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80年代以后,我国将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采取梯度发展战略用以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出现了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地区经济结构不均衡的事实。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使东部失去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而且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实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差距(一)从生产力水平来看。1995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6783元,中部地区为3704元,西部则为295…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七五”期间以至九十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把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这是我国“七五”期间工业地区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总战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中苏关系的正常化,欧亚第二大陆桥的即将架通,西部边境口岸的先后开放,我国已有可能开辟东西两个开放带,即东部沿海开放带,向太平洋沿岸和地区辐射;西部内陆开放带,向中亚、苏联、阿拉伯、东欧、西欧贯通。东西两部分联结起来,便可建立一条从东海之滨直达英吉利海峡的新的“丝绸之路”,形成新的开放格局。  相似文献   

4.
对外开放,是中国八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之一。但是,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对外开放的条件不一样,产业基础、资源条件也不相同,因而对外开放的效益并没有平均地分配给各个地区。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世界经济融合的速度加快,外向型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西部地区凭借毗邻西亚、欧洲的有利条件,加快了开放的步伐。中国周边开放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对世界的开放,打破了原有的地域联系,形成了新的依开放梯度形成的地域联系。在新一轮开放的浪潮中,中国中部地区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尤其是在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研究中国中部地区与世界经济的关系问题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沿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2004年,我国根据区域发展水平的条件和差异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经济区的新格局,这次区域的划分符合"十一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国在新区域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2000—2011年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GMM)分析方法,对税收、财政支出对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年税收对东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当年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上一年度税收对西部地区当年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当年政府支出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当年消费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上一年度政府支出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当年消费却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无论是东部、中部、西部还是全国整体,投资收益增加对消费均具有区域差异化的负向动态效应。  相似文献   

7.
李金华 《学术研究》2022,(5):73-81+177-178
中国主要制造产品产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和部分内陆省份。中国制造500强企业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在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分布与企业数量的分布一样,很不均衡,东部、中部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占比较小。中国先进制造百强园区也是更多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百强园区较少,拥有的先进制造生产能力较弱。未来,中国制造业要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实现制造现代化,推进东西部制造产能协调发展;壮大制造行业领军企业,打造行业国际顶级品牌;加大力度培育中西部地区“小巨人”企业,形成“小巨人”企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新疆对外开放的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对外开放,是全国对外开放的组成部分。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是全方位的。现在,东部沿海、面向太平洋已形成了十几个开放点。然而,就西部地区而言,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新疆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地理位置、经济资源、人文环境,构成了这一地区社会财富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在一定时间与空间组合的最佳社会效益,就是我们所谓的经济优势。而经济优势的发挥,却有着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通过开发新的因素,改变组合方式,使经济势差由小变大,潜在优势得以开发,这就为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9.
市领导县体制是近几年内出现的新事物。它首先出现在东部沿海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经国务院肯定之后,又最先在江苏省全省进行改革试点。现在,它不仅在东部沿海地区被迅速推开,而且也发展到了我国中、西部地区。据1985年统计,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县,约占该地区所辖县总数的49%,中部地区为28%,西部地区仅占18%。  相似文献   

10.
应慎言“以产业优惠代替区域优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齐祥  尹合伶  尚红敏 《学术界》2012,(3):100-108,284,285
在促进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普遍将税收区域优惠政策作为刺激投资的主要措施,我国在东南沿海开发、开放初期也不例外.在区域税收优惠方面,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梯度递减的方式体现,使东南沿海地区享受的税收优惠待遇远高于其他地区,形成了我国税收区域优惠政策的格局.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开放,已造就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增长极,其发展态势和增长速度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税收区域优惠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刺激作用,造就了一批民族品牌,扩大了社会就业,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目前,在我国应实行税收区域优惠政策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而不应简单的“以产业优惠替代区域优惠”或“淡出税收区域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延边地区充分利用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这一平台,初步形成了以口岸经济与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主体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与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的升级,充分利用延边地区特殊的口岸条件与区位优势,大力提升延边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将有助于提升沿边开放,扩大合作领域,并且对于构筑新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文章从产业基础、创新能力、数字化能力、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绿色发展、质量竞争力、社会贡献8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并利用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0年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可以划分为起步、较快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从发展指数来讲,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但从增长率来讲,中部和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数字化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1999年 9月 ,笔者参加了《中华工商时报》主办的“西北世纪行”活动 ,对青海省进行了为期 1 8天的考察。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利用外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梯度战略 ,现有的外商投资大部分集中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西部地区 ,尤其是青海省吸收的外资很少。以四川、云南、青海三省为例 ,1 994年四川省外商投资企业达到532 3家 ,投资额 1 1 .2亿美元 ,在西部地区可谓高居首位 ,但尚不及福建省该年外商投资额的 1 / 3。 1 996年云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已达到 1 4 68家…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7,(8):81-87
本文以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协整和FMOLS方法分析三大创新主体的R&D支出对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范围、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工业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主体局面均已形成,但三大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明显;西部地区还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主体协同格局;高校R&D经费支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效果滞后以及激励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培育和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格局。同时,不能忽视研发机构和高校的创新能力,要积极鼓励研发机构和高校开展创新活动,提升两者的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使三大创新主体之间形成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以沿海地区开放开发战略为标志的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和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国土开发格局相应地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海沿江并重时代,而沿江发展战略也由长三角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对于统筹长江流域和全国国土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中部地区的分工创新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部地区具有参与国内外生产分工的良好条件缩小中部地区与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是中部地区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是,从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来看,中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从1978年到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东部地区由52.6%提高到58.3%,中部地区由30.8%下降到27.9%。形成这一现象的重要根源,就是中部地区在国内外生产分工中的低层次格局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值此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重新认识并尽快提升中部地区的分工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部崛起中的对外开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开放程度与各地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对外开放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我国中部地区总体对外开放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既面临着许多机遇,也存在不少压力。因此中部地区必须实施全方位的开放战略,发挥中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中部经济开放和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深圳特区创建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巨大成就,起到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与改革的基地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出现了东北、西北、西南全面开放的新形势,而且产生了浦东等东部沿海一批更加开放的重点地区。在这种新形势下,人们自然会问:深圳特区是否具有原先那样的“窗口”和基地作用?在全国改革开放战略格局中其地位与作用有什么变化?对此,我们仅从政策研究工作者的角度,做点勾划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面临新的开发格局在十多年的经济改革中,国家将战略重点放在东部地区,实行地区倾斜方针。据统计,“六五”时期国家对东部投资额由311.72亿元增加到1232.76亿元,增长近3倍;同期,国家对西部投资只增长1.4倍。“七五”时期这种状况有了进一步加剧。从经济政策看,这种倾斜更为明显,从特区到开放城市再到开放区大都分布于东部沿海。十多年来,东部加工业迅速膨胀,乡镇经济异军突起。同时,西部的能源、原材料工业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有着极为独特的战略地位,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状况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整体进步、维护民族团结、边疆安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一五"期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地区相比发展仍显缓慢,社会稳定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