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文化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非均衡的发展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例可以证明文化根源的巨大影响。文化引导经济 ,经济培育文化 ,文化与经济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如何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与文化创新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对安徽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也存在着制约因素。建立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的新机制,使皖北区域内增凝聚力,外显竞争力,促进皖北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持久发展。实行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又有利于缩小安徽南北差距,对整个安徽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齐鲁文化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也是最深层次的动力.山东经济发展与齐鲁文化之间同样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的外部性需要各国、各区域的紧密合作,实现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才能达到人类最终的减碳目标。运用ISM(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分析,从复杂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链中,找到影响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表层因素、浅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为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实现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国际趋势及社会舆论、民众环保意识、消费观念、低碳文化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根本与关键,政府应主要围绕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保障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引擎,在以城市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城作为一种文化促进和发展模式,以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成为对周边区域经济发挥影响的重要因素。以上海松江大学城作为典型个案,分析其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其具有的集聚、辐射、创新互动效应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非经济因素是指经济因素以外的其它各种因素。在了解和研究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时,必须重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非经济因素包括社会政治因素、地区文化因素、区域安全因素等方面,它们程度不等地制约着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制度与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缺一不可的两个因素,区域制度创新不仅是经济力在起作用,还决定于文化力的作用因素。宁波之所以有活力,是制度和文化力的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宁波区域过去的优势将成为历史,如何重组优势,使宁波在区域创新中再创成绩,需要提高城市文化的品位,促进区域制度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多样,不少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解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并从空间尺度、内容载体、动态演化等方面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从区位条件、资源条件、文化因素、政府作用等方面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在后续研究中,应强化基础研究、注重理论建构;强化实证研究、注重比较分析;强化演化研究、注重模式创新;强化因素分析、注重机制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法律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其产生与发展必然与人们生活的环境、经济、文化、宗教等密切相关。诸多影响因素中,地理环境这个客观因素总是为人们所忽略或一笔带过。本文所论述古东女国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出独特的区域法律文化,其中婚姻家庭习俗在古代男权社会中更是独树一帜,以此证明地理环境对一个区域的法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桉树文化认知的差异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桉树文化的内涵、起源与发展概况,介绍了澳大利亚桉树文化的发展和对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比中国与澳大利亚桉树文化在精神层面认知的差异,揭示了中国桉树文化认知受传统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2000-2008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桉树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找出了中国桉树文化技术层面认知的区域差异性和研究方向的不均衡性,并通过关联分析,得出桉树文化技术层面认知的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实力相关,而研究方向的不均衡性与桉树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结论。正确认知桉树文化,有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及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发展权是个体利用社会物质文化条件充分发展自身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权利。在西部开发中 ,保障和实现西部人民的发展权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开发有利于实现西部人民的发展权 ;反过来 ,保障和实现西部人民的发展权 ,必然促进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要保障和实现西部人民的发展权 ,必须在法律上作出明确的规定 ,以保证西部发展的连续性开拓性 ,使西部开发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发展经济学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分析发展经济学研究近十年以来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以及发展经济学已经解决和还未解决的几个问题,探讨发展经济学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的转变历程,解析发展经济学与增长理论从相互背离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讨论了在解释落后国家为什么会陷入贫困陷阱这个问题时,发展经济学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依我之见,我们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实质,就是“十一五”期间发展必须立足于科学发展。为此,全会号召我们“要加快建设资源节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基本主题之一,而明确提出发展问题并对之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主要成果体现在现代发展理论中.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现代发展理论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理论转向,即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这种增长的社会历史向度,并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发展"的主题.这一变化趋势突显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远意义和当代性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要义表明:这种发展观不仅具有严整而科学的世界观基础,而且也日益显示出它在探索和回应当代发展问题时所具有的深刻而持久的理论张力.  相似文献   

15.
新科学发展观是国情和现代化及社会全面进步的合理选择,其理论基石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 会、科教互动平衡和协调发展。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可持 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科教文化可持续发展是手段,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全部基础条件和终极因素。重建公 平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包括生产与消费的规范,人与物的现代化,社会与文化的融合,社会文化与经济伦 理的升华以及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不能还走专注数量和速度的老路。必须立足新阶段,走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维度。高质量发展具有五大本质特征:科技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基于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从构建和完善机制入手,转换驱动机制,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再创协同机制,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建立倒逼机制,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扩大开放机制,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完善包容机制,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创新与拓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发人力和人才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台阶论"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发展观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对邓小平"台阶论"发展思想的再认识,有利于我们厘清发展思路,更好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本文主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对"台阶论"的形成和发展及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研究,以期对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发展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所处的国际背景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所处的国内环境是东西部差距仍在拉大,西部经济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参与竞争的能力却相对下降。西部大开发的首要问题是观念的转变,树立新的发展观,首先要以全新的视角理解现代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的增长要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要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制度为保证。同时,西部大开发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全面理解发展的含义,从一开始就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实现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中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一要从解决温饱的扶贫转向扶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二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打好基础;三要积极兴办乡镇企业,搞好搞活农村市场经济;四要在贫困地区实行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的休养生息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