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格斯曾说,歌德是"烂透了"的时代里的"最伟大的德意志人",是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亚神山上的宙斯"。歌德在文艺创作上的成就是辉煌的,同时他的文艺思想也是深刻的,《歌德谈话录》就集中地反映了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文艺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歌德对创作实践和对各门艺术的深刻体会的总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重读《歌德谈话录》,在重温其伟大的诗艺言说中,体会其间天然的复杂与细微的矛盾,发掘对今天仍然有益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2.
歌德创作了许多不朽名作,他的文艺理论也同样深刻,而《自然与艺术》是作者对其文艺观最精练的概括。在《自然与艺术》这首诗中,歌德用凝炼的语言,探讨了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不同于很多诗人,歌德不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完全投影,它们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歌德认为,艺术即神化的自然,艺术反映着理想化的自然。本文通过对歌德诗作《自然与艺术》的分析,探讨歌德眼中的自然与艺术。时至今日,他的许多观点依然对我们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分析了富有的精神贵族歌德独立而自信的习性,这种习性驱使他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文学场中率先发起了一场培养纯粹艺术的符号革命;革命者歌德在与他律的祖父辈、父辈和同辈作家的斗争中,建立并捍卫了艺术自主的原则,创立了文学场的自主法则——先锋派作家之间的自由竞争,这一法则的首创使他成为"为艺术而艺术"潮流的先驱。  相似文献   

4.
<古今著闻集>中的"歌德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德说话”是一个新的文学作品分类概念,指日本古典文学中讲述和歌功德的故事.分析<古今著闻集>中的"歌德说话”,可以发现这些故事按照和歌的功德大致分为4类:(1)感动天地;(2)感动神佛;(3)使男女修好;(4)转换人的心情.这些功德与日本古代歌人纪贯之论述的和歌的4大作用基本上一致.日本歌论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论.但另一方面,重要的是"歌德说话”如实地反映了日本上古以来的"言灵思想”,一种认为"语言中含有一种咒力”的原始性认识.加上佛教内容的功德故事的传入,才使"歌德说话”的故事成熟、丰满,也使和歌这一艺术形式本身具有了神圣化与普遍性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5.
在歌德的文学创作中,艺术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歌德认为艺术教育和人生教育是个体教育的两个方面,个人通过艺术培养他的全部天性,现实生活是理想教育的前提。歌德对二者的关系有一个不断加深的体验过程,从维特时代对艺术无保留的青春颂歌,到塔索时期在艺术的迷途中四顾茫然,到威廉.迈斯特从艺术之路走向人生之路的艰难历程,我们不难看出贯穿歌德一生的对于理想教育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6.
歌德之所以成为一位古典主义诗人,与他早年在法兰克福接受的古典学知识教育有内在关联.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分析:德国当时的古典学怎样直接和间接影响了歌德;歌德的家庭与法兰克福社会为歌德提供了怎样的古典知识教育.在歌德出生的年代,德国人开始重新发现古希腊罗马文化,大量的考古学发现也可以让人们看到古代的艺术.歌德早年在鉴赏古代艺术品及学习古典文化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古典心性,这潜在决定了他日后的文学道路.  相似文献   

7.
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歌德通过主人公威廉追逐自己戏剧梦想的经历展现了一幅18世纪德国戏剧发展的全景图。小说表现了启蒙时期德国市民阶层知识分子期望借助德意志民族戏剧来塑造德意志民族性以及假道艺术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尝试。与此同时,小说借由主人公戏剧梦想破灭、离开剧团并进入塔社的发展历程,反思了戏剧艺术的局限性。主人公威廉的修养历程折射出作者歌德对于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等关系的思考及其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追溯"歌德学"概念的最初源头,强调格林提出概念的重要意义。同时借助对格林的歌德研究,提供歌德学在学术体制内借以立足的日耳曼语文学学科的基本框架背景;进而结合德国现代大学建立与学术史的代际传承背景,提供德国文学史建构的若干线索,凸显歌德学创建的学术史意义,并初步提出不同维度的若干学术史线索(如拉赫曼—谢勒尔、格尔维努斯—谢勒尔、格林—谢勒尔等)。  相似文献   

