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汉学研究"栏目是《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精心策划的特色栏目,创设于2005年3月,至今已连续运行了7年。该栏目的主持专家是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院长、湖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涂文学教授,江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邓正兵教授,栏目的责任编辑是江汉大学学报编辑部陈青云副主任。  相似文献   

2.
在新诗坛一片寂寞的园地里,《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现当代诗学研究”专栏悄然盛开,以5年30期数十个诗学专题,用诗心文骨作为养料,苦心培育民族现代诗学硕果,在学术界独树一帜,成绩卓越,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3.
2012年《贵州大学学报》推出新的特色学术专栏——"清水江学研究",是《贵州大学学报》五十多年来的一次大变革,也是对贵州学术文化、中国学术文化做出的贡献:两年来专栏推出相关学术论文已达28篇,作者群来自全国各地,研究问题涉及一个区域文明社会的方方面面,一门新研究学科"清水江学"雏形已现;专栏为贵州历史文化研究奉献出一个走向全国的学术论坛平台,也将清水江学推向了全国和世界。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立武汉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学是对武汉的历史文化与现实问题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的整合型学科,是城市地方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武汉地区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为研究背景,以既有的广泛研究成果为基础。创建武汉学的条件业已成熟,并将产生较高的学术和社会价值。但是,作为一门初创之学,武汉学需要在市政府和广大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深入探讨武汉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设立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将武汉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起创设“现当代诗学研究”专栏,除不定期刊发有价值的新诗诗学单篇论文外,主要以选题为单元,已推出的研究专题有近30个,共发论文150多篇。  相似文献   

6.
《江汉大学学报》经上级批准在国内公开发行了,这是江汉大学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江汉大学学报》是在教育部和省市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于一九八三年九月创刊的具有短期职业大学特点和武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一年多来,它注重发表关于短期职业大学建设的理沦研究文章和实践经验总结,编译介绍了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7.
《韶关学院学报》“岭南文化研究”栏目建设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学报草创之初,学报就一直在探索如何办出特色,学报载文不断加大地方历史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比重。1988年以后专门开设了“粤北文史研究”、“客家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术园地中的两朵奇葩——《南都学坛》特色栏目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南都学坛》是南阳师范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报,原名《南阳师专学报》,1981年创刊,1989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辟有“汉代文化研究”、“红楼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法律学研究”等栏目,在汉代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南都学坛》曾获河  相似文献   

9.
大约从上世纪末起,当代诗歌界出现了新的活跃景象(究其原因,诗学立场的分歧、网络技术的推动均不可忽视);而就在《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推出前后,一批诗歌专刊纷纷改版,一批刊物也连续推出诗歌评论专栏,一时风生水起。相较之下,《江汉大学学报》“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更多学院派色彩,  相似文献   

10.
关于武汉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及其形成发展所依托的区域是武汉学研究的基本空间,这个空间是历史形成的、不以现状行政区为限的人文地理单元。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这个人文地理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变迁,则构成武汉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研究旨趣而论,武汉学应该追求共时态与历时态的统一,即:它既是一门对武汉城市现状进行系统综合研究的城市学、社会学;又是一门对武汉城市发生发展过程进行长时段研究的区域史学。  相似文献   

11.
《武汉作家研究》课题揭晓评审会在江汉大学召开日前,(武汉作家研究)课题揭晓专家评审会在江汉大学召开。(武汉作家研究}是江汉大学1995年科研"立项"项目。1989年江汉大学中文系就开始了对武汉地区作家作品进行研究,市文联积极支持与参与这一学科科研,共...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也是《南京大学学报》创办“美国学研究”(现已并入“当代西方研究”)专栏20周年。在1986年第1期《南京大学学报》“美国学研究”专栏中,南京大学张伯然和南开大学冯承伯两位教授,以笔名“尚伯文”合写了《美国学刍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现较早的地方学是敦煌学、徽学、藏学“三大显学”.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地方学研究方兴未艾,相关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比较活跃的地方学研究机构已有数十个,各地的地方学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我国地方学研究机构之一、中国地方学现任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学研究所”,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为宗旨,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行再认识,并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武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情风俗、社会经济、未来走向、全国影响等可以说格外与众不同。从历史上看,武汉是近代唯一能与上海齐名并冠之以“大”的中心城市,但它拥有 3500多年的寿龄则为上海所不及。从明末被称为“四大镇”之一到近代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长时间的富裕、繁华和开放为许多城市所不可比拟。从三国到太平天国,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武汉一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从地理上看,武汉素称“九省通衢”,拥有许多城市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长江、汉水在这里交汇,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在这…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7日,庆祝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暨2012年学术年会在武汉江汉大学假三角湖度假村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主办、江汉大学承办,有71家地方高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健康的社会都需要诗歌。但是,如何让诗歌真正反映我们的这个变化发展的时代,如何让诗人更好地见证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生活,是当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2019年6月19日,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在江汉大学召开了江汉大学新诗学诗丛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和江汉大学主办,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和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诗歌评论家参加了会议,阐述了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和观点,并对江汉大学李强、柳宗宣、刘洁岷、靳小蓉及学生们的诗歌作品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月28日,由江汉大学、武汉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武汉市商务局、武汉市文史馆、何祚欢工作室共同主办的《城市记忆工程·武汉工商业家族口述史》项目启动座谈会在江汉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8.
武汉地方军事当局自“九一八”事变起即按照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始了武汉城防战备。根据武汉第一个对日战备计划——1932年制定的《歼灭日人在汉武力计划》,1937年武汉抗战前夕制定的《武汉防空演习工务实施方案》、《武汉警备计划及必要时之处置》(1936年)、《武汉附近非常时期防卫计划》(1937年)、《武汉行营对于武汉附近非常时期防卫纲领》(1937年)、《武汉城防作战计划》(1937年)等多个计划的内容及执行情况,分析论述武汉城防工事及周边野战工事的构建,战时交通通信体系,防空体系,城防作战部署的完善等内容。武汉的城防战备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个城市孤立的战备,应把其放在1937年12月开始的武汉抗战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去探讨其本身的规律,去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从而扩大武汉抗战历史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9.
《中华魂》2010,(1):F0002-F0002
2009年11月27日,由武汉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江汉大学、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延安精神研究院承办的“延安精神当代价值论坛暨延安精神进校园研讨交流会”在江汉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20.
“浙学”本是朱熹批判浙东思想的语言,而《宋元学案》则用来彰显“浙学”的卓越性。《宋元学案》以故事的方式将永嘉、金华、四明各地的思想整合于“浙学’之中,并有意识地将四明地区作为终点而进行颂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