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际人才交流》2014,(4):36-42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决定聘请大批苏联和东欧专家来华帮助建设。为做好专家接待工作,1950年1月,我国成立了政务院专家招待处,列入政务院行政机构,这是新中国最早的外国专家管理服务机构。2月,政务院批准成立专家工作联络室。  相似文献   

2.
“外国专家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了,若追根溯源可寻到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1月5日,中央政务院成立了专家招待处,办公室设在北京饭店。该机构为政务院行政机构之一,负责外国专家的接待和管理工作。当时的政务院机构设置基本上是参照苏联模式,而在专家机构上却是独树一帜。也可以认为中国“外国专家管理”工作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钮海燕 《国际人才交流》2009,(10):I0004-I0004
在新中国60华诞来临之际,9月21日晚在京的外国专家及国际友人们来到北京展览馆,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正在这里举行的“辉煌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  相似文献   

4.
2014年3月,文化部外联局举办“文化外交官看世界——外联局首届职工摄影展”征集及评选活动。透过一幅幅照片,我们看到了缤纷多彩的世界,感受到了中外交流的青春脉动,更为文化外交官们的才华、担当与奉献所感动。本期展出的3幅照片都是文化部副部长丁伟的作品,独具特色的建筑、优美的风景、生动的人物,透露着浓郁的意大利风格。  相似文献   

5.
正回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国专家工作,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从建立到发展,许多往事仍然历历在目,他的教诲和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天。周总理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他那繁重的政务活动中总是把对外国专家的工作,放在祖国建设事业的重要位置,直至1973年他患病期间一直对这项工作给予热情的关怀,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和国领导人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邀请并接受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专家来华帮助建设,从1949年至1960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派遣3.1万余名各种类型专家来华援助建设。新中国成立60年中,有一批特殊的外国专家群体(含所有1949年前曾经来华工作过,1949年后重新来华的专家),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就来到中国,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这些老专家,每一个人都有感人肺腑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协助周恩来总理负责领导外国专家工作十年,为外国专家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周恩来授命他协助领导外专工作1952年9月,习仲勋从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任上调到北京,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并兼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后来,周恩来又  相似文献   

8.
外国专家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愿意成为外国专家的“第二故乡”,为他们在华工作生活提供更好保障和服务。  相似文献   

9.
梅森博士专业知识的渊博、贺伯特先生性格的乐观、安德烈先生对工作的执著、丸山俊二先生对中国文化的领悟,以及他们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的共同点——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对中国的热爱,这一切深深地打动了我,同时也深深地打动了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友谊奖”是为表彰在华工作的优秀外国专家而设立的中国政府的最高荣誉奖,今年国庆前夕,有50名外国专家荣膺这一最高荣誉奖。获奖专家是在华工作的20多万外国专家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集中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本刊将陆续介绍部分获奖专家在中国所作的新奉献。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头号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外国专家来到中国农村,给农民带来了先进技术、新品种,促进了农业生产,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12.
“很荣幸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前夕参加这次座谈会,与来自各个国家的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让我感到收获颇丰。我也非常荣幸地见到了李克强总理,他的谦逊和友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巴斯·卡迪米(Abbas Kdaimy)说。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政府给予来华苏联专家优厚的待遇,这也包含了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中国为聘请苏联专家所支出的费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专家本人的在华工资,二是专家在华工作和生活的补贴费,三是为弥补专家原单位损失而付给苏联政府的补偿金。公安部苏联总顾问的工资高于部长罗瑞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打造国家形象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有很多提升空间。以下为部分外国专家和学者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看法。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美国知名投资家、中国问题专家):中国应当打造美好而不是完美的形象。如果出于打造完美形象的考虑,让所有人都用一种声音说话,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应当鼓励辩论和多样性存在。  相似文献   

15.
“我的梦想就是愿中国人民幸福安康,同时希望全世界的女士和先生都能穿上鲁泰的衬衫。来到中国,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只要自己还有力气,我就会战斗到最后。”  相似文献   

16.
“友谊奖”是中国政府每年颁发给在我国经济、社会、科教文卫等各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在华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今年有50位专家获得这一荣誉,这里介绍的是加林斯基、贺伯特、陶宏开、摩根、温可乐、岛井骏藏、克劳德、乔杰等多位专家的主要事迹。  相似文献   

17.
中国虽然是一个人才大国,但还不是人才强国,国家建设需要更多高端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以百万计的外国专家、国际友人来到中国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积极地参与和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他们中间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科研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也有身家亿万元的金融巨擘。为什么他们选择到中国发展?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到中国的?他们到底为中国做了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  相似文献   

18.
在苏联专家来华的高峰时期,大批专家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各个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是中国人民不能忘记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府给予来华苏联专家优厚的待遇,这也包含了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中国为聘请苏联专家所支出的费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专家本人的在华工资,二是专家在华工作和生活的补贴费,三是为弥补专家原单位损失而付给苏联政府的补偿金。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葛潘·纳卜芭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敲响葛潘老师的房门,来开门的是位女学生,在她身后相迎而出的是一位满头银发、身材娇小玲珑、精神矍铄的慈祥老人,她就是葛潘老师。落座后,我们围绕着教育这个超越人类的话题聊了很多很多。葛潘·纳卜芭出生于泰国东北部的一个华裔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后就读于泰国的著名学府——朱拉隆功大学,并在那里完成了文学和教育两个学士学位、巴利——梵语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她来到泰国清迈皇家师范学院任教,开始了长达38年的教师生涯。清迈皇家师范学院是一所由泰国皇室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