9.
在<亲和力>这部歌德的晚期作品中,诗人探求的是"情爱美学",重在"无性美学"的理念.他试图从性的欲望中逃脱出来,寻求一种"无性的圣洁".情爱和性欲作为决定婚姻选择的亲和力,成为引导命运的一种力量.在现实世界中,歌德的"情爱"无法逃脱"爱欲"的支配,注定是失败者.在虚构的世界中, 歌德试图与这一"命运"进行抗争.本文尝试从歌德<亲和力>的创作以及本雅明对歇德的文学批评入手,通过对作品"实在内涵"的分析,探求其"真实内涵",即作品中"不可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歌德《浮士德》与蒋子龙《蛇神》的结构艺术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天抒 《新少年》2021,(1):18-19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者纸板做成人物剪影,然后隔着亮布唱戏的表演形式,在我国民间深受民众喜爱,就连卓别林、歌德等世界名人都曾对其有过高度评价。2011年,皮影戏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青少年,有责任去传承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并赋予它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我们固然生下来就有些能力,但是我们的发展要归功于广大世界千丝万缕的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我们吸收我们能够吸收的和对我们有用的那一部分”。——《歌德谈话录》周扬先生说,郭沫若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郭沫若和歌德在“文思的敏捷和艺术的天才,百科全书式的渊博知识,对自然科学的高度热爱,都是相似的”。①郭沫若  相似文献   

13.
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到艺术的相通 ,从审美大师歌德到朱光潜的体验 ,都表明了审美中的无限  相似文献   

14.
王静  张典 《东方论坛》2013,(2):76-80
歌德的《论德意志建筑艺术》从三个方面引申了其美学理论:一、对德国新古典主义的批判;二、对德意志哥特式建筑精神的重新认识;三、从德意志民族精神的独特性角度提出特征论观点。但歌德理解的德意志哥特式精神实际上并不是中世纪的哥特式精神,而是一种明显具有新古典主义人性内涵的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品与文品的关系问题,前人早已有定论──"风格即人",文品决定于人品。歌德曾经说过:"在艺术和诗里,人格就是一切"①,在这里,歌德揭示了人品和文品的关系:作家的道德修养是属于人品的问题,而文学作品的好坏属于文品的问题,人品和文品之间尽管有一些复杂的情况,但就其实质来说,二者是一致的。一个作家如果具有高尚的人格,同时又具有创作的能力,他就会把自己高尚的人品渗透在自己的作品里。我国古代 文论总结了古代作家的创作经验,也一直强调"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周易·乾卦》主张"修辞立其诚",刘观看到了过去的优…  相似文献   

16.
《浮士德》是德国伟大诗人和思想家歌德的代表作,是作者经过六十年的艰苦劳动和紧张探索而得出的艺术总结和思想总结。《浮士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反映了自文艺复兴后三百年中德国的进步力量和反动势力的斗争,形象地再现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这一历史时期德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以缜密的哲理思考对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以说,《浮士德》就是我们用来研究歌德思想的最重要的作品。本文着重分析一下这部作品的丰富的内容,间或提及歌德的其他有关著作,从中看看歌德的世界观。“泰初有为”——歌德的唯物主义思想歌德在《书斋》一场中借浮士德翻译圣经的情节探讨了哲学的最高问题。什么是世界的本原呢?浮士德首先回答是“泰初有  相似文献   

17.
成长与成功     
杨澜 《可乐》2008,(2):73-73
对成功,我们的定义很狭窄,往往感觉付出太多,收获太少。歌德曾说:"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想到成长。"成功是向某个目标前进的过程,是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成功在人生当中只有一两个点,它是外在,由别人去评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歌德成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为文本,探讨18世纪德意志语境中的爱情悲剧表象后的社会原因,既重视个体内心因素的自然发展,也考量社会背景因素的制约力量;同时引入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对立面,即尼柯莱的<少年维特之欢乐>为参照.使彼此的场域交锋提升到一个思想史的观念碰撞高度.同时在结合歌德艺术观"表现真实"的基础上进而发微知著,提炼出"青春迷惘"的普遍性命题,认为维特之死,固然有上述的一般原因在,但更有歌德作为德国文化所化之人的痛苦表现在内,维特之死,未尝不是殉节于未能大气磅礴贯穿而出、深受德意志知识精英关切的德国文化.维特的"真死"与歌德的"假殉",既显示出所谓"制度捆绑"的社会性根本原因.同时又提出了"文化假殉"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歌德在《浮士德》中构建的天帝与靡非斯陀、浮士德与靡非斯陀和浮士德自身的"善"与"恶"的冲突及其辩证关系。认为歌德笔下的"善"与"恶"的冲突无所不在,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它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前进与停滞的矛盾斗争,反映了人性深处的拼搏和内在矛盾。他所刻画的"丑"中有"美","丑"转为"美",使"恶"与"丑"也具有了重要的审美价值。这些体现了歌德成熟的辩证思想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我们重读<歌德谈话录>和<共产党宣言>,重温歌德、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他们对于"世界文学"的远见和对民族文学特色的重视,在文化多样性愈来愈得到有识之士认可的今天,对于置身于多民族的中华大家庭的我们当下进行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确立和建构有着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