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海英 《人口研究》2013,(1):94-103
由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理念等方面的原因,户籍制度并不是所有国家掌握人口情况、有效实施社会管理的唯一模式,而日本是实行户籍制度模式的发达国家之一,其户籍登记制度的历史背景及实施的模式与我国有许多近似之处。因此,对日本户籍制度作一深入、全面了解,并与中国户籍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对日本相关法律文献分析研究基础上,对包括户籍制度和居民基本台账制度的日本户籍体系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通过与中国现行户籍制度比较,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户籍制度的改革实践,对我国实行户籍制度的合理性、户籍体系的构建、户籍编制单位、户籍登记事项的确定、违反户籍制度的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户籍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户籍制度包括登记制度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户籍的登记和管理始于西周,到秦汉时期初具规模,唐宋以后日臻完善,使该制度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等级性、世袭性和社会治安功能。  相似文献   

3.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三)齐明珠一、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德国是世界上开创社会保障制度的鼻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将医疗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1883年5月31日,帝国国会经过辩论,以多数票通过了《医疗保险法》,并于同年12月1日正...  相似文献   

4.
我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户籍本身只是一种人口登记制度,而我国的户籍却附加了由体制引起的过多的权利,演变成与户口性质和登记地相挂钩的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制度。户籍制度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的。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关键是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权益和福利,构建统一国民待遇福利体系,真正发挥户籍的人口管理功能,促进人口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5.
户籍管理是直接以广义户籍为工作对象的一系列户政业务的总称。主要指形成并管理户籍的户口登记、户口统计、户籍档案管理等业务,它是各国户政的共有业务,是户政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在中国,户籍管理制度与户口的登记、统计、档案管理等业务,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形成,并有效实施、长期延续至今。20世纪50年代,人口卡片管理成为中国户籍管理的一项新业务;改革开放后,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运用,为中国户籍管理打开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人口迁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了前三次普查所没有的人口迁移项目,从而为了解近5年中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提供了权威数据。以此再结合对其它资料的分析,使我们可以为建国40年来的人口迁移,尤其是省际人口迁移,勾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一) 应该承认,过去我国一直缺乏有关人口迁移的完备统计。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数字,已汇总发表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由于户籍注册登记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不同,对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诸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和历年人口统计年报中的有关数据资料,对建国后中国农业人口向非农业领域转化的历史进  相似文献   

8.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以后,郑州市金水区计生委迅速行动,全区上下积极学习、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一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区委宣传部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学习纳入了2002年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区委党校也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学习纳入了党校对领导干部培训的学习计划,区计生委、乡镇、街道办事处及辖区各单位也纷纷组织领导班子进行了学习和讨论;二、组织一次学习答卷活动。区计生委与区普法办联合,在区直机关干部职工中开…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颁布并将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和智慧,是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共同意志。下面,我谈谈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几点体会。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几个新突破 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它将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制度,为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的户籍现状与分区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描述分析了2000年人口普查所反映出的户籍的基本状况和地区差异,指出东南沿海地区与北京等特大城市是户籍状况最复杂的地区。文章介绍了各地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取向的空间差异,认为目前可以分成基本开放户籍、降低入户“门槛”与没有实质开放三种类型。指出在户籍状态不太复杂的地区应抓紧户籍制度改革,及时采用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在户籍状态复杂、外来人口聚集的地区应采取稳妥的政策,分人群、小区域、分阶段逐渐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迁移是人口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987年以前,我国没有进行过全国范围的人口迁移调查,每年公布的全国人口迁移数据是根据公安部门的户籍登记情况汇总得到的。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9)》提供的解放以来主要年份人口迁移数据,北京市1987年迁入人口为181757人,迁出人口为126313人,迁入率和迁出率分别是18.47‰和12.84‰,净迁入  相似文献   

12.
学习《国家赔偿法》提高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工作依法管理水平阎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已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赔偿法》作为国家赔偿的基本法,它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确立,是我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为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有效地控制我省人口增长,根据《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流动人口的生育政策,按《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及其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出生人口数由出生地登记,并通知户籍所在地统计出生人数。第三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由户籍所在地和临时居住地人民政府共同  相似文献   

14.
生育水平反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低生育水平是极不稳定的。笔者通过查阅统计部门的人口抽样调查信息和资料,并通过对民政婚姻登记、公安户籍登记、医院出生婴儿登记、防疫站新生儿防疫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登记的核查,结合在基层人口计生工作的调研发现,我国城乡生育水平实际还很高,如江西省九江市农村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仍在2.3左右,城镇下岗职工、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名人富人政策外超生人员增多,  相似文献   

15.
2014年7月30日,政府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不同于以往历次的户籍改革,此次《意见》出台,意味着要真正开始向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和农业户口说再见。因此,《意见》一出台令社会欢欣鼓舞,被广泛地认为具有历史性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民幸福指数的理论研究,分析了将国民幸福指数纳入政府绩效评估的意义,总结了江阴市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将国民幸福指数纳入政府绩效评估的具体途径,这些途径主要考虑到评估法律、评估主体以及评估的指标体系等方面。最后提出要以法律的形式将国民幸福指数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应该多元化、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国民幸福指数具体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燕 《西北人口》2011,(6):59-63
2003年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以来陆续改革户籍政策,并于2010年底出台了《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意见》引发了国内舆论界和理论界的热评。笔者仅以成都的户籍制度改革为样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阐释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与重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成都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提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难题,以为我国其它省市户籍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诏安县全面推行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及“票款分离”的征收办法,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   1.规范程序,明确职责。一是县计生局、财政局、农行、信用社四家联合发文制定《实 施意见》,由计生局与作为委托代收社会抚养费的农行、信用社签订《收缴票款协议书》, 计生部门依法对计划外生育对象发出《社会抚养费征收通知书》或《行政处罚规定》,银行 将全部收款上缴财政管理,财政部门按用款计划拨付,计生部门按规定使用;二是实行票款 定期核销制度,并将附有收据的记帐联送计生部门登记;三是实行滞纳金制度,逾期缴款将 …  相似文献   

19.
一、广西生命统计史料 在收集“广西医疗卫生志”史料中,发现广西自民国26年(1937年)起,全省实行了生命统计报告制度,在全省99个县、4个市约1400万人口范围内,连续四年作出了生命统计报告(未编寿命表)。据记载,民国23年全省已开始了办理户籍人事登记工作,民国26年8月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从诞生发展到今天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一户籍管理体制与现行的社会经济体制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方面 ,户籍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而改革的基本思路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1.逐步实行一元化户籍 ;2 .由现行的户口登记逐步过渡到人口登记 ;3.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对人员流动的开放管理 ;4.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