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稽"新释     
会稽之名 ,出自“禹会”传说 ,但地望所系 ,异说纷纭 ,均因夏代疆域范围和“越为禹后”传统思维定势所束缚。考之“会稽”古音 ,愚以为即“余”的复音缓读 ,会稽即余 ,会稽山即余 (涂 )山 ,余是夷的对音 ,越是夷的假借 ,“夷”为越族的古称 ,东南沿海为夷民族早期生息之地。越夷同源 ,禹越一体。“禹会”实为钱江南北两支夷 (越 )部族在“余”地的会战 ,地望在今绍兴与萧山两地之间。夷族北迁 ,入主中原 ,后又流散 ,“余”(会稽 )地名随之带往新地。所以“会稽”当源于浙江。  相似文献   

2.
东晋南朝时期,会稽地区形成了一个由外籍和本土文化名人组成,几代家门相承、师友相传,并有大致相同精神追求的文人群体.该群体的出现,有赖于会稽深厚的文化沉积、富庶的经济条件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会稽山水对文人的生活、交游、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会稽文人深受般若、老庄濡染,儒学与佛法玄理交融,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3.
经过先秦秦汉时期的变迁,越灭吴、楚灭越、秦灭楚、汉灭秦,西汉时在吴越地区设立了鄣郡和会稽郡,东汉时又将会稽分为吴郡和会稽两郡.吴越地区的居民随着政治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吴人逃散,越人取而代之;越人败退,楚人取而代之;秦国短暂,汉人陆续南迁,经过两汉400年的整合,吴人、越人、楚人、秦人的后裔都融合成为统一的汉民族,吴越地区的文化也是和其他地区一样的汉文化.虽然吴越地区的汉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但是再用先秦时代的国别文化来称呼它已经不合适了.  相似文献   

4.
两晋时期的南北大族是司马氏政权的基本政治力量,与大族势力的结合成为该政权的特质,这一现象在会稽大族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西晋政权以北来大族为重,故会稽大族的政治地位已不及前朝.进入东晋后,随着世族地主经济的持续发展,东晋统治者为了稳固其政权,不得不拉拢会稽大族,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会稽士族官僚群体的形成,便是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大族势力与政权之间的这种关系,体现出两晋政权的士族政治本质.  相似文献   

5.
苏轼<论语说>明代已佚,清末张佩伦曾有辑本,但未传下来.1992年卿三祥、马德富二先生又重作辑遗,是目前较完整的<论语说>辑本.本文在卿、马二氏所辑外,补充辑录了<论语说>遗说10余条,可补文献不足之缺.  相似文献   

6.
东晋永和年间,会稽聚集了众多的名士、名僧,成为重要的佛教中心。其中支遁等高僧不仅富有名士风度而且长于诗歌创作,“言咏属文”成为会稽士僧交往的重要内容。在佛教的推动下,会稽发展为东晋中后期诗歌创作的中心。会稽是浙江诗歌之路中的重要区域,与钱塘江诗歌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浙东唐诗之路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会稽的诗歌创作风气,以及会稽士僧在迁移、流动中对会稽诗歌的传播,促进了剡县、天台山、钱塘、永嘉等地诗歌创作的发展,对浙江诗歌之路的形成具有早期的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7.
楚汉之际,在江东出现有鄣郡、吴郡、会稽郡,但是《汉书·地理志》不载吴郡,所记会稽郡的地理范围包括了吴郡。清代考据学家对吴郡、会稽郡建置沿革进行了考证,仍然没有一个定论。据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有四种说法:一、《元和志》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楚以其地并吴立为会稽郡;二、《史记·始皇本纪》:二十五年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寰宇记》秦灭楚以越并吴立会稽郡;三、《汉书·高帝纪》:六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一县立刘贾为王。……《汉书地理志稽  相似文献   

