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定不移地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培养大批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
针对室内设计行业出现的既懂室内设计又精通家具设计与管理的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匮乏的现状,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进行课程体系、内容与结构的改革,通过进行挖掘社会资源完善培养模式、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培养模式、"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等一系列创新改革,可以拓展学生在室内设计、定制家具等专业知识方面的前沿视野,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有利于校企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能突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专业办学特色,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3.
"双师型"辅导员首先必须具备高校教师资格,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必须具备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某种专业执业资格。培养"双师型"辅导员,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双师型"辅导员的培养要在辅导员队伍入口处提高起点,强化其职业能力培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4.
鉴于理工类学生中存在的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思想政治管理、日常学术氛围营造、学生活动引导等几个主要方面加强对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以使他们成为具备专业学科知识和人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学科性、系统性、脱离实际应用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本文拟从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注重对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理论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总的思路是:强调社会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生产、教学、研究的结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组成公共课与基本技能,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知识拓宽与能力培养等模块式教…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根据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以改革课程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构建了"3+3"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前"3"是三个主体课程模块,体现按专业群对学生进行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和分专业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后"3"是三个辅助课程模块,旨在提高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双证书"的培养要求以及就业导向。经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特色专业教育无一例外的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教育实践研究中多是以施教者的角度加以研究,鲜有从学生视角探究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现状。本课题通过对一些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反馈情况,分析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状调研分析以及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瓶颈因素,并从学生视角探究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措施。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型做些许推动。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工程教育视野中,"赋能"意味着通过"激励+成就"的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实践手段赋予学生各方面职业能力,激励学生自身创新发展.然而,当前国内部分高校的工程专业实践中,传统的"师生授受"单向教育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遇到困境,无法应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诸多要求,更无法积极回应我国制造业对新时代人才职业能力的多方面需求.实现工程专业实践赋能教育路径,即是通过将"赋能"思想进行教育学转换,以实现个体对所习得专业知识的实践验证、自主思考、知行内化至自我行为的转化,从而激励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努力做到知、行、能合一,获得从事未来工程职业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实施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以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博雅修身9+1"学生成长计划为例,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决定着课程计划的制定,影响着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课程开发要素的确定,明确培养目标是高师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从高师教育的性质、学校办学层次、专业开办院系特点、教育对象需求出发,结合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趋势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反思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素质问题,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为初等学校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学科素养、实践能力的专业型和复合型优秀英语教师,这些教师应具备未来英语教学所必需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高校文史类专业要构建"四维三合"人才培养模式。"四维"是指人才综合素质中的四种核心素质,即人文素质、思维素质、专业素质与能力素质。"三合"是指围绕培养"四维"素质人才构建起来的"通、专、分"三结合的课程体系,"通"指通识教育课程,"专"指专业知识教育课程,"分"指细分方向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生源结构与市场人才培养战略决定了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向职业性倾斜,突出"日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学科知识+商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每个专业的培养方向不同课程设置也应有所不同,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对高职院校而言,既不能以理论为主,走"压缩型本科"的路子,又不能以实践为主,套用技校的模式,而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方面。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并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开,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须着眼于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重视学生基本信息的获取,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切实推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高师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即建立“学科专业教育 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特别要做好学生专业知识更新和教学行为转变两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提出"3+1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CDIO教学理念、卓越计划、专业认证和专业转型发展要求融为一体,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组建中建卓越班,开展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对汉语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复合型汉语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是解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培养对象、传播内容和培养方式三个层面的改革是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方式。培养对象方面,坚持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专业学生汉语专业知识教育和非汉语言专业学生商务汉语能力教育多向结合;培养内容方面,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文明教育多方结合;培养方式方面,依托课堂教学实体模式,引入多样化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语言文化活动,实现国家发展倡议和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结合其特点,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立足我校工学结合实施过程,探讨如何选择恰当的路径,将在校园内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有效延伸到大学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系统性地与高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定位于教学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市场营销和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了建设具有特色的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营销教研室的教师对专业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围绕此定位,努力探索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在机械类专业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为适应机械类专业知识体系发展需求,我们进行了动力机械实验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构建了"三层次三结合"的的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应用物理专业为例,讨论了以培养理工结合的、宽厚型、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完善课程体系、抓好教材建设、重视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四个方面给出了实现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