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种种迹象表明,在个别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正在出现大规模推进、大范围试点、高标准整齐划一的苗头,很值得我们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就曾指出,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相似文献   

2.
改变农村面貌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但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村庄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要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也要防止违背群众意愿随意并村。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对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基层组织,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关键在于结合实际,把握重点,切实开好头、起好步。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三高”。高起点描规划。谋定而后动,则事半功倍。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制定好规划。要认真吸取过去的教训,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既从地方实际和客观条件出发,又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坚持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规划的前瞻性、长期性,确保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长远历史性任务。既要积极推进,又要切忌急于求成、盲目攀比、好高骛远、举债建设、简单片面、顾此失彼等不良倾向,而应切实做到“四实”。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当前,新农村建设已进入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要充分发挥九大作用,防止出现九种问题,努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一要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防止产生新的城乡差别。搞好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龙头、前提和关键。当前,要着力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民培训规划、村级组织建设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总体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朝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推进。尤其要突出搞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形成县城——小城镇——中心…  相似文献   

6.
李松 《领导科学》2006,(17):38-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正按照中央精神加紧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规划,如火如荼地搞试点抓引导,建设新农村的总体势头很好,但个别地区也出现了对新农村建设理解片面化、急功近利、畏难不前、无所作为等不良现象。要客观、科学、准确、全面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防止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并认真解决有关问题。一、要防止理解片面化的现象,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从事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还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视野     
不得强迫命令农民建设新农村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总的来看,新农村建设启动快、举措多、声势大,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但是,部分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一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二是偏重“治窝”、偏重形象。三是要求过高、预期过高。四是模式趋同、做法雷同。我们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应予以充分肯定,对地方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应给予支持和保护,对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务必高度重视,对农民的所盼所怕也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但也有的地方急于求成,脱离农村实际,超越发展水平,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使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相衔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得到普遍响应,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然而,笔者发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等待观望、急于求成、扭曲主体、重形轻质、强迫命令等不良倾向,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纠正,将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消除上述不良倾向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抓启动,坚持规划先行、先易后难的原则,防止等待观望。一些地方思路不清、指导不力,致使一部分村镇对于新农村建设不知所措、举棋不定、等待观望。因此,要加大指导力度,明确如何起步、如何…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城市化和市场化不能在短期内解决中国13亿人口,尤其是9亿农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使广大农村和9亿农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器"和"蓄水池",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要避免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将其列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农村基层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避免三个误区。一、避免急于求成的误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是一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和类型的农村,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为此,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上必须注意避免急于求成的误区。一要树…  相似文献   

13.
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后劲,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农业机械是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生产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当前,加快发展我市农业机械化的重点和关键,就是要按照“大力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总体要求,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带动提高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彻落实好这一重大决策,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委在认真总结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广泛开展了以党员“三结合”致富链(一名党员联系一个富裕户,帮扶一个贫困户)、县乡村三级干部服务链和推进农村牧区中心工作、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双链双推”活动,为加强新时期基层党的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手段。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丰富“双链双推”活动内…  相似文献   

15.
学会宽容,意味着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有足够的耐心期待"差生"的转变。我们不能急于通过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想立即收到明显效果。如果急于求成,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16.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国文 《领导科学》2006,(12):50-5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要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寻求解决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全面调整农业结构,夯实农民增收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继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深…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党委宣传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抓住机遇,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法活为保障,当前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观念冲突等现实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须提升农民法律素质,完善和有效落实关于农村的法律制度,加强农村基础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既是中央统筹发展全局、遵循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中央对新阶段“三农”工作发展思路的深化和升华,它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既快又好地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并对主城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在全市走在前列,要在全国瞄准东部,要在近期赶超成都”的目标,我们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为此,我们必须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全区“三农”工作全局,做到“四个必须”:必须把握新农村建设“五个新”的精髓实质,即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文明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必须明确我国“新三农”的基本定位,即要着力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和谐农村、造就新型农民;必须坚持新农村建设的地位要特别凸显,投入要大幅攀升、思路要全面创新、举措要坚强有力;必须使各方面的“三农”工作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旋律来展开、来推进、来深化。  相似文献   

20.
社论社评     
正不断深化改革,治理才会臻于完善;依靠宪法和法律保障,改革才得以深入推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处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担负着重要职责。2014年3月14日《以法治促改革以民主聚力量》社论人民日报改革需要统筹安排、系统推进、稳妥操作,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虽然呼吁要加速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盲目地改革。要知道,错误连连的国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