8.
历代书目中著录的专记越南及越南传入中国的文献 ,其数量达百余种 ,但这些作品很多已经佚失。在古今书目及相关典籍的基础上 ,理清此类文献的历史分布、存佚、相互关系等基本情况 ,并简要阐述它们的价值。希望以此为研究越南的工作提供一个基本的文献线索。  相似文献   

9.
洪水即尧典说的洪水期,是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绍兴是现在的绍兴,名出南宋.那为什么不用古称呢?其一,绍兴和会稽、古越,所指同一个地域,故可通.其二,文章所论为洪水期间的会稽,但为了"通古今之变",把洪水期间的会稽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考察,使之与今天及未来相通,所以使用绍兴这一现代名称.文章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外人类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即证明人类进化史上有过一个"水生"的阶段.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是"敲贝而食"的时代.由此推断,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滨海之地,中国也不例外,华夏文明不可能发源于西北内陆高原,而发源于东海之滨的会稽山下,即以现在的绍兴为中心的北到山东半岛南到台湾海峡的滨海之地.文章第二部分标题为"中华各民族同根共祖".这里阐述了人类祖先们学会火的使用后,由"敲贝而食"过渡到"煮贝而食"的阶段.但在陶器产生之前,胡芦器皿成为主要的社会生活用器.河姆渡出土的7000多年前的园种葫芦籽,证明会稽山下的先民在更早的时候已在利用野生葫芦作生活用器了.这为过去有人提出的"中国最早的图腾为葫芦崇拜"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作为中华各族的"人祖"的伏羲、女娲,实为葫芦之转音;以及现在尚有三十多个民族还保留着葫芦崇拜的传说和民俗,可以推断,中华各民族其实出于一源,都是长期使用葫芦器皿的以葫芦为原始图腾的会稽山下"九黎"、"三苗"之后裔.文章第三部分标题为"三次大海侵与民族大迁移".大体说来,伴随10万年前的第一次民族大迁移的是"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现在的绍兴会稽山,最初称茅山,在那期间就变成了苗山;当时的先民部落由九黎而成三苗.伴随4万多年前的第二次民族大迁移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这时先期内迁的先民已分化成为戎、狄、氐、羌及散居西南的三苗、百越等.这样,随第二次大迁移而来的先民与这众多内地民族之间,既有各种形式的联合、融合等等,也有剧烈的矛盾冲突.所以留下了炎黄大战,黄帝战蚩尤等历史故事.发生在4-5千年前的第三次民族大迁移与前二次又有很大的不同,这时已有陶器的发明和原始农业.这些掌握了先进技术的移民在中原找到了他们的生存发展空间,成为新兴的农业民族.伴随这段历史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而大禹治水也由过去的消极的抵抗水患,转变为以兴修水利为主.大禹治水到会稽,毕功于了溪,并在这里大会诸侯,会稽治国之道,标志着远古时代的结束和华夏文明的形成.从此苗山改名为会稽山,历史从这里翻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会稽孔氏是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世家大族.从两晋南朝的史籍中梳理出孔氏一族的人物、事迹和世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六朝世家大族的发展状况、会稽郡的开发及其在当时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1.
浙江远在五万年前文身断发、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就有“建德人”的开辟草莱之功。在七千年前又有河姆渡人披荆斩棘,创造了新石器文化。但浙江有文献可考的历史较晚,在春秋时期,越族人在会稽建立了越国,“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灭掉了吴国,  相似文献   

12.
分封之制,发端很早.相传禹时已经置有万国.①至于商朝的封国,不但见诸古籍,甲骨文中也有记载.西周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的.西周初期曾经进行了三次较大的分封,即子朝说的“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藩屏周”.②以后陆续又有增封.西周一代封国究竟有多少?今已无从确指.《吕氏春秋·观世篇》号称“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看来为数一定众多.根据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的铭文来看,西周分封,除了赏赐礼器、珍宝、奴隶、田亩以及专事征伐的弓矢之外,还要任命受封者去统治一个地方,这就是封国.封国疆域  相似文献   

