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研究超验实体或本质的学问,曾经是西方哲学的主流.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西方哲学普遍出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反叛.本文试图对现代西方哲学反形而上学的原因及途径做出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淼 《青海社会科学》2015,(1):52-57,108
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尽管是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共同理论出发点,但二者在性质上却全然不同。现代西方哲学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是一种"理性批判",这种批判由于其理论局限性并未能完全脱离形而上学。马克思通过资本逻辑的批判,使形而上学批判由"理性批判"转向了"社会历史批判"。此种批判,澄明了资本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内在关联或同构性,提出了以消灭资本逻辑的方式来从根基处清除形而上学的滋生土壤,因此真正实现了形而上学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3.
分析哲学与形而上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分析哲学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对传统形而上学做出了尖锐的批判,直至提出取消形而上学探究;另一方面,由于形而上学问题本身具有的广泛性与深刻性,任何一种哲学探讨都无法绕过它们,所以,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新近繁荣起来的哲学分支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干系.分析哲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史已明确向我们昭示出它不仅不是形而上学的冤家对头,而且还一定程度上是形而上学的一支现代同盟军,它所倡导的新的探究角度与方式无疑大大有益于人们对于古老形而上学问题的理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研究超验实体或本质的学问,曾经是西方哲学的主流。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西方哲学普遍出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反叛。本文试图对现代西方哲学反形而上学的原因及途径做出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古希腊至今 ,形而上学一直是西方哲学中的主题 ,追问、建构、拒斥与消解形而上学 ,乃至于回到形而上学 ,几乎是西方哲学的特点。笔者认为 ,其中重要原因在于 ,形而上学是人的本性需求 ,“我们需要形而上学去保持完整与崇高” ;或者说 ,形而上学使人与神圣感相连 ,从而把人生统摄为一个向善翱翔的意义整体。显然 ,在科学的时代 ,以寻求“最高原因”为目标的传统的形而上学 ,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已经终结 ,随之附着其上的一切意义与价值也消解了。现代西方哲学试图克服现代人的存在困境 ,他们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重建意义世界 ,恢复形而上学在人的存在中的位置。然而 ,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宏大叙事方法不同的是 ,在他们那里 ,哲学家们强调通过唤起“个体”的神圣内在体验 ,克服现代人物化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如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格尔哲学是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和发展顶峰。全部现代西方哲学就是从批判黑格尔哲学、拒斥形而上学开始的。正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 ,马克思举起了反对形而上学的旗帜 ,从人的存在出发批判形而上学 ,解读存在的意义 ,并凸现了存在的根本特性———历史性。从根本上说 ,马克思哲学是生存论的本体论 ,即实践本体论 ,马克思批判并终结形而上学的工作就是从本体论层面上发动并展开的 ,从而为西方哲学开辟了一条“从本体论认识现实”的道路 ,实现了哲学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轨。马克思由此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7.
黄颂杰 《文史哲》2001,3(5):19-25
由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奠定的西方哲学的人性和神性的特征 ,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深厚的传统。现当代西方哲学家赋予人性以新的含义 ,批判并力图清除哲学的神性 ,成为西方哲学的新的形态和发展趋势 ,但迄今西方哲学未能彻底清除哲学的神性。马克思批判改造了哲学的人性 ,彻底清除了哲学的神性 ,成为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者之一  相似文献   

8.
西方哲学以形而上学批判自我的发展及演变逻辑展现着西方哲学的气质与精神,即在描述与修正的逻辑上诠释哲学本身;形而上学内涵的内在转化又表达了一种哲学视野的扩展,即从本体论到人文精神。西方哲学中国化同样经历了西方哲学在中国的描述阶段以及不断注入中国力量、中国话语的修正阶段,进入新时期的西方哲学中国化更是在描述与修正的辩证统一之中彰显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未来。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的描述与修正现实地诠释了哲学形而上学的内在意境。  相似文献   

9.
形而上学的召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六、七世纪,近代西方哲学的巨轮起航时,曾经播放过反形而上学的乐章。但是,这艘巨轮恰恰又是撞在形而上学这块礁石上。当代哲学能消解这块礁石吗?十八世纪的法国人似乎把形而上学批判得信誉扫地了,但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形而上学却实现了一次有内容的复辟。不过,这次复辟似乎是短命的,随着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反形而上学的呐喊又高涨起来。直到目前为止,呐喊声虽然有所减弱,反形而上学仍然是一些人的时髦语言。我看,形而上学的命运虽然不佳,却是不可能反掉的。人们不是常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吗?这就表明了人本性上是形…  相似文献   

10.
光源隐喻与哲学的叙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源隐喻”出现在哲学家们对“一”的迷恋、对“真正的存在”的追寻中 ,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基本叙事模式。这个隐喻实际上深藏着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哲学或哲学家运思的秘密。柏拉图的“洞穴喻”为西方哲学思想精心设计了一个“光源隐喻” ,它标明了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道路。希腊化时期、罗马时代以及延绵一千余年的基督教的中世纪 ,西方哲学形而上学在终极视域与上帝观念的相遇是通过将基督教上帝“光源”化来完成的 ,中世纪的上帝观念是一个实体化的“永定之光”的观念。近代精神是用“光源化”的理性观念取代“光源化”的上帝观念。一旦意识到 ,在启蒙散播的光明中 ,“一切客人中最可怕的客人”──虚无主义之到来 ,那么就会明了 ,现时代哲学的命运取决于我们如何面对那起构造作用的“光源”丧失“隐喻”魔力的处境  相似文献   

