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变论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变论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连续的渐变如何引起突变或飞跃,并力求用统一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预测并控制这些突变或飞跃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蓬勃发展的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相似文献   

2.
遗憾是社会运动的必然产物,存在于人生命的全过程之中,是人对理想与现实距离的心理体验.它既是人对感性生命的呈现,又是人对理性生命的塑造.在本质上,它是人性的生命形态,具有群体属性.通过从人的需要出发,对人的存在、理想、体验、能力、思维等文化形态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应该得出结论:遗憾是人类个体对自身社会化完善程度的呈现方式;社会文化环境是其依存的载体,文化是其最终表现形态,人性是这种文化形态以个体为载体的外部表现;遗憾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表现为人个体的生命状态,成为人性所掩饰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女性性心理逆变从形式上区分,有突变式与渐变式。凡女性受害后很快助纣为虐,协同色狼强奸民女或自操卖淫、淫乱勾当的为突变式。有的女性从被害人转变为加害人的时间过程较长,性心理逆变在接二连三地受到异性侵害的同时逐步完成,为渐变式性心理逆变。在刑事被害人学的研究中,将集数起刑事案件于某被害人一人之身的现象称之为聚合被害,并认为当来自数人的犯罪侵害汇集于一人之后,这种犯罪的“合力”必然使被害人受到犯罪毒素的交叉感染,从中毒走向蜕变。在此我们从对三种现象的剖析入手,研究聚合被害现象与性心理逆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小说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夫卡小说的死亡意识祖国颂人以生命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上,构成了一种现实的存在,当人的生命降临尘世,一切都可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有着千万种选择。然而死亡却是确定了的,它是生命的孪生姐妹,它是唯一不需要生命的努力而必要达到的客观存在。舍勒说得好:“每个生...  相似文献   

5.
卡尔·波佩尔最近指出,现在需要对目前流行的所谓正统的达尔文主义进化理论进行修正,他的方法是将达尔文主义分为被动的、决定论的和主动的、有目的的两种形式.显然,他所说的被动形式达尔文主义是指目前普遍接受的理论,即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必然导致生命较高级形式的进化.他认为,被动形式的达尔文主义是一个被误解了的适应思想,是一直统治着生物学界而现今在社会生物学中得到表述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形式是由一定的时代条件和各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突变”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方式。作者从当代西方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力量的消长对阶级斗争的影响,当代西方社会的特点,以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等方面,论证了当代西方国家以“渐变”的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指出,帝国主义的灭亡可能并不具体地表现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被推翻,而是表现为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步被削弱,以至最终瓦解;人民民主权利逐步实现,以至人民民主专政最终确立。这种“渐变”作为质变的形式之一用来解决资本主义矛盾具有与“突变”相同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左传》看春秋时人的生死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蓉  白炜 《唐都学刊》2004,20(3):94-97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对于死亡的态度实则展现着人们生存的精神风貌。春秋时代的人们把死亡看作是一种必然,从而无所畏惧。他们勇敢地选择死亡,平静地面对死亡,直至把死亡演绎成一种生命的美丽。(他们的死亡是勇武的,美的,善的,一如他们鲜活的生命。因此他们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时代的钟声,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在珍惜生命、优化生命的交响曲中,人们又不能不相信一个现实,那就是“死”。如何死?寿终正寝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世界上有多少人是长寿而终的呢?当有的人被病魔折磨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当有的人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的时候,他自己和他的亲人们多么希望能让他微笑而去,于是便郑地选择“安乐死”。自从安乐死耀眼醒目于报端之后,在我们这个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国家,便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褒贬针锋相对,各自推出诸方面的依据,纷纷投书报刊,掀起了追踪生命、选择死亡的大辩论。一、死的“权利”之争安乐死辩论的一个主要焦点就是人是否有死的  相似文献   

9.
王晓玫 《社会福利》2002,(12):15-18
特殊儿童是指孤儿、弃儿及残疾儿童。孤儿是指父母已经死亡无人抚养的儿童;弃儿是指被父母遗弃,找不到生身父母的儿童;残疾儿童是指在心理、生理、人身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特殊儿童受虐待主要发生在两种环境中:一种是在家庭环境中,另一种是在社会福利机构中。在  相似文献   

