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度变迁是一系列制度安排基于竞争而形成的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制度与生物体生命一样存在着“启动-兴起-高峰-衰败-更替”的新陈代谢周期。“历史的终结”提出者弗朗西斯·福山从大历史视角重新反思美国的政治衰败,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成功政治取决于政府、法律和民主三者之间的均衡。制度生命周期视阈下美国政治衰败主要体现为四重维度:失衡的美国民主、基于理性选择的非理性政治、行政失灵与否决政治、基于两元合法性的美国宪政冲突。在制度生命力的竞争中,中国基于深厚而独特的东方文明,正建构一种不以西方文明为模板而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福山是否还在坚持"历史终结论"这一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有人肯定,也有人否定。笔者以为,福山在提出"历史终结论"之后不久就开始了一个步步退却的过程:尽管在直接表述上,他没有也不可能承认"放弃"历史终结论",但在事实上,作为一种客观逻辑,他已经自我否定了自己的结论。正是这种主观上的坚持和客观上的否定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冲突。?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近年来日益暴露出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在理论上,自由理念与民主原则相冲突,自由民主理念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存在深刻矛盾,自由民主制本身的内在矛盾使其难以成为历史的终点。在实践中,未来历史发展日趋多元,而非走向单一的终点,“历史终结论”作为资产阶级学者的意识形态之见已被多样发展的现实证伪。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治文化的特点是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与福山所著《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两部名著的共同论域。福山在托克维尔的基础上,将自由民主上升到普世原则的高度,并因此构成了"历史的终结"。但美国现实中存在的严重经济不平等使二者所论都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5.
政治理性主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种理论范式,其理性的政治原则和"完全和解"的政治秩序立场成为福山"历史终结论"的重要方法论.政治理性主义的现代性理论弊病,使福山政治哲学沉沦于现代形而上学的困境而受到多方指摘.马克思由政治经济学方法现实又逻辑地推断出来的"世界历史"观必然扬弃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并最终真正地形成对福山政治哲学方法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自《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出版至今,福山的思想(包括其反民主观点)并未发生本质改变。对于所谓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胜利,他不但从未欢呼,反而深感忧虑。福山在三个方面误读了他所依赖的黑格尔哲学:首先,福山将主奴关系中应被扬弃的要素看作是优越之人的特征。其次,他未区分生存状态上的可能性与存在论-生存论的可能性。这种混淆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使他混淆了不同种类的承认,另一方面使他错误地认为历史必有一个时间性终点,即他对黑格尔哲学的第三个误读。尽管如此,人们仍应看到福山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华魂》2011,(8):61-62
美国《外交》双月刊20l1年3/4月号刊载了美国全球发展中心主席南希.伯索尔、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合著的《金融危机后发展方面的新思想》一书的节选文章《后“华盛顿共识”——危机之后的发展》。法国人类学和社会学学者保罗·若里翁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发表了他的新著《垂死的资本主义》一书,并于2007年预言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危机。今年3月21日法国《论坛报》登载了该报记者对若里翁的专访文章《局势比危机前还糟糕》。这三位学者在上述文章中分别谈了他们对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又称“华盛顿共识”)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看法,.本刊根据新华社《参考消息》等译载的这两篇文章予以摘要转登,供研究参阅。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城市的异军突起,美国出现了大量以城市为背景的文学作品.美国城市文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繁荣和转型三个时期:萌芽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城市生活的写照比较零散,不成规模和气候,作家的城市批判和审美意识不强;繁荣时期作品数量丰富,随着作家城市身份的确立,作品中所反映的城市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转型时期则呈现出城市批判角度的多元和城市生活范围的扩大等新特征.  相似文献   

9.
另一种文化比较的尺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批评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文化比较的人性尺度 ,强调对文化的评估与比较 ,必须依其是遮蔽还是敞亮了人的生命存在可能性而展开。为此 ,在文化比较中 ,必须确立一种文化对话的观念 ,把文化对话视为不同文化之间在各自的生活世界所遭遇的问题域之中的相遇与碰撞 ,而这种文化对话的存在方式则表现为游戏  相似文献   