11.
西方哲学的基本视域大都植根于其久远的精神传统之上的,这一思想根基就是西方的形而上学;可以说西方哲学的整体结构与关注聚焦点在于如何通过形而上学的不断阐释来推进和重塑形而上学,西方形而上学的奠基和复活大都在新的前提下,来助力形而上学的发展和提升自身的活力。现代形而上学的理解方式和阐述样态有着新的特点,体现在与时代精神的旨趣相吻合,总是力图在超越旧的精神状态的过程里,重铸现代形而上学的价值。本文提出了形而上学现代架构中的基本样式,强调现代形而上学的价值,并尝试着从形而上学与“中国梦”的契合点上挖掘形而上学的特有功能,即表现在对理性超越的不断追求,对实现过程的历史包容,对现存状况的批判反思以及对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强调在当代形而上学的视域中建造“中国梦”的价值目标和追求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育林 《学术研究》2006,2(8):41-47
一部西方哲学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形而上学的发展史。古代形而上学是纯客观的实体形而上学,近代形而上学是思辨的主体形而上学。马克思哲学批判地继承、改造了古代和近代的形而上学,以实践为基础,创立了实践形而上学。实践形而上学认为真正的本体性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的现实生活。实践形而上学不仅开启了形而上学的现代转型,而且其思想涵盖了当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复兴”和“重建”形而上学的基本视域,是现代形而上学的真正重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界近年来关于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的讨论仍在持续.在这一讨论中,柏拉图是重要的一环.美国学者卡恩运用他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处理希腊哲学文本,提出了若干结论,强调了希腊文动词be的三种基本用法和三重含义(是/在/真),可供我们研究柏拉图的本体论思想时参考.柏拉图的本体论之所以能发挥长远的影响,不在于他提出了"型"和"相"这样的本体,而在于他确定了一个求真和求实的基本思维模式.现代西方分析哲学家的反形而上学,没有从根本上驳倒柏拉图.  相似文献   

14.
祈向虚灵的真实--西方价值形而上学窥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的运思不是冰冷的数理筹算,它的迂远而拙真的寻问自始就燃烧着人生终极眷注的热情.心灵的价值祈向是"形而下"欲求超越至"形而上"关切的真实契机,哲学家们由此创构的形而上学可恰当地称之为"价值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先后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胡塞尔这里形成三个不可替代的运思枢纽,这三个运思枢纽也是"价值形而上学"的三种典型形态.它们分别在西方"轴心时代"、近代和现代的出现,使西方哲学之思的赫拉克利特之河呈某种节奏有致的律动.  相似文献   

15.
审视近现代西方哲学观的变革,从康德的理性批判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不仅表征着西方哲学从认识论到语言学的范式转变,而且凸显了西方哲学从思辨哲学转向生活世界的根本指向。康德理性批判在于划定知识的经验界限,试图为科学的形而上学进行奠基。早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在于澄清思想的语言界限,对形而上学幻相进行治疗,但其后期思想却坚决捍卫常识,要求重新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从思辨的观念世界走向日常的生活世界,成为现代西方哲学观演变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6.
独立于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与人类共存。对哲学形而上学作了纵向考察,从哲学观的角度来认识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该文分析了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所作的先验批判以及未来形而上学的重建原则,认为康德彻底改变了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念,把传统形而上学和未来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界定为;前者研究存在的实质及其规律,后者反思理性自身及其原理,因而开拓了哲学研究的新境界。因此,康德在西方哲学史上,不仅在认识论上,而且在哲学观上都实现了“哥白尼式的倒转”。  相似文献   

17.
当笛卡尔主义及近代形而上学的困难日趋彰显之时,人们发现这位与笛卡尔同时代、同为伟大科学家的帕斯卡尔,早在笛卡尔理性之旗高扬之前,便对其进行了深刻、系统的批判。而他对人的存在的关注,人的状况的描写,及最终走向他的上帝,这一切都引起现代西方哲学家的浓厚兴趣乃至强烈共鸣。因此,全面地考察帕斯卡尔思想的内容和影响,对于完整地把握近代西方哲学、理解现代西方哲学都有相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方哲学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概念,与其他重要范畴一样,“他者”亦是通过指涉整个西方文明的存在论基础和认识论机制而开启一种新的哲学视域的。无论他者问题的形成具有何种起源、它的演化遵循着何种路径,其核心都是围绕主体问题展开的,正是这一原因,它能够作为一个基本形而上学问题出现,并在反主体中心论、反欧洲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话语中广泛使用。在本文中,我通过齐泽克这个个案来展示他者问题可能的理论境界。就此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当今的批判理论是否可能通过充分动员西方思想资源(这些资源大都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不相…  相似文献   

19.
法国哲学家让一保罗·萨特(1905—1980)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进行具体分析和正确评价是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和批判的一个重要课题。萨特哲学的出现是符合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史规律的历史现象。过去一般研究者对于萨特哲学思想的前驱都上溯到十九世纪上半期丹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基尔凯郭尔(1813—1855)。当然基尔凯郭尔曾经发挥过一些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提出过一些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20.
论康德先验幻相理论的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验幻相理论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先验辨证论的分析中,为了说明人的认识产生谬误的必然性时提出的,具有探讨理性本性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扫除障碍的本体论倾向,在康德哲学体系申居于关节点的重要地位。先验幻相理论对黑格尔的辩证法、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及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倾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研究先验幻相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