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转基因植物遗传传递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植株遗传稳定性研究是植物新品种育种的热点之一,外源基因遗传传递复杂多样,但一般都将其归结为单位点插入和多位点插入两种方式来研究其传递规律.不同的转化方法对转基因植物的遗传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多数情况下,农杆菌质粒载体共培养转化都能获得完整的供体DNA结构,遗传稳定性好.转基因植物中,常常由于拷贝数、位置效应、甲基化等原因而导致外源基因沉默,使沉默的外源基因在有性世代间的传递因外源基因沉默的发生阶段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在实验室(空调培养)、温室及田间等不同条件下,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导外源野生稻 DNA 进入栽培稻,并将 D_0代外源 DNA 重组体幼胚进行培养,威功地获得了一批外源野生稻 DNA 重组体植株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用花粉管通道转导外源 DNA 的整体系统是简单易行的方法。花粉管通道转导外源野生稻DNA 与 D_0代重组体幼胚离体培养相结合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改良稻种资源和进行水稻分子育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肝细胞靶向性Asor PLL DNA复合物。方法 :将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与脱唾液酸糖蛋白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可溶性的蛋白 核酸复合物。结果 :该复合物能通过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以非病毒感染的方式 ,将外源基因导入肝细胞并得以表达。结论 :和传统的重组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式相比 ,该复合物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安全性 ,该系统的建立为以肝细胞为靶组织的外源基因介导的肝脏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遗传工程稻1号是万文举副教授领衔的遗传工程水稻研究课题组,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源玉米基因导入水稻湘早灿8号后,经过多代选育而成集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带GUS基因的PBI121质粒DNA导入栽培稻农垦58。用荧光法检测GUS基因在水稻植株中的表达以及根据Dot blotting和Southern blotting的结果分析,揭示了经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的外源DNA整合到了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并在某些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本文还对转基因植株后代出现的各种变异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是各学科交叉综合的崭新科学.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用于DNA测序、基因表达及基因组图的研究、基因诊断、新基因的发现、药物筛选、给药个性化等等,所以为二十一世纪生物医药铺平道路,将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广泛的变革,促进人类早日进入生物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地被菊中建立外源基因的转化体系和获得转基因地被菊美矮黄植株,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地被菊美矮黄中建立了转化体系,并获得了转入外源基因CHS的转基因植株,PCR-Southern 杂交和Southern杂交都已经证实了外源基因的转入.研究中发现潮霉素对转化植株分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DNA疫苗的发展历程,综述了DNA疫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进展,探讨了DNA疫苗的优越性、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遗传工程稻一号是我国遗传工程研究课题组万文举教授和他的助手等人,采用分子育种理论与技术,用浸胚法将玉米外源 DNA 导入水稻经多代快速选育而成。这种玉米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穗大粒多,结实率很高和籽粒充实饱满。它的育成是科研上一次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组DNA技术在抗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1C 7 VH基因和VL基因之间导入一段连接肽[(G ly4Ser)3],采用重叠延伸拼接法,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获得scF v基因。将scF v基因克隆至噬菌粒pCANTAB 5E载体,转化E.coli TG 1,构建噬菌体抗体文库。用M 13KO 7辅助噬菌体挽救及固相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对噬菌体抗体文库的三轮“吸附-洗脱-扩增”的淘洗,筛选出scFv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转化E.coli BH 2151,通过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可溶性scFv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 ISA)检测表明:scFv克隆表达的phage-scFv及可溶性scFv与FMDV亲和力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1.
政府与企业成长--经济转轨时期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外生成长论认为在企业同质性假设下,政府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非常关键.随着企业外部市场的完善,市场环境的趋同,企业外生成长论逐渐不能解释企业的成长.这就需要进入企业内部,将研究定位在企业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即用企业内生成长理论来解释企业的成长,在企业外生成长论向内生成长转变的同时,政府在企业成长中的角色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对集群的风险抵御能力的影响机理。利用温州鞋革业集群、东莞玩具业集群、硅谷和128公路区集群等案例对该影响机理进行了论证,并运用仿真模拟方法构建了集群结构模型,刻画了在外生性风险和内生性风险的扩散过程中集群结构的动态演化。主要结论有:马歇尔集群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的拓扑结构属性,轮轴式集群网络具有接近无标度网络极限状态的结构属性;两类集群对外生性风险扩散的抗性显著高于其对内生性风险扩散的抗性;马歇尔集群对内生性风险的抵御能力优于轮轴式集群,而轮轴式集群对外生性风险抗性则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3.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外修饰,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重要组成部分[l]。它参与了动物胚胎发育、基因印迹和X染色体失活等过程,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肿瘤的形成。近20年来,DNA甲基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对甲基化研究的不断深人,各种各样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的要求。本文对目前现有常用的CpG岛甲基化检测方法作一综述,并着重介绍几项以芯片技术为基础的高通量研究DNA甲基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地区差异测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两阶段DEA方法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地区差异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第二阶段在控制了外生变量的影响后发现,GDP水平高的地区并不意味着公共品供给效率就高;人口密度越大、工业集聚程度越高的地区,因成本产出因素折射出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越高;财政分权程度高的地区,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相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二者的双向因果关系还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来,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过渡的历史性跨越。这种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发展路径呈现出明显的“外源性”,构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在回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等外部需求的驱动下,依靠政府的顶层设计、财政支持与行政推动,借助自上而下的科层管理体制,实现职业教育的内部变革。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必须扭转自身的外生特性,即在多元价值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自创生动力系统,努力推进“上下协同、多方参与”的过程保障机制,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价值理念与实践逻辑的内生重构。  相似文献   

16.
论交易效率与中国的城乡差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交易效率视角考察中国的城乡差距是一个可取的理论尝试,它能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城乡差距提供一个较为统一的解释。中国的情形具有特殊性,表现为特殊的交易效率结构对城乡差距的影响。从这一视角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乡差距可发现,中国的城乡差距不同于市场经济国家,更多地表现为人为的、外生性的城乡差距。解决的办法在于取消不利于经济体交易效率提高的政策措施,厉行有利于交易效率提高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重大举措。在乡村振兴实施的多元路径中,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共同形成“内生”与“外生”的“双生”循环系统。主路径是以生态农业为主体,支路径是“生态农业+”即由生态农业衍生的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乡村教育、乡村养老等附加产业链等。生态农业的“内生”循环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供给侧问题,有效促进乡村的三产融合;“生态农业+”的“外生”循环可在相应区域内构建农业市场机制有效、农业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最终实现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中提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际垂直生产结构下的价格传导效应模型,构建了包含外生冲击的开放经济预期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并运用经验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考察了通胀预期的价格传导效应及外生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研究发现:现实通胀和国际能源价格冲击对通胀预期影响较大;进口中间品价格对通胀预期存在显著的正向价格传导效应,而本国中间品价格与通胀预期之间却存在明显的“倒挂”;央行的名义利率调控对通胀预期影响较弱。上述结果表明,单独依靠货币政策对通胀预期进行调控的效用有限,只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国家能源政策相配合,并着力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才能在短期和长期内实现我国通胀预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农地流转农户协商定价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农地使用权物权化流转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农地流转供求模型,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农地流转农户协商定价的市场机制。研究发现:(1)在既定的影响因素下,转入方的市场势力将会导致流转交易价格和交易量下降,进而影响农地流转效率。(2)在既定的农地流转影响因素不变时,不管转入方是处于完全竞争市场还是垄断市场,外生影响因素对流转交易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方向都是一样的,最后为农地流转市场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