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中国 ,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过程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在老龄化背景下建设知识经济 ,与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口的老龄化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只有尽快提高全体国民的受教育水平 ,才能消除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基于基本国情 ,中国老龄化具有老年人数多、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和老龄化地区差别大的特点。老年人健康长寿水平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 ,中国老龄政策要把老年人健康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老龄化速度快是低生育的结果 ,应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为老龄化做好物质准备。老龄政策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未富先老的条件下 ,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虽然比日本要低得多,但中国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却与日本东京都十分接近。据1987年7月1日零时进行的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上海市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8.5%;而日本总务厅发表的统计资料,1987年9月15日东京都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9.2%,相差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非正规”老年教育与老年人社会参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如何促进老年人广泛而有效的社会参与,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是老龄化社会必须要面临的挑战。老年教育作为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正在引起普遍关注。相对于我国"正规"的老年大学而言,"非正规"老年教育是指除"正规"老年大学以外的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主要包括社区老年教育、大众传媒中老年教育和老年人自发组织的老年教育。"非正规"老年教育以其灵活性、参与性和低成本等特性契合了中国老年人口的特点,能够更有效地适应老年人的教育需求,是促进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在大力发展适应中国国情的"非正规"老年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推动参与主体的社会化、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人口老龄化是最初表现在人口年龄结构上的一种老龄化现象,是人口转变的自然过程。决定人口老龄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生育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同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西方国家一样,也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口生育率下降的情况下出现的。在世界老龄化趋势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老龄化的趋势、特点及其影响,是我们迎接老龄化挑战,促使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01年3月28日发表…  相似文献   

6.
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将老龄化程度纳入创新效率分析框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老龄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差异。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与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观察期内明显地促进了创新效率水平提升,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老龄化不仅能直接促进创新效率,还可通过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对创新效率产生间接影响,但直接效应超过间接效应;在政府支持、外商投资和城镇化水平的调节作用下,老龄化水平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中部地区的老龄化促进创新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7.
一、老龄化现状与展望随着中国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联合国把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按照该标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进程模拟和政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璋 《西北人口》2007,28(5):54-58
以人口老龄化系数分析为主线,对相关统计数据从生育率、死亡率、老龄化系数、跨期队列人口四个方面进行模拟分析,推算出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1976年开始出现;计划生育政策是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关键因素,并导致我国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的时间提前了12年;面对老龄化和高龄化浪潮,应当实行由国家主导、社会与家庭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老龄化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9.
王英  谭琳 《人口学刊》2011,(1):32-41
如何提升老年人口的生存发展能力、促进其社会参与和全面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是老龄化社会必须要面临的挑战。老年教育作为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正在引起普遍关注。"赋权增能"的中国老年教育定位通过制度、机制、环境和心理的赋权,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利,通过提升老年人生活掌控能力、变化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实现"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并最终保障老年人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对北京老年人的成功老龄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着成功老龄化.属于成功老龄化范畴的老年人主要是低年龄、男性、受教育时间长、拥有较多家庭财产或月收入的老年人.上述因素并不只对某一个年龄组产生影响,它们对老年的各个阶段都有影响.年龄的增长与老年人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教育和收入变量之后,老年人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茂 《南方人口》2003,18(2):24-29
中日两国不仅人口年龄结构发展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且影响年龄结构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非常相似。因此,日本经历过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将在中国陆续出现,日本当年采取的应付老龄化对策,将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勇 《西北人口》2013,(6):90-94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进入老龄化最晚但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为了解决老龄化造成的压力,日本政府及相关部门很旱就开始了对老龄人力资源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政策措施。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日本老龄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分析,为我国的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东亚地区人口老龄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晅 《南方人口》2002,17(1):42-46
东亚地区是目前倍受国际关注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 ,但其人口也迅速老龄化。本文比较了东亚地区各国 ,尤其是两个东亚大国———中国和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进而总结了东亚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人口问题之探讨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均处于低生育率水平,但各自所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人口问题迥异,应对战略不尽相同:中国台湾地区地狭人稠,人口减少未必是坏事,应以稳定生育率为首要,鼓励适龄结婚,带动生育率回升,放宽移民政策,移入高素质人才,提升竞争力;日本总人口已经负增长,应鼓励生育,改革教育,坚持能力主义;中国大陆人口面临结构和数量双重压力,应以调整人口结构和控制人口数量并重为首要任务,提升人力素质。  相似文献   

15.
高勇  李娜 《人口学刊》2013,35(4):64-69
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日本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及相关部门很早就开始了对老龄人力资源利用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将研究视角锁定于日本老龄人力资源就业的性别与行业结构特征,试图为我国的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基于中日人口红利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红利"是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亚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国家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经济增长,分别对应第一次"人口红利"和第二次"人口红利"。中国与日本相比,无论是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人口转变模式,都有着极为相似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变化,借鉴日本人口红利期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充分实现第一次人口红利、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日本、韩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清芝 《西北人口》2009,30(4):73-75
世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年龄结构类型也趋于老年型。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明显差异。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本文以美国、日本、韩国三国为例,在考察人口规模争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这些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经验,即政府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共同参与;不断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结合国情提出了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史继红 《西北人口》2004,(2):10-11,4
中国在人口生育政策的直接作用下,以急刹车的方式迅速地完成了人口类型的转变并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的行列,在此前提下本文试图着重阐述和强调: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较之发达国家相比有根本的不同,因此涉及人口老龄化中的诸多问题必然显示出差异性,表现出明显的中国国情。充分认识这个国情,才能从宏观上不失时机地把握好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关系,才能有利有节的解决好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口老龄化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义根  贾洪文 《西北人口》2012,33(2):125-129
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基于消费和投资的年龄偏好性差异,老龄人口对金融资产的需求行为影响着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需求结构的变化。本文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通过老龄人口与金融资产需求结构的相关性分析,阐述我国老龄人口对金融资产需求的偏好,并为完善和促进我国老龄人口金融资产需求的多元化提供有意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Slowing population growth in Japan has led to concern about aging of the labor for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seniority wage and lifetime employment systems.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the labor force will age rapidly in the future. However, Japanese labor force institutions are more flexible than most Western observers have thought, and appropriate response to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 situation has already begu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devising innovative policies for accommodating an older labor force.The author thanks the staff of the East-West Population Institute for assistance in the production of this article. In addition, the support of the Nihon University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s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