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实"概念的演进反映了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历程,也造成传统哲学与现代分析哲学的分野。在常识状态下,"事实"就是普通事物;在认识论哲学中,"事实"被看作知觉对象;在现代科学中,"事实"被看成自然规律,即"科学事实"。从维特根斯坦开始,他把"事实"置于语言和逻辑的层次上,认为事实只能以命题的形态出现,或者说事实就是命题,这个转变开创了现代分析哲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自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在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上取得的长足进步,使科学家们确信科学起源于经验事实,尊重观察和实验的经验方法,而鄙弃思辨方法。传统的归纳逻辑论者认为,科学是沿着经验积累,然后概括经验事实形成理论,也就是按归纳逻辑,即从个别经验事实命题推演出一般理论命题的逻辑程序发展的。他们把从某类个别命题推演出该类一般命题,把寻求一般命题的逻辑演算过程形式化,而把从个别到一般,从经验事实到普遍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欧洲思想史上,近代古典理性概念是如何形成的问题是理解近代哲学革命的关键。在中世纪晚期,占主导地位的是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的审慎理性概念,经过巴特鲁斯主义和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发挥,最后被蒙田推向极端——怀疑理性。为了克服这种怀疑论,笛卡尔在伽利略新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普遍数学为导向的数学理性概念,不仅为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奠定了形而上学的基础,而且标志着近代古典理性概念正式成型。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显然是学者们无法回避、更不应该规避的重要议题。对于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而言,学术界特别是国内学术界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历史回溯。爱因斯坦洞察到了科学精神与宗教信仰式的精神气质的内在一致性,不过真正诱发人们去探究中世纪基督教与科学的真实精神关系的是默顿,尽管默顿命题存在诸多局限。研究表明,清教主义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伦理态度等方面的精神气质对近现代科学精神的凝集起到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新教伦理对于科学精神的凝集并没有太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文化的垄断者,一切文化都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当时的音乐教育、创作、演出、理论研究都由教会垄断。随着基督教的发展,音乐艺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天主教神学家圣托玛·达坎称之为“七大文艺之冠”,并把它看作“最高尚的现代科学”。它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在大学里和算术、几何、天文一起作为教授的科目。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制定了严格的音乐规则,并按照经院学派的精神,将音乐创作视为一种理性的成果,更甚于想象或感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国人对科学有着根深蒂固的误解,尤其忽视科学中的超验性假设。西方科学思想之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文明等处,尤为值得重视的,是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有关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争论——本质上就是信仰和理性或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争论。这一争论通过中世纪的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争论,以及启蒙时期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而传承到现代社会。这些争论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启蒙时期直至今天的延续,使得宗教与科学或信仰与理性在不同程度上相辅相成与相互补充,为西方宗教和科学研究同时注入高度的激情与活力,从而推动了西方近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并深刻地影响了每个现代人的生活。历史证明,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柏拉图主义所强调的超验性假设,也离不开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感官经验。  相似文献   

7.
逻辑实证主义从经验主义观点出发,运用现代逻辑工具对现代自然科学革命作了一些方法论的总结。但由于它局限于经验主义,所以它把科学知识仅仅看作是通过归纳从经验中得到证实的真命题,而把科学的发展也只看作是这些真命题和由它们构成的理论的堆积;它把方法论分析也仅仅局限于用形式逻辑工具对现成的概念、命题、理论作一  相似文献   

8.
科学革命论在阐述现代科学演进中作为主流思潮的同时,其意义在无限扩展中导致认识上的诸多困惑。本文批判了科学革命这一基础概念被滥用而陷入的困境,提出对科学革命论的质疑和淡化。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对科学革命论予以修正,用科学发展论构建现代科学演进的概念图景。  相似文献   

9.
开普勒与他的同时代人伽利略齐名,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两位巨人。可是在科学方法论领域,长时期中对伽利略褒扬有余,对开普勒则贬抑唯恐不足。十九世纪以前,开普勒的研究方法一直是个难解的谜。现代科学时期,虽有某些著名科学家公正地评价了开普勒的方法论思想,但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开普勒仍只是一个“忠实的毕达哥拉斯主义者”。本文试图分析开普勒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史上的地位,并指出应从中吸取的方法论思想的营养。  相似文献   

