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汉语言中语符的隐喻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语言学研究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开拓了思路。认知语言学所揭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分为拟像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隐喻象似性又包括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语符隐喻象似性证明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似性。  相似文献   

2.
英汉情感隐喻象似模式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概念隐喻和象似性为理论基础,对英汉表情感成语的语料进行了统计,归纳了英汉情感隐喻象似的四种模式:空间方位隐喻象似、温度隐喻象似、颜色隐喻象似和人体隐喻象似,从而使情感隐喻的研究进入到语言符号理据性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 "象似性"辨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意性"作为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诸多研究者的质疑,有学者主张用"象似性"取代"任意性"。"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对"任意性"原则的反动。"象似性"对理解人类认知本质有重要推动作用,与之相关的隐喻研究经历了从修辞手段到人类认知工具的发展。认知科学的发展催化了象似性与隐喻研究的融合,尤其是在分析书面语篇中两者可以体现出极其强大的解释力和创造力。混合模型将隐喻与象似性结合起来,提供了分析语篇的一种新范式。尽管这种认知语篇分析法揭示了书面语篇的高度象似性,可是它依然不能推翻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特征的论断。"象似性"不能取代"任意性",从事认知科学研究的学者存在对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误读和片面解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有相对任意性和绝对任意性之分,两极之间存在一个连续体,二者并非二分对立。"象似性"早已包含在索绪尔的"相对任意性"之中,它不可能作为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对立面而存在。  相似文献   

4.
隐喻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借助第三物隐喻达到符号与对象的象似。概念整合理论能解释各个层次意义构建的认知活动。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宋凯西的《迷失的姐姐》中隐喻象似性的认知运作过程,为意象诗歌的认知构建提供了理据。读者对诗歌中中国传统妇女形象和移民海外的迷失形象的认知跃然纸上。因此,用合成空间理论解释隐喻象似的认知运作机制,能够拓展诗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隐喻和象似性的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隐喻和象似两者间并非是独立的,相反地,它们在很多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隐喻象似性便是将隐喻归于象似的范畴,并且它借助第三物隐喻达到符号与对象的象似。本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合成空间理论分析了William Shelly Burford的A Christmas Tree中的隐喻象似性的认知运作过程,揭示了隐喻象似性为该诗增添了诗学艺术魅力,同时合成空间理论的导入,也为诗歌的研究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并结合柏林和凯家提出的"语义特征普遍性"理论,探讨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象似规律,从而论证了人类认知的共性是英汉基本颜色词在次序、语义场、范畴等方面有着惊人的象似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观为理据,拟从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等方面对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从而说明语法隐喻现象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而产生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绝不是由语言中的任意性因素造成的,而是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语言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上正在蓬勃发展的一门语言,与传统语言比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象似性理论是目前语言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本文应用象似性理论从影像象似性、图示象似性、隐喻象似性三方面分析当代网络语言,揭示网络语言的象似性特征,旨在探讨其认知意义,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本质,促进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框架中重要的理论部分,它揭示了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在概述了象似性理论后,从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原则等方面探讨了语言象似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强调人的体验在认知和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是有理据的,即语言符号具有象似性.象似性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在句法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