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开始把精力转移到中国农民问题上 ,先后在湖南、广东、上海、湖北等地 ,积极从事农民运动 ,不断积累经验 ,并进行系统总结 ,形成了一套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他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的策略是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这些思想 ,为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群众运动是人民群众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经济目的而组织起来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声势的持续活动,按其参加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等。按其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政治运动、生产运动等,毛泽东的一生,发动、组织、领导过不少群众运动,对群众运动有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述,本文拟就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谈一些看法。 一、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的分期问题 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既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相联系,又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联系,大体上可分为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晚年时期。 1、1919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是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形成时期。 他亲自参加群众运动的实践,为他的群众运动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五四运动开始,他看到了青年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巨大威力,感到非常振奋。随着他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他还亲自参加到群众运动的实践中去,发动、组织、领导、研究群众运动。1922年9月,他和其他同志组织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的罢工运动,并取得了胜利。1925年“五卅”运动失败后,他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仅仅组织工人的群众运动是不够的,还必须组织农民的群众运动,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动、组织、领导,研究农民的群众运动上,于是开始领导湖南的农民运动。1926年他和林伯渠等人在国民党中  相似文献   

3.
申长秀 《理论界》2004,4(2):86-88
怎样认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我们党对农民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决定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成败。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是毛泽东农民观得以确立的最基本、首要的前提。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经典论述与中国的历史实际并不整合。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符合自己国情的农民观,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集体的智慧。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党内最早认识并比较系统论述农民问题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为大革命失败后顺利地进入土地革命战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姜舒影  毛维国 《南方论刊》2021,(1):107-109,112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命题.为了巩固国民革命的基础,首先就要先解放农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正是认识到农民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在考察和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基层组织、开办农民讲习所的实践过程中,采取了灵活丰富的斗争形式,积累了开展农民思想教育的经验,积极引导农民参与革命斗争,掀起了农村革命的风暴,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为革命...  相似文献   

5.
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一方面注重理论研究 ,提出了农民革命是国民革命的基本动力 ,建立农民武装、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等理论 ,并且对中国农村社会阶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另一方面注重社会实践 ,深入农村考察农民运动 ,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毛泽东的这些理论与实践对于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农民问题与尊重、发扬农民的首创精神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生长在农村,与农民有天然的感情,了解和同情贫苦农民。特别是在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用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研究农民问题,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同中国农民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上领导中国农民的解放运动取得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宝库。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本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仍然是农业社会,农民是这个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纵观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从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似乎走完了螺旋式上升的一圈:以农民革命始,亦以农民革命终。当然,后者是在现代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并非旧式农民战争的简单重演,但农民仍是这场革命的主体。正因此,农民问题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结构与革命运动的钥匙。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和政治派别都不可能、也没有解决农民问题,不能造成农村社会的大变动,因而也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唯有中国共产党人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农民问题,并以农民为主力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对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与理论阐述,即展示了我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历史轨迹,从其发展过程,我们亦可管窥毛泽东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若干特征和原则,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向阳 《南方论刊》2022,(8):19-20+2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产物。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体现了革命初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分析和考量。其体现了在考察过程中,毛泽东坚持的实践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以及群众原则,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则。毛泽东将农民视为中国革命重要力量,强调农村建立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农村大革命在报告出版后迅速高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蓄积了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整个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历史经验一再证明: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主动;谁把农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基本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他一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之一,反映了我们党解决农民问题的集体智慧,对于我们今…  相似文献   

10.
一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民和无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可以而且必须结成联盟以反对共同的敌人。这是因为,农民特别是小农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革命性,决定了他们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盟友。毛泽东从建党开始至大革命高潮前后,通过对农民进行阶级分析,一步一步地认识了这个问题,并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解决了无产阶级对待农民这个最重要的同盟军问题。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是以革命开拓者的姿态步入革命途程的。还在长沙读书时,他就曾不止一次地利用暑假,徒步去浏阳、宁乡、湘阴、岳阳、安化、益阳、沅江等县农村,调查了解农村情况。1918年首途北京时,因黄河涨水,火车被阻,他利用候车时间,同伙伴们一起到河南偃师农村进行访问、考察,了解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压迫剥削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农民。所以,毛泽东在建党以后,直至大革命高潮前后的岁月里,不仅较早地认识了  相似文献   

1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国农民问题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翻身解放和共同富裕.毛泽东一生高度重视农民问题.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通过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农民翻身解放;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毛泽东在解决中国农民问题方面,既经历了巨大的成功,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毛泽东一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对我们今天解决农民问题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的历史认识中,最引人注目并产生深远的支配性影响的,是他的阶级观点亦即阶级斗争理论。他热情洋溢地歌颂古代的造反者、旧式农民的反抗运动,把几千年来被口诛笔伐的“盗贼匪寇”看作是历史上的革命者、历史前进的主要推动力量。这是毛泽东给现代史学思想史增添的独具特色的新思想,也是中国史学思想史上一次最彻底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完成了对国民党改组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通过了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均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议.至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也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即为推动苏联援助下的国共合作的中国革命而斗争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谁正确认识和把握了这个问题,谁就把握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方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和邓演达都十分重视农民问题,以满腔热情领导和支持农民运动。对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那演达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与实践,史学界已有人分别作了研究论述,但将他们两人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同异,目前还未见专文。本文仅就此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人。  相似文献   

15.
纵观整个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由过去忽视农民问题转为开始重视农民问题。国民党在国民革命的前期和中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十分积极地领导和发动农民运动;在北伐战争的高潮中,国民党还把农民运动推进到农村土地革命的深度,促成农民运动的高涨;然而随着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叛变,国共矛盾的加剧,国民革命形势的危急,国民党开始视农民运动为破坏革命的因素,实行了压制和制裁的政策,终而导致农民运动的失败。为了便于论述,下面把国民党对农民运动的政策及实践,分三个阶段来考察。第一阶段,即1924年国民党一大到19…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分析了农民的特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及其领导集体的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各自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农民问题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农民观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农民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历史时期,国民革命时期正是毛泽东的农民观的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深刻地揭示出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这一理论,在农民观上对马列主义做出了具有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的农村调查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于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毛泽东同志从失败的教训中“痛感到研究中国的事情和国际事情的重要性”,即“中国革命也需要作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是个什么东西(中国的过去、现在及将  相似文献   

19.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中国革命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唯一正确道路,它的形成过程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进行了艰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寻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哲学依据,奠定了这一道路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注意调查研究中国国情 ,提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的论断。他认为农民是生产和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具有很大的革命性 ;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 ;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并在不同程度上论述了土地问题、农民武装和农村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