10.
威慑理论是美国国际关系研究中极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威慑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从威慑的视角重新审视美国的对以政策,指出消极意义上的惩罚或制裁手段和积极意义上的报偿或劝诱手段是美国对以威慑政策的两个方面。同时认为,鉴于美以关系的特殊性,积极意义上的报偿或劝诱手段的运用往往使美国对以威慑政策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政治文化深刻地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这规定着美国的南海政策与政治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国的政治文化是南海政策形成与发展的精神动力,规定了其南海政策手段的实用性,掩盖了美国南海政策的目标。所以,美国政治文化在更深层次上决定着美国南海政策的实质,从而对美国的南海政策具有更为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传统法律文化普遍存在着因果报应信仰,不仅“则天立法”的法律架构中隐含着天谴天告的报应思想,通过天罚、鬼神罚雪冤的民众信仰更为丰富,报应信仰同时也影响着司法官员的司法。报应信仰实际表现为人们对正义秩序的追寻,鬼神世界所展现的作恶者必得惩罚的秩序现,在国家法缺位时,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对话和结合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但需要首先反思一下这种对话实现的现实的可能性,即对话双方的各自的真实境况.比如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招揽"是否只是一种失势后的不得已?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暗送秋波"是否也只是一种运作策略?而且大众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商业文化,它的背后是资本在指手划脚,这是一个你不能不承认的事实,也是现在很多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的一个问题,即现代社会的这种资本逻辑的风靡.  相似文献   

14.
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政治文化研究范式,在与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交融的过程中出现疏离性,原有分析模型中的个体性逻辑起点、竞选式研究目标与中国传承和建构的政治文化模式并不适应。拓展政治文化向度的研究路径,可以为解读中国政治发展的变化提供另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5.
曾经见到过这样一句教师寄语:"不必常胜,但需常省(反思)",心里很是触动.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在生物实践教学中,进行反思教学,通过观摩别人的一节课,通过亲自施教一堂课,通过对一次课堂突发情景的处理等,我们要对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剖析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以更好的促进教学相长,使主体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危机中投资银行普遍经营失败的深刻启示在于:核心竞争力中风险控制和承受能力最重要;核心竞争力的评估和培育必须坚持长期视角.提高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培养保障企业稳定盈利和成长并保持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植根于企业良好的治理结构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论文分别建立了中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指标体系和实证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1家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样本公司核心竞争力不强;行业内出现明显分化;市场份顿年均增长、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本等指标对核心竞争力的估值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坚持把中国哲学"和而不同"的理念确立为文化全球化的价值取向是文化全球化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文化在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只要有正确的应对措施,中国文化以其独特优势在全球化时代获得光明的发展前景是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多元文化辩论的主要分歧在于以欧洲中心论为代表的“统一性第一”的观点和以非洲中心论为代表的“种族性第一”的观点。前者强调美国文化的整体性,并以欧洲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后者强调美国文化的种族性,认为在文化本体的构成中种族根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元文化大辩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最直接地表现在人文教育领域的变革。尽管从传统的欧洲中心论到新兴的非洲中心论的转变是一种矫枉过正的结果,多元文化辩论本身已使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到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和文化遗产。美国文化正在经历从一个核心到多个中心的重构。  相似文献   

19.
高度自由、宽容和开放的美国社会使得众多民族的历史纷纷融入美国的历史之中,犹太人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范例。而世界范围内对美国犹太人在今天美国社会各领域乃至国际事务中作用和影响力的种种传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迫切希望有机会了解美国犹太人。古老的犹太民族是怎样来到美国的,他们如何在在美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0.
偏向技术审视的工具论广告观越来越不合时宜 ,因而 ,有必要从权力和封闭、缩减与消解等角度入手 ,对广告文化做重新检讨。就运作逻辑而言 ,广告执行着“缺失——填塞”的方法体系 ;就本质属性而论 ,广告以类像特征做着反创造的工作 ;就其文化功能检测 ,广告以迷幻术进行着反文化的勾当 ;广告的媚俗天然地使之远离庄重 ,广告为了达成有效传播的目的 ,也不惜以扩张性别鸿沟牺牲健全人生姿态为代价。广告文化的反思者需要冷静地走上批判理论之途 ,从而找寻出解放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