10.
“共相”,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常用术语,意指一般.“共相争论”是发生在经院哲学中唯名论与唯实论之间的一场重大的争论.这场围绕一般与个别关系的争论,涉及到客体存在的方式,也涉及到语词的指称.因此,它既决定了经院哲学家学派的区分,也对经院逻辑的产生发展带来极为深刻的影响.哲学方面的意义,史学家历来多有论述,而对逻辑方面的影响,似乎向来被人忽视.今天,当我们赞誉中世纪为逻辑史上第二个高峰时期,把中世纪逻辑中包含的极为丰富的内容称颂为对现代逻辑的光辉预言或开端之际,考察共相争论中曾被忽视的东西,以求对当时逻辑的背景、何以兴起等作出较为合理的回答,这于加深对现代逻辑的理解、把握其发展的方向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双重任务 数学中的概念和命题,是人类对客观世界里量的规律的认识过程的产物;是数学思考的结晶,也是数学内容的主要表现方式。每一种数学理论,都由一些概念和命题所组成的体系来表现。而数学的概念和命题,又都是穿着特有的数学语言外衣,出现在科学舞台之上的。人们对某种数学理论的掌握,  相似文献   

12.
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伽利略从求真的科学精神出发,倡导“观察--原理--观察”的逻辑程序和“实验--数学相统一”的科学模式,并把分解与组合、抽象与理想化作为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论在西方科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从 17世纪到 2 0世纪晚期 ,在伽利略、培根、笛卡尔和牛顿等所创建理论的基础上 ,出现了一种以机械论、决定论和还原主义为特征的现代科学范式。这种科学范式的局限性日趋明显 ,在 2 0世纪受到一大批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批判和质疑。与此同时 ,一种以有机论、非决定论、混沌、复杂性和熵等理论原则为基础的后现代科学范式日渐成型。现代科学和后现代科学分别体现的是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由于二者都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所以应使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近代科学起源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论据充实了以下这些看法。第一,与普遍的看法相反,在现代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与诸如伽利略、梅尔森(M.Mepceнн)、笛卡尔、波义耳和牛顿等现代科学奠基者的观点之间没有任何明显的联系。他们的机械论的方法论建立在二元论的体系上,而这并不是偶然的。第二,甚至这一局部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其中自然界被机械地解释)也与种种新发现已经没有什么联系,而  相似文献   

15.
韦伯理性官僚制范畴的再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官僚制原理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被认为正被一种以管理为取向的新典范所取代 ,韦伯关于官僚制的经典分析也日益受到批评和怀疑。批评者从官僚制组织低效率和功能失调的现实出发 ,指责韦伯官僚制理论违反经验事实。文章认为 ,批评者以“效率”替代了韦伯理性官僚制理论中“理性”这一中心概念 ,需要新审视这些批评及其结论。韦伯理性官僚制概念的意义不在于提供对现象的细节描述 ,而在于其作为分析工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传统符合论真理观强调命题与事实的符合关系,认为事实是由亲知材料构成。本文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通过对传统符合论真理观的分析,揭示了传统符合论真理观在符合对象的寻找、逻辑推导的作用、知识的传承等方面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7.
后期维特根斯坦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概念研究”。作为概念研究的哲学对事实和概念进行了区分,并把目光投向关于这两者所作的陈述的方式,即经验命题和语法命题的概念建构。概念研究通过“语言游戏”来达到这样的目标:让语法命题与经验命题各如其所是,让物理学命题与心理学命题各如其所是,让描述性的语法命题与解释性的语法命题各如其所是,最终反对以物理学命题的表达式为标准来攻击和改造日常语言。在这个意义上,哲学“让一切如其所是”。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中的系统论是20世纪40年代在理论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代表了与生产力迅猛发展相结合的现代科学中有机论和整体论的发展趋势。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1901—1972)被认为是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他於1945年发表了《论一般系统论》一文,明确提出把一般系统论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1968年他出版了《一般系统论──概念、基础和应用》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一般系统论的科学体系。20世纪60—70年代,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逐渐形成独立学科门类。美籍匈牙利哲学家拉兹洛是公认的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试论还原论与整体论的互补与共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7世纪到20世纪晚期,在伽利略、培根、笛卡尔和牛顿等所创建理论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以机械论、决定论和还原主义为特征的现代科学范式.这种科学范式的局限性日趋明显,在20世纪受到一大批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批判和质疑.与此同时,一种以有机论、非决定论、混沌、复杂性和熵等理论原则为基础的后现代科学范式日渐成型.现代科学和后现代科学分别体现的是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由于二者都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所以应使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对事实概念的完整理解应当涵括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完整的事实应是作为存在的事实和作为命题的事实之统一。刑事裁判事实是一种命题事实,是以客观案件事实为基础但掺杂着主观性因素的事实认识,因而有真伪之分,同时刑事裁判事实是一种法律事实,只有与刑事法律规范和证据规则相关的客观事实才可能成为裁判事实。刑事裁判事实与案件客观事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背离的可能,但裁判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竞合始终是刑事裁判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裁判事实作为命题事实的真伪亦取决于裁判事实与客观事实竞合与否,不过刑事裁判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竞合关系只是一种相对竞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