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母 ,《红楼梦》贾府里的“老祖宗”。她得耄耋之寿 ,这在200多年前无疑是难得的高龄了。翻看《红楼梦》 ,人们可以发现她养生有法。她的养生之道 ,在和刘姥姥拉家常时 ,全部抖了出来。她说 :“我老了……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 ,睡一觉 ,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会子就完了。”这叫做顺其自然 ,怎么舒服怎么过 ,快快活活打发每一天。节制饮食。贾府佳肴美味经岁不断。然而 ,美食当前 ,贾母不贪吃 ,只是“浅尝辄止”。油腻重和烟熏的食品 ,她碰也不碰。而对于自家园子里种的瓜果菜蔬和刘姥姥从乡下带来的瓜菜 ,她却特别喜欢。这种常带三…  相似文献   

2.
周博 《现代交际》2010,(8):56-58
本文在对《红楼梦》中的老太太——贾母进行研究时,舍弃了一般意义上认为她是贾府的统治者,是封建家长的代表人物的传统观点,另辟蹊径,以前八十回的《红楼梦》为依据,从人性的角度,来探讨《红楼梦》中的贾母是否真如后四十回续书中所描述的,破坏了宝黛的爱情,拆散了“木石前盟”。发现无论从自身的性格,还是血缘亲情方面,贾母都不会“弃黛取钗”,黛玉反而得到了贾母更多的爱护。因此,在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能做类型化的归类,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之死,历来为人所争议。据高鹗所续通行本,王熙凤巧施“掉包计”,与贾母、王夫人一道将二玉拆散。贾母亦成了封建旧家长的代表,饱受世人诟病。然而这是严重扭曲曹雪芹原意的。本文旨在从贾母对二玉相恋的态度,以及对黛玉,薛宝钗态度三方面,打破贾母弃黛择钗的传统说法。  相似文献   

4.
提起林黛玉,说话刻薄是公认的。李嬷嬷这样评价:“真真这株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殊不知,这仅是她谈吐的一个方面。幽默诙谐也是她不可忽视的另一面。她的D才甚至有风姐不及的地方。一般来说,凤姐打趣主要是用来取悦贾母,有粗俗之处。而黛玉逗趣完全是兴之所致,机智敏捷,妙然天成,品味较高。更值得人们玩味和赏析。巧设问答移植生趣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由于人们的身份、地位、性格、爱好、说话方式的不同,很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多”的情况。要打破僵局,采取正面劝导的办法往往收效甚微,若能假装糊涂…  相似文献   

5.
王蒙 《中外书摘》2011,(2):81-83
宝玉挨打,他奶奶贾母的表现也极活灵活现。书上是这样写的:“只听窗外颤巍巍的生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这真是一句顶一万句,见血封喉,一刀毙命!除了贾母,除了这个时候这件事上,你再读一万卷书也读不到这样的声口。什么叫“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呢?宝玉是奶奶的命根子,打宝玉就是打奶奶,打死宝玉就是打死奶奶。  相似文献   

6.
刘姥姥,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妇,居然能成功地打开侯门似海的贾府大门,并博得贾府中上自贾母下到丫环的喜欢,应该承认刘姥姥的交际艺术是富于特色的。其特色就在于她保持了与自己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相一致的“土”字。 刘姥姥到贾府带的并不是什么珍奇古玩、山珍海味,而是一些农村的土特产,自己庄稼地里现结的瓜儿菜儿,还有自己晒的灰条菜葫芦条等各样干菜。刘姥姥把这些土特产带进贾府,并不是一味贪图省钱,而是有明确的定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内容上看,对于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来讲,贾母更喜欢林黛玉,并且在宝黛钗的婚恋态度上,贾母对宝黛的婚恋是支持和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阴影     
有一个小姑娘,不能吃苹果。原因是,有一天她吃苹果时,吃出来一根长长黑黑的头发,她“哇”地吐了,哭喊着“苹果里有头发”。爸妈劝慰她,苹果里不可能有头发的,一定是  相似文献   

9.
贺冰新老师是著名艺术家、音乐教育家、海归博士。央视当家花旦主持人朱迅、影视明星刘亦菲、歌舞明星李玉刚等都曾是她的学生。她善良豪爽、乐于助人,学生们叫她“贺妈”、“靓妈”,很快就会成为她的死党、铁杆儿粉丝,她的“冰丝闺蜜”队伍浩荡,从4岁到80岁,堪称“中国闺蜜之最”;她有着30岁的身姿、20岁的心态、15岁的天真,她说,50岁以后,心中有爱有梦,可以把青春唱回来!  相似文献   

10.
听到     
陆勇强 《现代妇女》2010,(11):21-21
她是个聋子。28岁那年,工厂里一次意外爆炸,让她失去了听力。 那一年,她的儿子才三岁。 她和儿子一起上街,儿子看到身后有车疾驰过来,说:“妈妈,后面有车。”她没有听到。她看着孩子的口型问:“你是在叫妈妈吗?”一个在人生半途失去听力的人是可怜的,她要比那些天生失聪的残疾人更痛苦。  相似文献   

