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2009年至今在中国知网CNKI上发表的有关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73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为依据,探讨国内在华泰国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研究的新趋势.其主要表现为声韵母习得研究更加细化、实验语音学成为声调研究的主要手段、超音段语音习得研究成为新的关注点、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等四方面,但声调习得研究同时存在缺乏长期跟踪研究、缺乏大样本回归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黄蕾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70-74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中的成语学习一直是难点之一。他们在使用成语的时候经常出现一些习得性偏误,而这些偏误往往是由于文化、母语和目的语各自的特点等原因引起的,具体表现为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偏误。而在课堂上采取突出重点加强记忆和增加交际性练习和提高成语使用频率等策略可以使得教学效果增强,提高学习者的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汉语离合词主要有四种结构类型,据此可设计问卷对初级、中级、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开展离合词习得偏误问卷调查,得出各水平阶段学生使用离合词产生的偏误率.问卷调查中越南留学生产生的偏误在不同离合词结构类型及不同水平阶段两方面有不同表现,成因也不尽相同.调查结果对汉语离合词的教学及留学生学习汉语离合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存在句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俊丽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有"字句、"是"字句、"在"字句及静态的"V着"字句时出现的主要偏误有三类:介词冗余、语序颠倒以及回避。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各有不同,有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有汉语内部的语内干扰,也有目的语语法规则泛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叶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0)
针对学生的语音偏误,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语音偏误对策:<拼音方案>的策略性调整;声调、变调和轻声的音乐旋律练唱;韵母类推系联网络;声母纵横系联方阵.从这些切入点着手语音教学,可以让学生粗中有细地掌握语音系统,同时能减少一些人为的语音陷阱.避免语音偏误. 相似文献
7.
以两项问卷调查为依据,研究外国留学生汉语“婉拒”言语行为习得情况:他们在表达汉语拒绝行为时受国籍、性别、学习时间长短等主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在实施“婉拒”行为时,他们的表达策略比较单一,表层策略常常运用道歉语、感谢语、时间限制词和复合句等方式,深层策略限于运用拖延、补偿、客观等策略.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密切相关,他们表达策略的有限导致理解思域的狭窄. 相似文献
8.
肖小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5)
基于自然语料考察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过程中出现的比较项偏误,按形式可分成比较标记遗漏、误加、误用等三种偏误,并可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策略、认知难度、语言普遍性等方面挖掘偏误生成的具体原因和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刘逆平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归纳了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声母常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声母时产生语音偏误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对韩国学生进行汉语声母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对不同母语背景二语学习者习得近义词研究相对较少,绝大部分研究还停留于教师的主观臆断、教学体会层面,缺乏系统深入细致地调查和分析学生近义词习得情况。笔者欲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系统地了解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习得近义词的过程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预科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范围界定,释义及辨析方法,以期能在近义词教学中分清主次,抓住辨析重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12位泰国学生汉语复元音韵母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各个学习阶段的泰国学生汉语复元音韵母的偏误率和偏误形式出现的规律,找出每一个二合、三合元音韵母的偏误特点、存在的难度梯级。其中,二合元音韵母偏误主要发生在ie、ou、üe、uo;三合元音韵母的难点主要是ui、iu。文章最后指出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偏误,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6)
汉语成语是留学生在进入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后的难点之一.由于成语在结构、语义和语法方面的特点,使得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偏误.因此,我们应该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加强成语教学的研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本文运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过程中的偏误情况做系统性的分析,深入剖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留学生习得“被”字句固定格式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淑莉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67-70
文章对留学生输出的“被”字句固定格式是指“被…给…;被…所…;被…把…”三种,并对这三种格式进行了偏误分析,发现:“被…给…”的主要偏误是在较书面化的句子和“被”中误加“给”;“被……所……”的主要有两类偏误,其一是误加动词补足成分或宾语,其二是在不能使用的情况下用该格式;“被……把……”的主要偏误有四类,其一是用“把”引进工具,其二是“把”、“被”错序,其三是主语与“把”字宾语不具复指或领属关系,其四是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仅在“把”字构件中成立。该考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王文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3):68-70
布依语与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着差异。布依族讲汉语时 ,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 ,语音上往往出现一些偏差。本文对布依语与汉语的音位系统进行了比较 ,进而探讨了布依族说汉语产生偏误的原因及对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误加、误代、遗漏和含混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动物国俗词语的偏误类别,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留学生在动物国俗词语习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对动物国俗语语义把握不当、学习策略不当和文化差异等三个导致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对动物国俗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要强化动物国俗词语的教学意识、适当应用文化导入、改善动物国俗词语教学方法和完善留学生动物国俗词语的偏误整理和归类工作。 相似文献
17.
余诗隽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3)
韩国人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常出现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难点和偏误。对这些难点和偏误的分析研究,相信能有助于提高对韩汉语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针对语音习得方面的偏误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媚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3):129-131
文章以俄罗斯学生在汉语习得中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偏误问题为出发点,沿着"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从语音和语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重点论述了俄语作为母语对汉语习得的负面影响,以及由于教学法不当导致的不良后果,力求从微观和宏观的双重角度为对俄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5)
依据声调理论,研究采用语音测试法,对25名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声调习得偏误从调型偏误、调域偏误和调长偏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型偏误是声调偏误的主要类型;母语背景和性别特征都是影响留学生声调习得的重要因素;四声起点音和尾音的音高误差是导致调域偏误和调型偏误的重要因素.汉语声调教学的"阳阴去上连读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在连读中定好四声起点与尾音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马晓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129-132
以外国留学生使用惯用语的大量偏误为语料,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对不同偏误类型的典型例句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语义偏误主要是学生对惯用语的感情色彩、实际意义的把握出现偏差,句法偏误主要是不了解惯用语的结构和功能,语用偏误则是由于不明确惯用语的使用场合和对象。由此提出针对惯用语偏误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