的报道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大国强国在侵略弱小国家时,会有意实行新闻封锁,有时导致媒体报道严重失实,从而淡化侵略者行径的野蛮程度,达到尽可能多地获得国际社会支持之目的。可见,相关媒体秉承不偏不倚、公正平衡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尽管黎以冲突已经停火,但阿以之间的历史恩怨使得停火协议显得十分脆弱。只要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无法和平共处,世界大国的利益纠缠其间,中东战火就还会重燃,战争新闻报道也仍将继续。除了那些无辜的死难平民,真相将永远是战争的第一受害者。  相似文献   

13.
日前以色列高等法院不顾人权团体的抗议与上诉.以战争时期人权退位为由.继续维持原移民和国籍法。该法作为临时紧急措施于2003年以色列遭受自杀性爆炸袭击之后发布.主要禁止与以色列人通婚的西岸和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取得以公民资格,甚至不允许其入境和定居:去年的修正案只允许一定年龄以上的巴勒斯坦人到以色列参观,但不提供安全保障。由此.无数家庭被拆散.而通过婚姻移民的巴勒斯坦人也有帮助恐怖分子之嫌。  相似文献   

14.
华丽 《职业》2011,(1):40-40
有的人得到了“好职业”却越干越厌烦,有的人向往某种职业却不知怎么去得到它。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悲剧不是出现在个别人身上。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1%的人声称需要得到选择职业的指导。为此,有关专家向父母们提出了正确帮助子女选择职业的7个做法,专家们认为家长对子女职业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战争与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实力悬殊的非对称战争中,媒体策略的运用在造成以弱胜强或者强者不能赢局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色列是地处中东危机频发的国家,拥有比较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并通过战争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本文以2006年黎以战争和2008年至2009年之交的加沙战争为例,考察了以色列在两次非对称战争中的媒体政策的调整,政府新闻部门、国防军和媒体的组合拳是当今以色列在非对称战争中媒体策略运用的主要特点,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因此,媒体战、信息战在今后的非对称战争中也将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现代战争的爆发,是传媒之间的战争,后者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本文以黎以冲突为个案,通过对阿拉伯国家和美、以关于黎以冲突的报道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大国强国在侵略弱小国家时,会有意实行新闻封锁,有时导致媒体报道严重失实,从而淡化侵略者行径的野蛮程度,达到尽可能多地获得国际社会支持之目的.可见,相关媒体秉承不偏不倚、公正平衡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尽管黎以冲突已经停火,但阿以之间的历史恩怨使得停火协议显得十分脆弱.只要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无法和平共处,世界大国的利益纠缠其间,中东战火就还会重燃,战争新闻报道也仍将继续.除了那些无辜的死难平民,真相将永远是战争的第一受害者.  相似文献   

17.
解析美国"大中东倡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月,美国布什政府提出旨在中东国家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大中东倡议"(下称倡议),又被外界称为"大中东民主改革计划",认为是"冷战后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所谓大中东,是指22个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以色列、阿富汗、巴基斯坦,但主要针对的是阿拉伯国家,将以色列、土耳其等国纳入该计划,是为了显示美国"改造中东"并非仅仅针对阿拉伯"反美"国家.美准备在6月召开的8国集团首脑会议上正式提交该计划,寻求整个西方世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中东变局的演化以及伊朗与域内外国家间关系的复杂变化,代理人战争成为伊朗地区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为应对不同对手,伊朗在海湾地区、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地中海东岸地区分别扶持不同的代理人,并形成了三个次级战略板块。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的动力主要包括通过代理人战争制衡与掣肘美国、以色列、沙特等全球及地区对手;巩固与扩大本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避免与对手直接开战,实现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化收益的战略目标。然而,受代理人能力与战略意愿的改变、国内政局以及民众支持度变化、对手反制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存在明显限度,代理人战争的效果不应被过度夸大。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人谁“有可能”上天堂 1997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做了一次民意调查,问美国人谁“有可能”上天堂。比尔·克林顿的得票情况还不是很差,有52%的参与者认为天堂之门还是向他敞开的;戴安娜王妃的票数相对多了那么一点儿,有60%的参与者认为她可以上天堂;排在第二名的是特瑞莎修女,她的认可度达到了79%。那么,以87%的认可度摘得冠军宝座的又是哪一位呢?  相似文献   

20.
水墨 《阿拉伯世界》2004,(3):9-10,15
2004年2月,美国布什政府提出旨在中东国家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大中东倡议”(下称倡议),又被外界称为“大中东民主改革计划”,认为是“冷战后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所谓大中东,是指22个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以色列、阿富汗、巴基斯坦,但主要针对的是阿拉伯国家,将以色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