13.
李白由东鲁入京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之研究李白者,曾认为李白天宝初应诏由南陵入京,我们对此有些怀疑。 一、天宝初李白并未寄家南陵 在李白的生平中,大家曾认为他在天宝元年入京前,曾南游会稽,寄家南陵。但查李白同时代人及唐人的记载,如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范传正《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及杜甫、高适、任华等人诗文,都不曾说李白在天宝初入京前曾到过南陵、会稽。只是到了李白死后将近二百年的后晋刘昫的《旧唐书、李白传》中才说:“天宝初,(李白)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又因《李  相似文献   

14.
经过先秦秦汉时期的变迁,越灭吴、楚灭越、秦灭楚、汉灭秦,西汉时在吴越地区设立了鄣郡和会稽郡,东汉时又将会稽分为吴郡和会稽两郡。吴越地区的居民随着政治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吴人逃散,越人取而代之;越人败退,楚人取而代之;秦国短暂,汉人陆续南迁,经过两汉400年的整合,吴人、越人、楚人、秦人的后裔都融合成为统一的汉民族,吴越地区的文化也是和其他地区一样的汉文化。虽然吴越地区的汉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但是再用先秦时代的国别文化来称呼它已经不合适了。  相似文献   

15.
陆游一生爱山.检索其九千余篇存诗,"山"字共出现了3071次,陆游爱山,特爱故乡山阴的会稽山.他登山、赏景、挖笋、采药,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会稽山秀丽风姿;他喜欢采食会稽山的竹笋与蕨菜;他常常去会稽山采药疗救自己,亦施药他人.无论任职京城,抑或从军剑南,"剡曲稽山是故乡",会稽山水永远都是令他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精神皈依.陆游的会稽山诗也折射出他思想与精神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相似文献   

16.
从出土文献来看,第一人称代词"予"在汉代才出现.在此之前,"予"的前身是"舍".西周早期"舍"就从"余"中分化出来,承担"余"的本义"赐予、给予".大约在春秋晚期或战国时期,"舍"还成为与"余"有别的另一个人称代词,这个人称代词到了汉代写作"予"."予"的字形有两种来源,其中一种来源就是在"舍"下加"(O)"变成"舒",再由"舒"字分化出"予",即()."予"与"余"非同词异写的关系,二者在出现的时代和来源上都是不同的.今本<尚书>中有第一人称代词"予"不能证明周代就有第一人称"予".在出土文献空前丰富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依靠出土文献将汉语史的一些问题真正置于历史的时空当中,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刘晓云同志认为,“五斗米”是指五斗米道教徒,延伸为权贵。此说未免牵强。刘说陶几次出仕均受到官场中五斗米道教的排挤和压制,但末列具体事实。有姓名可考“与陶渊明势不两立”的王凝之,是“会稽内史”,会稽郡治在浙江绍兴;而彭泽县属豫章郡,不归它管辖。陶辞官是义熙二年(406),王凝之却死于隆安三年(399)。从时间、地点多方面考察,王不可能是陶的  相似文献   

18.
《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四年冬,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葛剑雄先生在其《西汉人口地理》一书中认为:“武帝时根本没有向会稽移民。”本文对葛先生之说不敢苟同,认为从汉初的政治形势、社会矛盾、民族融合及会稽地区的人口状况来看,武帝时徙民会稽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19.
论文献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献"一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汉语里就已经出现了.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在这里,"文献"是指文字资料和贤能的人.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总序》中对"文献"作了较为具体的诠释,他认为,凡经史、会要、百家传记等书,信而有征者,谓之文;凡臣僚之奏疏、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等,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谓之献.可见"文献"是指文字资料和言论资料.这一意义一直到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东晋士风文风表现出闲淡自然的形态,与西晋的士风文风完全不同。论者以为这种闲淡自然固然与玄学的影响、东晋门阀政治密切相关,但与其产生的地域会稽不无关联,可以说它表现了越文化的另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