10.
刘保亮 《学术交流》2006,(2):174-177
阎连科执著地探寻人生原初的意义,是一位有着浓郁生命意识的当代作家。他以令人战栗和疼痛的方式,书写耙耧山民的沉重苦难、困境中的苦中作乐、近于原始的性爱,使“活着”本身呈现出人生意义。他把耙耧人置于死亡的阴影之中,以此激发他们悲壮无畏地反抗宿命。作家对人生的体悟归结为生命应回归婴儿,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1.
在莫斯科罗斯时期,严格意义上三位一体的斯拉夫—东正教文化形态才真正生成。两极性是俄罗斯文化形态的特质。正极是奴隶性,内生于史前斯拉夫各农耕部落自身,主要由南、北地缘文化关系和农耕社会的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其顺从、忍耐和牺牲的特质,始终是俄罗斯各阶段形态的基础和稳定器;负极是外发的劫掠性,主要是由斯拉夫部落北、东、西及东南地缘文化关系、农耕与非农耕文化关系碰撞后主动或被动植入的极性,始终引导着俄罗斯文化形态各阶段的突变和渐变,从农耕—游牧文化一直走向海洋—太空文化。两极性始终伴随着俄罗斯文化的海洋情结,两个极性的运行因相对和互补而彼此强化,遵循着混沌规律,主导了俄罗斯文化形态的全部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死亡是个体生命之必然归宿,现实社会对待死亡普遍有回避心理,然而现代医学进步使死亡问题无法回避,而死亡意识又是构建哲学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为此哲学必须研究死亡意识与现象,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死亡以反思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实现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13.
张伟胜 《浙江学刊》2003,(6):220-222
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当中。人的生命具有双重性 :他既有被给予的自然生命———种生命 ,也有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类生命。人的本质就是具有双重生命的人的本质。对人的双重生命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最深刻地体现了哲学智慧与宗教智慧和庸人聪明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面临一系列的生死问题困扰:生活的无意义感;生命的迷惘和困惑;临终关怀的缺失等等。对儒家学说中关于生死观的解读,可以为现代人提供相应的帮助。其一是在儒家积极的入世精神中以完善人生来坦然地面对死亡,展示出那一种宁静淡泊的东方智慧;其二是以家庭亲情的陪伴、父死子继的生命延续来弱化临终死亡的痛苦;其三超出个人生活层次,以三不朽的超越意识来摆脱死亡恐惧;四是以复归天地、重回大化流行来证实死而不亡。这些都体现了儒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生命的无比尊重。  相似文献   

15.
村上春树的现代寓言:自我的损毁与死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上春树深切描写了现代人心灵死亡的三种方式 :为了满足自我而失去了自我 ;为了保护自我而完全封闭自我 ;多种现实力量撕裂了自我。而且在创作中 ,他始终以一个独立自由、平凡普通的人的眼光审视、思考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困境 ,试图为那些身处孤独之中的现代人探索合情合理的生存方式 ,帮助他们返回人类健康快乐的精神家园。   2 0世纪之后 ,精神不朽的英雄神话虽然已经破灭 ,哈姆莱特的“生存还是毁灭”也不再是个体生命者考虑的问题。但是 ,如何在有限的存在中完成生命的使命 ,实现生命的价值 ,并且保证这一有限存在的完全实现 ,却成了…  相似文献   

16.
J·D·塞林格的小说中弥漫着一种浓重的绝望气息,显现出强烈的死亡情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经历,使塞林格目睹了世界上最惨烈、最频繁的死亡场面,因而在塞林格战后的小说中我们感到越来越浓重的绝望与死亡的气息.如果说是由于战争的残酷而使塞林格的小说具有了死亡情结,那么,他独特的宗教取向则是他对死亡恐惧的一种变形的摆脱和超越.也许是东方宗教中的清净顿悟、生死轮回等观念可以使二战后备受精神折磨特别是死亡困扰的塞林格得到精神上的宁静与解脱,他接受了包括道教、禅宗、瑜伽以及吠陀等因素在内的东方宗教,并在他后期的小说中极为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死亡”不是一般价值物的灭失,而是生命的丧失。生命价值如何计算,不仅在于它是一种抽象的、精神上的东西,而且涉及到伦理道德诸方面的问题。又因为人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止于死亡,被害人既已死亡,也就无损害赔偿请求权,故“死亡”本身无损害赔偿的余地。因此,实务上所探讨的损害赔偿的范围不包括“死亡”本身;死亡赔偿请求权主体,也只能是死者以外的第三人。死亡赔偿的理论基础,立法例上有继承丧失说和抚养丧失说。但是把死亡赔偿的基础无论是解释为继承丧失说,还是抚养丧失说,都会出现难以自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需要另辟蹊径。人的价值学说,可以作为死亡赔偿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印第安文化是被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所瓦解的原生文化形态.大量的人类学资料表明,美国印第安文化敬畏生命的自然宗教传统造就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关系模式.各部族的神话传说、仪式庆典和狩猎生活习俗皆表达了印第安人崇尚动物灵性的神圣感受力和善待众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以美国印第安文化为例追溯已经消逝的生态文化传统,可为我们批判现代文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消解人与动物关系的异化结构,实现人类与地球其他生命形态的协同繁荣提供有益的价值参照.  相似文献   

19.
张子选是近年来我省诗坛上涌现出的有一定影响的青年诗人,在全国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诗作,给人一种强烈的生命冲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活鲜鲜的西部生命,触手可握。使你不得不佩服诗人勇敢而倔强地探索生活在西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的命运和价值的精神以及寻求人应该有的灵魂世界的魄力。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对“人”的极大关注上,并以此把握存在、感悟人生,透视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人类精神。他的这些成就的取得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即从感情的迷惘,目光的迁移到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林啸 《创新》2015,(5):39-43
形体和精神的对立是生命哲学的核心主题之一。老子和庄子都敏锐地觉察到了人的物质性的形体存在和超越性的精神存在之间直接既有某种联系,也有某种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即形而下的肉体生命与形而上生命意义间存在着"张力",简而言之,可以用"形神关系"一词来概述其内容。在老子和庄子的视阈中,形体存在与精神存在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外在的实践和内在的哲思实现统一。在《老子》《庄子》中,这种统一不仅不抽象,相反,它还有清晰的逻辑脉络可以遵循。老庄对生命的看法和对实现生命本质意义的思考对现代生命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补充作用,对现代人重新思考生命价值、生命意义依然有根本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