11.
别人的丈夫     
她是我两年前采访时认识的,印象最深的是她头上扎的一对齐肩的粗辫子,这年头很难看到扎辫子的女子了。因这是夏天,我有机会看到她穿的好几条裙子。她皮肤白,有一件露内的黑裙,看上去赋有古典的美。有一句欠,我看了她的影集,黑白、彩色都有,她很会照像,仪态端正,韵味十足。还有演出时的照时一都很好。她突然问我:“你看我结婚了没有?”’我不假思索地答道:“没有”,她一笑,说:“我结了婚,有了小孩,而且”,她停下来想了一会:“而且还离了婚!”这怎么可能?她哪里看得出来经过结婚的洗礼印离婚的磨难呢?但她显然不是跟我…  相似文献   

12.
1968年,我和未婚妻准备结婚。结婚前,有一天我俩在我家商议结婚事项,确定结婚日期,我提出婚期定在阳历的4月100她说:“我同意,但洋日子我不习惯,也不好记,不知农历是哪一天,家中有历书吗?”“没有。”“有月份牌吗?”“没有,我去借吧!”她说:“不用了,让我推算一下吧。”于是她扳着手指“掐算”了一番,说:“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初三。一言为定,不要忘记哦!”  相似文献   

13.
贾母搞运动     
贾母八旬大庆黄金周活动刚过,贾府就来了一次不火不小的抓赌运动。这是老太太亲自发动的。原来那夜怡红院的丫头说看见一个人从后墙跳下来了, 众人一惊。晴雯心生一计,要宝玉佯装吓地生了病,以逃避贾政追问功课。宝玉便装起病来。又故意闹得众人皆知宝玉吓着了。王夫人忙派人看视给药,吩咐细细查找,灯笼火把闹了一夜,不见人影儿。此事引起贾母警觉,有些生气,“如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女孩,从十来岁就散发出吸引异性的能力,她声音像软糖,身体特别柔,像日本人时兴的宠物──水母,适时低眉浅笑,适时抽身而去,歪歪斜斜地小跑,像是慢镜头里的那种 当然,她必须漂亮,是 “班花”、“段花”、“系花”,甚至“校花”;还有一个条件是,她家境殷富,或有个体面的父亲……如果她有外号,一定是“公主”、“宝贝”或“甜心”什么。 她有一种特别的磁场,吸引一拨又一拨前仆后继的进攻者或围观者。读书时代,她的情书不断,她常把来信用一个非常精致的炉子满面桃红地烧掉,还噘着小嘴,像是生气,并不忘百媚千娇地说…  相似文献   

15.
张海贞 《职业》2016,(19):73-7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把“命运”二字放一起,然而有这样一个女孩儿,她却将“命”和“运”分开来讲,她说,“命”是天定,而“运”是运气,指你自己后天的造化,靠自己转弯。我喜欢这个观点,所谓“运气”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相似文献   

16.
“她对谁都一视同仁,谁有困难她就帮助谁,谁家有困难她就上谁家去。”“有什么问题就找她聊天呀,有什么不开心说一说,就好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大战场镇东盛村,如果跟村民打听姬秀花,听到的都是这样质朴又真心的夸奖。不惑之年的姬秀花在村里有如此好的口碑,故事还要从20多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17.
正她是曾国藩的外孙女,结婚时宋美龄为她做傧相;她是时髦的洋派人物,曾孤身追星追到好莱坞;她是上海名媛中“扎眼”的刺头,朋友落难时,她挺身相助……她就是聂其璧。不守家训特立独行聂其璧出生于1900年,是父母的第十一个孩子,后有一幼弟。聂其璧的父亲聂缉椝是当时的上海道台(相当于今上海市长)。母亲曾纪芬是曾国藩的幺女,按照湖南话,大家称她“满小姐”,后被人尊称“崇德老人”。她一生秉承曾家家训,起居定  相似文献   

18.
在那场“红色风暴”之中,她是“知青父母”的私生女儿。更让她尴尬的是:在媒体的帮助下,她终于有了父亲的消息,但父亲出于对自己隐私的顾虑,却不愿与她相认,而母亲又不知身在何方……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养身父母以博大的情怀最终包容了她。  相似文献   

19.
阿华 《职业》2009,(5):48-48
朱素芬女±是湖南长沙的一位小有名气的职业催乳师,当笔者问及这个职业的“钱”景时,她说:“很忙,平均一天能接两三份活,最多接五份。”“那每个月能有多少收入?”她说“不是很多,一般每个月有五六千元吧。”  相似文献   

20.
王玉萍 《老人天地》2010,(10):33-33
我有个打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好朋友小彭,好到我常在她家“泡”着。她的妈妈周姨热情地照顾我,周姨买的很多连环画我都看过,她做过的上海菜我都尝过,甚至慢三、慢四、“交谊舞”也是她教我们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