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博览会与博物馆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两者都以实物展示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展示的都是人类创造物的精华,两者共同关注科学与文化,都是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理念传播的课堂。这些共性的存在,使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世博会不断创新的展示理念与技术对博物馆展示技术的发展一直发生着影响,而博物馆界人士参与世博会筹办,博物馆展览融入世博会之中,是世博会与博物馆两者互为补充、互动发展的体现。历史上,不少举办世博会的城市都曾将博物馆作为整个世博会的一个展示内容来建设,或在世博会后将部分展馆转变为博物馆,部分世博会展品为博物馆所收藏,这不仅仅是世博会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推动,同时也通过博物馆传播了世博会精神,延续了世博会使命。正是由于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充分体现世博会与博物馆互动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温华 《山西老年》2010,(5):11-11
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以及各国先进的工业展品。此后,西方各国对世博会在展示国力和促进技术、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产生了浓厚兴趣。1853年美国纽约世博会,艾  相似文献   

3.
<正>走马观花看世博园,在恢宏的场馆和超炫的前沿科技展示之外,还有什么留在心底,成为永恒?是文化,多种文化元素让本届世博会底气十足。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是一场世界文化大交融的"盛宴",世博会展示的经济辉煌,科技进步,低碳新理念,建筑设计等等最新成果,基本上是以文化为底蕴,以文化为风格,以文化为主题理念进行表现的,它引领着中外观众穿越历史,去感受世界文化的深邃与多彩。  相似文献   

4.
世博会作为人类在城市举办的追求文明与进步的盛会,是城市现代化历程中的文化大事件。世博会与承办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有着相同的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在物质基础和人文追求两方面对承办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推力效应。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需要以承办城市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前提,具体包括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城市经济和市民素质、城市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同时也在上述方面对该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世博会与承办城市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城市主导的全球城市化发展新趋势,预示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模式创新和文化转向。以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各场馆的展示内容大多围绕城市主题进行设计,从总体上展示了低碳节能城市、自然循环城市和文化创意城市等未来城市发展的三大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叶薇 《今日南国》2010,(10):30-31
在历届世博会上,企业馆往往是其中最出彩的展馆,企业馆也成为世博会展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形式。 “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是上海世博会最后确定的一个重要场馆。该馆由复星集团牵头组织运营,一批中国顶尖民营企业联手参与建设。  相似文献   

6.
活动,是指世博会开幕前后在园区内外举办的各类文化演艺娱乐活动。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中,展示、活动和论坛一起构成诠释与表达世博会主题的三大核心内容。问:上海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有哪些功能,其规模和数量如何?答:上海世博会是世界文明的盛会,我们大家的世博。它贯穿着对更美的城市,更  相似文献   

7.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世博会共包括展览、论坛和活动三大部分,三者都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核心主题展开.其中论坛是与世博会主题理念、思想成果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个板块,它直接演绎世博会主题,既是世博会精神遗产的集中体现.也是展望世博会未来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科普展览展示的新趋势,通过分析传统多媒体展示系统在展览展示应用中存在的展项单一、形式固定等方面的不足,借鉴世博会德国馆多媒体联动系统应用的成功范例,在以物联网为主题的无锡感知中国博览园综合馆序厅建设中,设计开发了基于人与机器、人与人以及机器与机器间互动的多媒体联动系统,有效增强了参观者的体验乐趣。本研究旨在推动大型多媒体联动系统得到更为普遍的应用,促进科普展览展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博会引领科技革命的新潮流。在世界博览会的演进历程中,交织着技术发展和人文发展,融汇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世博会是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每次科技革命的结晶都总会在当时的世博会上亮相,昭示新时代的来临。160年的世博历史表明,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各行业聚首的盛会,而且还是各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竞技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与文明的真实记录。在当今社会,世博会必将进一步展示新一轮的科学技术文明,继续推动蓬勃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世博会一方面根据世博会的传统规划园区内的各类展示、论坛和活动项目,另一方面又突破创新,开创了两个全新的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和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此举为世博会的内容增添了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纵览世博会     
《老友》2010,(3):49-49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现代意义的世博会发源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萌芽之际。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展示工业革命成就  相似文献   

12.
苏捷 《社区》2010,(28):1-1
金秋十月,为期6个月的上海世博会将落下帷幕,在这个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各家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之外,本刊给读者介绍一个可能被人们忽略的展示空间。这个展示空间没有特别设立的展馆,也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展物,但在这里,你会更加真实自然地感受到——城市,是怎样让生活更美好的。  相似文献   

13.
子皓 《华人时刊》2010,(5):12-15
古代神话里有很多幻想故事,比如"顺风耳"、"千里眼"、"腾云驾雾"等等,世博会让很多幻想逐一变成了现实: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上,贝尔的电话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般交谈,"顺风耳"不再是梦想;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展示的飞机,给人类插上"翅膀","腾云驾雾"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金陵瞭望》2010,(16):47-53,58-61
世博会的江苏馆内,有个区域专门用于实物展示。这便是在二楼的“廊桥”,该区域的主题为“品味生活”。经过相关专家对各市上报的江苏馆实物展品进行严格筛选后,最终有十件展品入选。它们分别被别出心裁地摆放在五个圆形窑洞内.以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五行文化为喻。  相似文献   

15.
如莉  车蕾 《华人时刊》2010,(4):14-16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世博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史上影响最大的绿色世博会,充分挖掘和弘扬上海世博会主题昭示的环境伦理精神,对于后世博时代推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价值。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反思和解答"城市发展之谜"时所彰显的环境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主张绿色低碳的生态化发展理念;二是倡导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方向;三是强调和示范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上海世博会主题积极倡导和展示的环境伦理精神,为人类城市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为破解生态危机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世博会的由来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  相似文献   

18.
刘军 《今日南国》2010,(11):27-27
1904年.圣路易斯闻际博览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北京颐和园的模型。 1982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以主题为“能源推动世界”的世博会在美国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组团参加世博会。  相似文献   

19.
子皓 《华人时刊》2010,(6):10-12
<正>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已经准时拉开了帷幕。一场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也随之盛大开启。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伟大盛会,每一届世博会都成为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驿站,一部世博会的历史是人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冲突走向合作、从崇拜物质走向崇尚科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陈冰 《今日南国》2010,(8):40-41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尽管它们都还只是在世博会这块展示科技文明和创新的试验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