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资金和发展经济上给予帮助,使其增加收入,进而也增加了养老积蓄;对计划生育夫妇子女的各种优惠,是帮助家庭增加对孩子的抚养成本投入,以期将来转化为更高的养老价值;政府和集体承担的那部分计划生育养老保险金,是直接给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投入;新启动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更是与国家退休养老保障制度性质相似的新机制。必须建立相应的,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通过公共财政支持,才能保证上述养老保障工作的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平衡。  相似文献   

2.
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简单模型进行计算和讨论 ,发现少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的养老经济供养能力的差别 ,受限于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差 ,多子女家庭具有一定的优势 ;经济条件好 ,少子女家庭的供养能力则可能更强。计划生育对家庭养老的经济保障能力的影响 ,是通过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实现的。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 ,计划生育有利于家庭养老经济供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江苏是全国计划生育的先进地区,也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老年型社会的加速来临,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问题日益被提上重要日程。文章在阐述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在全社会养老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面临的突出矛盾,并提出了江苏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金昌市从实行养老储蓄金入手,彻底解决农村二胎有女无儿户老有所养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截止1990年6月30日,人口出生率为5.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5场,多孩率降到。.汀%,计划生育率提  相似文献   

5.
所谓家庭进步就是人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富裕、文明、健康、幸福的现代家庭生活的不断追求和逐步实现。家庭进步的特征以及对计划生育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家庭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逐步走向富裕。(2)家庭职能的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3)家庭生活方式逐步转变,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4)家庭观念不断更新。(5)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家庭进步的各个方面都和计划生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进步是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条件,只有家庭的不断进步,才能使计划生育得到更好的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也只有与家庭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家庭进步,才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家庭利益,即群众  相似文献   

6.
养老与家庭     
<正> 每个家庭都有世代更替,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经历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这样的生命周期。当家庭某些成员进入老年阶段时,由于生命老化,必然要产生养老问题。养老问题与家庭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研究这种联系,有利于提高我们对养老问题的认识,促进对我国养老问题的妥善处理。养老是家庭的一种传统职能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阶段。实现新的任务,不但需要国家的政策、法律作支持,更需要在制度层面上给予保证。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一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在农村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免除广大农村群众的后顾之忧,对于激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我国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促进了人口自身协调发展,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第一批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已经开始步入老年,老龄化、少子化、空巢化、离散化使得传统家庭功能呈弱化趋势,他们的养老服务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9.
计划生育的成功一方面大大减缓了人口剧增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使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家庭养老  相似文献   

10.
老有所养,追求高质量的老年生活是人口老龄化诸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指出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之一,探讨了老年人居住环境和家庭养老之间的密切关系。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从老年人居住环境“质”的提高来适应未来家庭养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世界各国由于人口的转变过程中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家庭中的子女数减少,引起全面的家庭结构变化。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导致人口结构的老化。据联合国预测,1975年世界朋岁及以上的达52%居住中发达国家。由于增长的速度不同,预计到2000年时,60%以上的老年人将居住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2025年,这个比率将达到72%。实际上,1982年到1992年,全球人口中又增加一亿多老年人,其中70%是居住在发展中国家。未来10年内老年人将还会增加1.25亿。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增长,从1980年到2000年其人数将增加54%,而同…  相似文献   

12.
家庭养老需求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张力及其弥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一方面,老年人的特征和人性本能共同决定了人们对家庭养老需求十分强烈;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两者之间的张力造就了当前中国社会所特有的家庭养老困境。如何弥合二者之间的张力需要建构家庭和社会联动性的居家养老模式,应发挥各方优势,整合资源,破解家庭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农村人口比例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婚育观念尚未根本转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一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仍面临生产、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探索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特别是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养老保障制度,有助于解除农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4.
农村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障一体工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村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障一体工程的理论墓础 农村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障一体工程指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障的紧密结合,即在切实抓好计划生育的同时,逐步解决农民、尤其是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农村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障一体工程的理论基础可以从四个方面子以理解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25日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20周年。为纪念中央这一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文件的发表 ,同时也为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于今年3月2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 ,更好地宣传计划生育的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国家计生委宣教司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共同组织开展了“计划生育家庭发展与变化”课题研究。这一研究是1999年开展的“计划生育投入及效益”研究的姐妹篇 ,两项研究共同组成了…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它地处东海之滨,长江门户,是著名的国际港口,全国性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之一。商品流通活跃,信息化水平较高。髓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重大变革,上海特定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家庭伦理道德观、城市的人口结构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规模、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老人、高龄老人人口日益增多、照顾需求增大的现实面前,作为传统的照顾老人主要提供者的日本妇女却逐步退出照顾的舞台。本文分析了促使这种变化的几个原因:新的法律给予妇女在社会、家庭中平等的权力,妇女无心也无力为年长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妇女对家庭的居住规则,赡养老人及自己老后如何养老问题在观念上也有很大的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希望有自己的家庭空间( 小家庭,核心家庭) ,不与上一代人同住;尽力自立,不依靠或者少依赖子女,将目光转向社会,希望社会能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8.
家庭成员年龄特点与家庭养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照顾老人的主要家庭成员的年龄对家庭养老的影响。主要关注点是夫妻间的年龄差和代际间的年龄差。日前夫妻间的年龄差仍以丈夫大于妻子为主。但年轻夫妻间的年龄差距在逐步缩小,这对未来夫妻间的相互照料会有所帮助。但考虑平均期望寿命女性高,现今夫妻间的年龄差距仍有利于对男性老人的照顾。代际间的年龄差距明显缩小。与以往相比,妇女生育时间短,且结束生育的时间提前。这意味着两代人同时步入老年阶段的可能性的增加,老年人开始照顾老年人。夫妻间的年龄差三要影响夫妻两人之间的照顾;代际间的年龄差更多地影响着两代人之间的照顾。  相似文献   

19.
为加大关爱奖励救助力度,在各村申报,计生专干反复入户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全县300余户贫困计生家庭女孩户进行慰问。1月31日,县委副书记刘金宇、副县长王辉和人口计生局局长刘英杰及班子全体成员兵分6路,到各个乡镇走访慰问,不但给女孩户家庭送去了生活用品,还为正在上初中的女孩每人送去一台学习复读机,使其在生活上无忧,在学习上更加努力,让她们家庭在节日期间得到安慰。  相似文献   

20.
孔子孝道观与家庭养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养老问题极大关注的当今中国,孝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传统孝道思想又是以孔子的孝道观为基础的.因此,研究孔子的孝道观不仅是研究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古为今用、解决现实养老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