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阐述了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湘潭红色文化网络阵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湘潭红色文化网络阵地建设主要途径有:建设湘潭红色文化主题网站,全力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阵地;针对高职学生思想状况,开展主题论坛活动;创设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博客,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挖掘网络即时通讯内涵,努力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  相似文献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则是开展教育的基本阵地,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存在主要问题的探讨,提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网络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在此背景下,高校借助网络与学生建立沟通平台,进行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应运而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但不可否认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以广西大学雨无声网站为例,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发展、功能,探讨其正面临的困难,并努力寻求其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高速发展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的机遇与挑战,在网络环境下要想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上工作能力;通过建设“红色网站”、采用BBS或Em ail与学生进行沟通、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和将传统教育方式与网络相结合等方法,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快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的步伐,努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方式、方法:增强网络阵地意识;构建"红色"网站;开发网络功能;提高网络吸引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创造性;强化网络监管;提高网络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6.
整合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集群优势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辽宁省的大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的建设及实施过程就是一个整合高校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集群模式的成功范例。本文以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的建设为例,分析整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整合资源、发挥集群优势、提高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管理者的角度,从网络使用状况分析、网络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和制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入手,研究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对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管理机制;建立特色鲜明的校园网站;抓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网上和网下工作紧密结合;取得政策支持,使高校直接管理校园网络场所。  相似文献   

8.
红色网站已经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而网站中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情况的好坏将是决定这一网站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因此,建设好“红色网站”学生管理队伍,对于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而受其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高校学生。由于网络具有"双刃剑"、"两面性"的特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极大挑战。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辅助高校思想政治德育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尽管很多高校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但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新模式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模式提出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热点。分析了校园网络的现状和特点,讨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网络应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应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加强网络硬件、软件、网站、队伍和学科等建设,并注重美学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原则和方法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 ,三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概念不同 ,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中分别属于不同的部分与层次 ,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另一方面 ,三者之间又存在同构和耦合的关系。首先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构性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每一种结构都具有对其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原则和方法 ;再次 ,为了维持结构的特殊方式 ,必须有一种力量加以保证 ,这种力量便构成了一定结构的内聚力 ;最后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和层次之间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而形成的有机结合———机制 ,为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基础。此外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还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总原理和原则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微信最忠实的拥趸,“微信热”不仅给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微信的不可控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趋于复杂;微信立体化的社交形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挑战;微信的虚拟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难度加大;微信信息的“碎片化”,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微信热”背景下,探讨其产生的深层原因,科学应对微信带来的挑战,运用微信进行“微创新”、发挥“微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把关理论常常被认为是对传播信息的过滤和处理。但"把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把关"除了可以对信息本身进行过滤和筛选之外,还可以通过利用"把关"适应受众选择性接受的特征,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和氛围,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正效果,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对策在目标和内容上都发生一定的扩展和迁移。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心理咨询整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情感教育,扩展与学生的沟通渠道;要利用好网络资源,把网络变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要走进公寓,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寝室的管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娱乐化话语模式与思维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控制,指出了娱乐文化的认识论效应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的挑战,提出了娱乐文化话语模式与娱乐化思维方式对青少年的诸多不利影响;以此为基础,进而提出了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控制,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教育环境复杂化、教育主体性特征明显化、教育手段多样化等时代特征。新媒体技术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稳有序发展,但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其原因主要有:思维模式单一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有效性障碍,教育模式陈旧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教育内容结构碎片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降低。应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新能力,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断创新、场域更加扩展、手段更加丰富、效能更加提升,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理念方式滞后、内容供给不足,场域时空变化、理性认知难度加大,手段与载体多样、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地位弱化,互联网环境复杂多变、教育工作复杂性增强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全力打造创新平台、延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场域,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强化有效保障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新时期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主体、动力主体、权利主体和发展主体来培养,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信仰的内在关系,运用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90后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人生信仰缺失;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无帮助、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无积极影响及大学生性别、信仰等变量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欢迎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阅读思想政治理论著作等变量是影响信仰状况的主要因素。对此,应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信仰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崇高的人生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