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晋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6):88-91
张艺谋的最新力作《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由于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小说文本到电影文本,二者在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这些差异的背后,传达出了作家和导演不同的艺术诉求。文章通过比较《陆犯焉识》与《归来》,来深入挖掘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电影对小说改编的得失。 相似文献
2.
黄梦琪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
从小说《陆犯焉识》到电影《归来》,是文学到影片的转换。小说以男性立场审视艰苦岁月中人物的命运沉浮。电影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情节和人物的减法处理,将具有历史性的大故事切换成家庭式的小故事。在叙事视角上,从小说中的三个视角转换为单一的全知全能视角,使电影更加清晰明朗。较之原著,电影更具主题的人文性、视听的符号性和电影实践的文学性,从而也找到了文学与电影的契合点,实现了从政治到情感、从情节到人物、从时间到空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张彩霞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5):7-8
《陆犯焉识》是严歌苓的第一部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自由是陆焉识的终极追求,他不断进行着爱情、婚姻及人生的突围,试图逾越围城。四次逃亡见证了围城与反围城的实践与寓言,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亦于此中呈现。 相似文献
4.
姚利芬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19-22
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第一次采用了男性主角的抒写方式,主人公陆焉识一生渴求自由,他用一生努力实现着爱情、婚姻及人生突围,试图逾越"围城"。四次逃亡见证了"围城"与"反围城"的实践与寓言,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亦于此中呈现。 相似文献
5.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42-144
《陆犯焉识》通过陆焉识的起伏人生,展现特殊年代个体命运在政治运动巨轮下的渺小与荒诞。在陆焉识穷其一生的自由追寻中,与其犯人身份相关的两类群体——敌属劳改干部同样遭受禁锢。冯婉喻在封建媳妇和犯人家属的双重围城之中走向疯癫,邓指在对信仰的坚守中被遗忘在西北荒漠。他们无端被边缘化,在挣扎中谱写自由悲歌。 相似文献
6.
7.
高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3)
张艺谋被看作是西部电影的见证和代表,电影《归来》和原著小说《陆犯焉识》之间的细微差别,探讨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在张艺谋诸多的电影中隐含着伦理线索,说明他的多部影片试图探索和揭示心灵深处的隐秘内核,这既是他的心理内核,也是影片中某些主人公言行的基础.张艺谋以小见大,淡化了影片中更宏大的背景,通过伦理关系展示个人内心的期望,但没有提供一种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方法和前景,这就产生一种伦理如此,伦理何为的迷茫. 相似文献
8.
严歌苓具有非凡的叙事能力,在《陆犯焉识》中她采取了多重叙事角度展现了严苛的政治风云,她对小说节奏和叙事时间有着非常强的掌控力,使得小说主题意义深远,具有张弛有度、摇曳多姿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作家在艺术道路上的孜孜追求和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9.
情爱叙事在“十七年”文学文本中一直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而鲁彦周话剧《归来》却较好地平衡了革命叙事与情爱叙事之间的关系。在话剧中,作家从女性主体意识的遮蔽与觉醒、传统婚恋观的解构以及对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反思等角度揭示着他的婚恋书写,从中渗透着作家对两性关系及人性本质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陈琳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3,(4)
小说与话剧,尽管同属于艺术思维和创作范畴,但它们在构成自己形象世界时,所凭借的材料、手段、方式却不尽相同,由此形成它们不同的艺术特性和美学判断标准,因而,小说向话剧的横向移植,即剧作家富有个性特征的改编工作,也就成为一门艺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在话剧这片灿烂的园地里,耕耘几十载, 相似文献
11.
宋文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0-83
“宏大”与“细小”是伤痕文学后小说历史叙述的两种倾向,在当下时代,写“大历史”与写“小生活”,宏大叙事和日常化叙事这两者都不可或缺。两者看似矛盾,其实正构成文学的历史叙述不可分割而又富有张力的两面。《陆犯焉识》集中体现了宏大历史叙述和日常化叙述的平衡和失衡,它的创作套路既体现出作家以人性和爱情穿透大历史的愿望,又显现出小说叙述可能性的缺失和思想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刘悦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本文借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分析了从余华小说《活着》到张艺谋电影《活着》的叙事语法的转换 ,进而考察从小说到电影的审美嬗变 ,1 .题旨的暗变 :从“忍韧”到“苟且”;2 .基调的转变 :从“沉郁”到“微亮”;3.风格的转移 :从“荒诞”到“反讽”;4.视角的移心 :从“冷峻”到“移情”。《活着》既是余华向“先锋写作”的告别 ,也是张艺谋对“民族寓言”模式的摆脱。 相似文献
13.
高侠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86-89
作为文革的亲历者,穿越30多年的时空距离,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接地带,旅美作家严歌苓凭借《白蛇》等作品,从童年及女性主义视角对文革作另类反观,对非常时代里的幽僻人性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进行深入探察,着力揭示出一个时代的隐痛。 相似文献
14.
《曾集题识》一文 ,袁行霈和龚斌先生的点校互异 ,且均有疏忽之处。今再进行点校 ,以恢复曾文原来的行文语气 相似文献
15.
原小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4):53-57
"十七年"和"文革"时期,《林海雪原》的改编及修改,不仅是一个由"红色经典"小说逐渐演变为"样板戏"的典型过程,也反映了政治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核心和无所不在的力量,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对这一典型过程进行详细梳理,可以看出改编者在当时的政治化社会语境中,亦步亦趋、勉为其难的不自由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6.
虽然《文赋》不是一部专门性的修辞学论文,但它所反映的陆机的修辞学思想却是相当系统的,在修辞学史上相当有价值。但对于陆机的修辞思想及其在修辞学史上的贡献,修辞学界的研究并不是很充分。文章在几部修辞学史对陆机及其《文赋》点评的基础上,通过对《文赋》的细致耙梳,从文质兼美的修辞主张、情感及求知对修辞的影响、“尚巧”“贵妍”及“迭代相宣”的形式美修辞技巧、创新的修辞追求、独特的文体风格论与语言风格论等五个方面总结陆机的修辞思想,以期对其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 相似文献
17.
木兰故事在历经一千多年的传播中被不断的充盈扩展,尤其是经过美国迪士尼公司的动画改编,添加上“相亲”、“爱情”及“护君”等情节,演绎了一个与中国原本简单的木兰代父从军故事不尽相同,但却被全球受众所接受并喜爱的故事.迪士尼动画大量运用中国元素,利用中国色彩和中国味的同时,也有着对中国文化、中国元素误读的情况.迪士尼改编中的美国元素,既有中国观众较为喜欢的,也有较为排斥的;较为喜欢的有柔美的画面、搞笑的配角、平民化的倾向、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扣人心弦的情节安排等,而较为排斥的有过于商业化、对中国文化的肆意篡改等. 相似文献
18.
徐其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86-91
王安忆《长恨歌》的艺术成就集中反映王琦瑶形象的塑造上。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女儿,是象征上 海文化的艺术雕塑,是王安忆用语言建构的“个人心灵世界”。透过王琦瑶,可以看出王安忆在小说形象学、主题 学、叙事学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9.
20.
从《变形记》看卡夫卡的否定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右英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59-62
在《变形记》中,卡夫卡以其独特的审美体验超越了传统艺术的表现视野。本文分析了卡夫卡的反讽艺术,这种艺术以否定的辩证法去拆解生命的内涵,还原出生命的本真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蕴涵着现代工业文明洗礼之下人的存在与虚无。卡夫卡的反讽艺术使古老的神话在现代复活,在神话思维中体现现代人的反叛与对自我的拯救,同时也体现了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异化的主题以及现代人的精神崩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