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派,是指1814——1830年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以基佐、梯叶里、米涅为主要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新史学派。恩格斯指出:“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学家就证明,已经有人力求做到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7页)普列汉诺夫认为: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年旅居巴黎时所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写于1844年4月——10月。恩格斯说,马克思的学说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4页)。在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中,《手稿》虽然不是成熟之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作实事求是的研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1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的,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就是社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和伟大发现李庆臻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谈到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指出“一生中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相似文献   

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的一篇著名的哲学笔记。这篇笔记虽然只有十一条,一千五百多字,但它却是马克思新世界观进入成熟时期的开端。1888年恩格斯把《提纲》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发表。恩格斯评价《提纲》时写道:“这些笔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08—209页)今天,重温《提纲》,理解恩格斯评价,对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马克思在世时,恩格斯就说过,使马克思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中”,“第一点就是他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0页)在唯物史观的许多著作中,第一本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划  相似文献   

7.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和马克思一样,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中的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过程中,多方面论述到与美有关的若干问题.他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说道:"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而且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提出一些反对意见,这对您来说正是我推崇这篇作品的最好证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7页,以下简称《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简称《全集》)可见,恩格斯是非常重视美学并  相似文献   

8.
一般说来,马克思的政治立场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变到共产主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深入的科学研究是马克思能够最终完成这个转变的直接原因。正如保尔,拉法格指出的:“马克思虽然同情工人阶级的痛苦,但引导他信仰共产主义观点的并不是任何感情上的原因,而是研究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结果。”(《回忆马克思恩格斯》1957年版,第68页) 马克思立场的转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大学时期、《莱茵报》时期和巴黎时期。列  相似文献   

9.
“决定作用”和“反作用”,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主要是反映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一对范畴。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马克思还使用过“决定性的反作用”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91页)。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也曾对这一对范畴作过明确的表述:“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  相似文献   

10.
对戴道传同志发表在《江汉论坛》今年第3期的《论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一文的基本观点(即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76页上所说的个人所有制不是就消费品,而是就生产资料而言的),我表示同意。另外,作两点补充。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时的社会形态是什么性质的?它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是理论界正在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与有关同志进行讨论。一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以后,社会的发展有哪些阶段?这些阶段又是怎样互相区别的?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页) 列宁在讲到马克思的这个观点时说,从前,问题的提法是这样的:无产阶级为了自身的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五种社会形态作为社会发展规律的考察 马克思于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思想。他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 然而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形成后却一再受到各种误解和非难。这种情况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人试图通过否认“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原始社会来否认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列宁主义历来认为,无产阶级在争取自身解放的革命斗争中,无论是在夺取政权以前或者是在夺取政权以后,都要尽可能地争取联合支持一切有利于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4页)“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85页)贯穿《共产党宣言》的根本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就不能最后地得到解放。这些,为无产阶级政党争取联合其他民主政党,提供了指导思想的  相似文献   

14.
一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赞成列宁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页)这个极其简明的概念有二个规定性,第一,马克思主义是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而不是零碎的只言片语。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一个人,而不是别人。第一点要求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应注意的是体系,而不是  相似文献   

15.
一八八三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语》中说,马克思不仅是一位“科学巨匠”,而且,“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5页)。恩格斯在这里对马克思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的确,马克思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以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的方式参加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一生。现在,我们缅怀马克思,纪念马克思,就要努力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所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最主要的著作,是他毕生研究的成果。《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资本论》的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象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9页)  相似文献   

17.
一、史诗的产生与发展 史诗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属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对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阐述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上的宏观考察,认为史诗是人类从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论述的那样:“……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2页)另一方面,从  相似文献   

18.
从所有制结构看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划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八四八年就向全世界宣告:“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二百六十五页)恩格斯又指出:“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呢?”“不,不能,正象  相似文献   

19.
商逾 《文史哲》2003,40(3):104-109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依次经历了从理性历史决定论、人性历史决定论到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三个理论形态的演进和深化的过程。从大学时代的法哲学研究到《莱茵报》时期 ,是马克思的理性历史决定论的形成时期。从《莱茵报》到《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是马克思的人性历史决定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哲学的贫困》时期 ,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曾指出:“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2页)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都经历了曲折艰苦的斗争而最后取得胜利。毛泽东同志指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多,不可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061页)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