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国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36-40
司法监督是为了保证司法权的正确行使,对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司法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只有对司法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才能保证司法权的正确行使和实现司法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开创者,列宁十分重视对司法机关司法活动的领导和监督,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司法建设的过程中,创立了颇具社会主义特色的司法监督理论学说和制度。在列宁的司法监督思想体系中,既包括来自于司法机关外部的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也包括司法体系之内检察机关和法院之间的相互监督。列宁的司法监督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司法监督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经典的理论本源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昌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203-207
在我国,起诉被误用或滥用,是指将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41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的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具体情形包括对于与已经被生效裁判确认的案件事实同一的事实再次起诉的,对应当不起诉的进行起诉的,以及对应当撤销案件的进行起诉。起诉如果不当,会增加被错误起诉的人的讼累,增加法院工作量,成为检控机关规避诉讼期间的借口。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和我国司法解释的有益内容,赋予人民法院对公诉进行司法审查的权力,应当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3.
庞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5):75-79
司法审查是宪政民主制度的核心,主要法治发达国家莫不据此对立法与行政进行司法监督。然而强调民主价值的绝对性,致使司法审查长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但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司法实践,美国最终克服司法权的“反民主”悖论,司法审查制度经由司法实践产生,并成为一项保障人权的制度。司法审查制度的曲折历程表明,服务于人权实现需要的司法独立,以及基于与民主价值相协调的司法谦抑,可以有效消解司法权的“反民主”悖论。我们考察其中有价值的思想成分,对于贯彻依法治国战略,构建合乎中国国情的司法审查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金恋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4):58-65
司法审查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源于权力分立和制约的需要,既是对行政权的有效监督,也是对公民权利最有效的保护手段。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司法审查在内外因的推动下,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这个趋向主要表现在司法审查制度的体系化、司法审查范围的扩大化、司法审查案件类型的多样化以及司法审查标准的灵活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6.
袁文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4)
行政迟缓的显著特征是职责的履行逾越了时限,而这个时限不是明确规定的.判断是否构成行政迟缓需要依据处理类似案件所需的时间、行政主体的主客观因素、原告的损失以及被告提供的理由等因素加以确定.而且,在审查诉称构成行政迟缓的案件中,法院并不是万能的,必须尊重行政的专业特长和立法机关的立法优势.我国告诉的有关行政迟缓的案件在超时方面比较明显,法院的推理过程显得单薄.对于涉及行政迟缓案件的受理,可以参照美国穷尽救济原则和成熟原则的要求对我国的相关制度进行设计.认定行政迟缓的路径不应单一化,需要转换路径.行政迟缓问题的核心是决定案件处理时间及先后顺序的裁量权是否滥用,在此基础上,法院可以提供相应的救济.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首要要求和基本特征 ,是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公正的前提是司法独立。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病症 ,其根源在于现行司法体制缺乏防腐蚀和抗干扰能力。如何围绕司法独立 ,推进司法改革 ,确保司法公正 ,这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巩军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3)
我国司法改革面临着一对主要矛盾: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张力,同时又具有互补性.司法最重要的品格是独立,而民意的理性参与和监督,是司法赢得民众信任、从而真正走向独立的途径之一.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有机结合,为中国司法改革提供较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司法审查制度源于殖民地时代,英国宪法学者戴雪的邦联主义理论和1982年加拿大《宪法法案》构成了加拿大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宪法依据。审理上诉案件和提供司法建议是加拿大司法审查活动的主要手段,司法审查活动本身也受到加拿大议会的约束。 相似文献
10.
陈开梓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5
我国现行法律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体制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 ,难以完全有效地发挥应有作用。针对抽象行政行为特点及现状 ,构建司法监督抽象行政行为机制是实现依法行政、完善司法权、提高诉讼效率、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履行对WTO规则的有关承诺的迫切需要 ,应在借鉴国内外行政诉讼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修改行政诉法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司法审查制度源于殖民地时代,英国宪法学者戴雪的邦联主义理论和1982年加拿大《宪法法案》构成了加拿大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宪法依据。审理上诉案件和提供司法建议是加拿大司法审查活动的主要手段,司法审查活动本身也受到加拿大议会的约束。 相似文献
12.
陈海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0(2):100-105
司法诚信代表着国家司法机关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的公信力,实践中司法诚信缺失的现象影响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为此必须构建司法诚信的制度体系,包括建立司法人员诚信宣誓制度、司法人员诚信档案制度、司法信息公开与反馈制度、量刑改革和案例指导制度、司法回访制度、司法不诚信的曝光与制裁制度以及改革与完善审判监督制度,以保障司法诚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行政裁判权历来是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一国行政审判实践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就较有代表性与特殊性的日本行政裁判权的范围、司法审查特别领域即:法令、国家考试、最高法院规则、条约展开论述,以期对我国相关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滥用裁量权与行政行为显失公正之逻辑关系——兼论司法审查的广度与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兵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4)
滥用行政裁量权即滥用职权,应属于司法审查的范畴.滥用裁量权与行政行为显失公正或者是一果多因关系,或者是一因多果关系.既然滥用裁量权作为违法形态可被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则没有必要再将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单独列出来作为司法审查的对象,更没有必要以司法机关的“变更判决”替代行政机关份内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以权利保障与权利制约为目的,而在我国学界,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权限界定模糊,出现了二者不和谐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行政诉讼功能的充分发挥。行政诉讼司法变更权正是试图协调二者的关系,以期实现行政诉讼应有职能。本文探讨司法变更权的积极价值,希冀对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委任司法初探——从行政机关解决纠纷行为的性质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开举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1):42-46
无论是哪个机关行使司法权,也不管这种权力是如何取得的,其性质都不会改变。正如英美法系学界多把行政立法称之为委任立法一样,司法权也不应当因为委托给行政机关行使而改变其司法权的性质,更不应当不遵循司法的原则和程序,这正是当代中国行政机关行使司法权存在诸多问题之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丁国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7-35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及其活动所具有的信心、信赖状态,它是确立法律权威的必要条件,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本保障。司法公信力的构建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能实现社会控制、维护司法权威、实现司法平衡,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诚信法律体系以及实现良性司法权运行机制。司法公正、司法独立和法律信仰等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相关因素,然而我国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令人堪忧,现行法律制度存有缺陷,公信力不高,并遭受种种困境。构建我国司法公信力,应该积极推进法律制度的完善,建立独立的司法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优化司法体制内外的民众参与模式,并创设健全的司法公信力评价体系,以促进我国司法公信力的养成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张友连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1):88-91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司法官员之一,包拯曾经树立了一个伟大的司法形象,对包拯的司法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司法道德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公正廉洁司法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传统司法中的工具主义和文本主义遮蔽了司法与制度、政策、实践之间的关系。从制度构建、政策制定和实践运行三个层面透视,并将公正廉洁司法与公平正义、民众认同、司法为民这三大导向性的价值目标相结合,公正廉洁司法的实现就会呈现出一条清晰路径:以制度创新为前提,重视政策制定,并将二者纳入实施机制之中,经由此三个维度各有侧重、互有指涉的制度保障,公正廉洁司法就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李邦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9):135-137
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之分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即 :分权制衡理论、程序正义理论和司法效率理论。审判与司法行政之分离的立论根本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中 ,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的职能分工不明 ,不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双重价值目标。司法审判的本质是判断。实现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 ,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 ,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进行改革 ,将法院的司法鉴定业务、裁判文书的强制执行权和法院内部的其他司法行政事务分离出去 ,主要交由司法行政机关管理 ,以便法院能够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