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届世博会都会留下一些不可磨灭的印记,它展现了人类在多个领域的奋斗进程,启发人们思考未来。每届世博会都让千百万民众大开眼界,并产生思想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以下选取了几届具有特殊意义的世博会——  相似文献   

2.
3.
刘军 《今日南国》2010,(11):27-27
1904年.圣路易斯闻际博览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北京颐和园的模型。 1982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以主题为“能源推动世界”的世博会在美国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组团参加世博会。  相似文献   

4.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向我们招手,这个即将出世的胎儿在母体里隐隐躁动着对盛世的渴望。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承办者,中国人与世博会的关系顿时亲密起来,对世博会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相似文献   

5.
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被公认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参与历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一届。世博会结束,中国展品共获1211个奖项,其中大奖章57枚,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在成功的背后,鲜为人知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展费用的拮据。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积极推动了中国政府与公众公民意识的强化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公民通过有序参与、权利表达、责任承担、广泛参与这些世界顶级盛会,推动了公民意识在中国的发展。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形象大使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最佳代言。  相似文献   

7.
木子 《今日南国》2010,(13):4-7
世博会很大程度上是智慧与商业博弈的盛会。每届世博会,精明的商人必想方设法挤进去,希望从中赚取一杯羹。  相似文献   

8.
本文钩稽中国妇女参与近代世博会的史迹,着重指出晚清妇女参博多处于单向被参观者的地位。由于清政府的决策不当,致使中国妇女两次错失正当参博的机缘。对于妇女在世博会的被参观角色,日本万博攻略却是善加利用,相比之下更映衬出清政府的极端保守。在清理相关历史的基础上,本文引申出若干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帽儿胡同、雨儿胡同、鸦儿胡同……这些胡同名听起来奇怪,但它们的背后却都有一段掌故,静静地讲述北京城那3000多年的历史;鸟巢、水立方、磁悬浮列车……彰显着北京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文化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开埠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三个城市文化空间。一个是开埠以前形成的以老城厢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空间;一个是开埠后发展起来的以外滩、南京路、淮海路、衡山路和北四川路为代表的近代上海文化空间;第三是以闸北、普陀一带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生产的文化空间。租界时代的上海,文化空间沿着苏州河扩展,形成上海文化空间的第一次跨越。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书写上海城市发展的第二次跨越。前者跨越苏州河,后者跨越黄浦江,并实现由经济跨越向文化跨越的转换。世博会是一次重大的文化上的链接,上海文化空间的转移与定位将形成一个沿着滨江带的持续跨越。  相似文献   

11.
于仁伯 《中华魂》2010,(8):64-64
气质精神未有双,东方冠冕冠东方。中国人民凭巧手。创辉煌!功业千秋继贤哲,宾朋四海共褒扬。赞誉声中赶先进。看龙翔!  相似文献   

12.
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10年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引人关注。由世博会引发的世博效应将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展示中国国家、城市品牌,增强企业品牌竞争力;促进我国外贸发展“引进来”、“走出去”及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因此,上海世博会必将在中国经济领先世界企稳向好的背景下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强劲复苏。  相似文献   

13.
《新少年》2010,(7):41-45
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为历届世博会之最。这是人类文明的盛会,是展现世界各国风情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我国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四次世博会,法国民众有了与中国的近距离接触.至1900年,法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除了马可*波罗"皇家花园"式的传统想象之外,又因中国在世博会上的亮相,增添了美学意义上的理想形象.21世纪法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比较典型的有三种:其一,古老而遥远;其二,觉醒的雄狮;其三,令人恐惧的东方巨龙.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上海地区的重大节事当属2010年世博会。对于上海世博会,国内有不少学者作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以世博会为例,讨论了重大节事活动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巨大财富和无形资产,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它受到政治、经济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海以举办2010年世博会这一重大节事活动为契机,努力完善城市形象建设,并借助媒体报道扩大了上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上海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参与世博会的历史可追溯到首届世博会。在继后的海关代办中国参博期间,世博会场亦不乏中国士宦的身影,为世博史增添了华文的光彩。随着中国士人有关世博会理念的进步,世博强国梦开始升腾,晚清、民国人士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文在清理这段历史的同时,不忘述及参与世博会的中国普通民众,藉以提炼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2010,(6):40-41
世博会有着比现代奥运会更加悠久的历史,过去曾被视为最具盛誉的国际级盛事之一。尽管最近几年世博会认可度有所下降,但它们创造了艾菲尔铁塔,引入了电视……这些丰功伟绩将永远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目光看到东边,舞台写满了岁月留恋,总是中国元素闪亮眼,传奇点燃盛典再重现……"这首《世界看中国》是专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大型文化活动量身打造的主题歌。说起"中国元素",很多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为,在北京奥运上"中国元素"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诠释。尤其在北京奥运会开幕  相似文献   

19.
王长喜 《金陵瞭望》2010,(16):37-41
100年前,南京曾举办过一次规模盛大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参展物品达100万件,历时六个月,吸引了30万海内外观众,总成交额数千万银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大型博览会。  相似文献   

20.
尽管国内对于旅游形象方面的研究不少,但缺乏对世博会旅游形象的探讨.文章以重庆市民为例从旅游形象三个连续链的角度探讨世博会的完整旅游形象.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民对世博会旅游形象的评价都是正面;在世博会的三个连续链整体形象方面,重庆市民认为"美食小吃"、"商机/贸易"、"嘈杂/人多""特色展品/各国珍宝"和"冷漠"也是世博会的形象,而这些在封闭式题项中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