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非洲某些地区建立移动电话系统是艰难的。然而,近3000万非洲人现在已拥有一部手机,而4年前,非洲的手机总数仅200万部。目前使用移动电话的人已与使用固定电话的人一样多,在今后3年内,手机总数有望再翻一番。 移动电话在非洲较大、较富裕的国家迅速发展不是新事物:例如,2001年1月,尼日利亚从3个经营商那儿筹集到850O万美元。而且,这些大型市场仍在继续发展。南非第三大移动电话经营商Cell c声称,去年11月,在其开  相似文献   

2.
浅谈产品的小型化林擎国一80年代末期,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推出两个新产品,打破了日本同类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一个是令人羡慕的移动电话,另一个是设计新颖的腕式传呼机。这两种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小型化,即体积小,重量轻,而功能齐全。它们便于消费者的携带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从数字贸易的特征出发,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面板数据熵值法测度中国十大城市群127座城市2011—2019年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其动态演进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十大城市群2011—2019年数字贸易水平不断提升,数字贸易发展较好的城市群是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以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杭州市五座城市为引领。(2)十大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城市群之间的差异是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3)十大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梯度效应和多极化现象;各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稳定,改变类型的概率相对较低。(4)总体、成渝、海峡西岸、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存在收敛过程。基于此,对城市、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不同层面的数字贸易发展提出明确定位、优化布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鼓励移动电话的普及是对数字横沟更明智和最有效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数字是描绘世界和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手段。从古老的结绳记数到今天的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文明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中俄两国文化的差异,在数字使用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和习惯运用。本文欲将数字在两国不同背景下的使用习惯加以对比,使我们在俄语翻译和学习中,考虑到国情特点,避免造成翻译、理解上的偏差。一、效率在俄双民族文化背景下所表达的内涵意义俄罗斯历史上是一个西方国家,因此他在数字使用上习惯于西方人的用法。首先,在单数或双数的使用上,俄罗斯人习惯用单数()来表达吉祥、幸福。比如:俄罗斯人去朋友…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数字化和老龄化进程,老年人口的数字失能问题日益显现。老年数字失能是指老年人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社会变迁中存在突出的数字接入困难、数字使用障碍并最终导致其数字主体性被剥夺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型数字红利获取难、社会型数字红利共享难、文化型数字红利利用难、健康型数字红利受益难,并源于“经济沟”“技术沟”“心理沟”“社会沟”共同作用。为解决老年数字失能问题,建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第四次修正,在数字治理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构建分类治理新机制,完善中国老年数字失能治理顶层设计。同时,注重培育适老化数字产品市场,完善老年数字产品行业的国内国际新标准,通过三级管理五方合作联动格局打造中国数字养老服务新模式,从而建立起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数字包容社会。  相似文献   

7.
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2008-2016年五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和数字技术专利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技术冲击是否能够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能够对企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推动企业新产品、新服务的转型升级,还能够加速企业新技术研发。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效果在不同企业治理模式下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从重大决策上看,数字技术主要促进由股东会、董事会、管理会议进行重大决策的企业转型升级、产品服务升级和技术研发,但仅促进由主要出资人、经理人进行重大决策企业的技术研发;从日常管理上看,数字技术会促进由股东会、董事会和职业经理人进行日常管理的企业升级、产品服务升级和新技术研发,也会促进由子女或家族其他成员进行日常管理企业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8.
在去年全市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中,市经协办被评为“人民满意”单位。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用市经协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学荣的话说,以创新提升机关效能是市经协办取得成绩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9.
科技广角     
《社区》2002,(5):36-37
新式移动电话如今的移动电话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通话的单一功能了,五花八门的新增功能使得人们似乎忘记了移动电话的最初宗旨。最近.日本一家公司生产出一种内置照相机的移动电话.这一小小的革新立刻给该产品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将结构化数据与文本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地级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测算了2011—2020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进一步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研究了城市群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城市群数字经济在考察期内实现了显著升级,但空间异质性分析显示十大城市群数字经济的发展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态势。从空间依赖性来看,我国城市群数字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聚集效应,并且空间相关性总体呈现增强的趋势。为量化分析城市群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分析范式与数据支撑,也为促进城市群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梳理美国数字经济核算实践的最新动态,包括美国数字经济核算的概念界定、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和数据结果等。首先,本文梳理了美国数字经济核算范围变化,同时将我国数字经济分类、美国数字经济分类同时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在行业小类层面一一对应,详细对比美国与中国数字经济核算范围,得到美国数字经济核算范围与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基本一致的结论。其次,总结美国数字经济核算方法,从产品角度进行数字经济定义,在供给使用表基础上将产品对应至行业,在行业基础上进行数字经济产出和增加值等测算,同时对比研究我国和美国数字经济核算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美国数字经济核算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统计核算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提要]基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发展水平以及数字化人才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省际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然后借助中国大陆31省(市、区)2003-2019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效率得以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地提升了中国的创新效率,成为新时期提升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新动能。这一核心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会直接提升创新效率,还会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作用间接提升创新效率。因此,应当全面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实现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产网络视角出发利用Ghosh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产品入手构建测度数字经济规模的方法,同时考虑数字部门产品和数字化产品,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测算和分析2002—2018年期间全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及分布,并基于我国2012年和2017年省级投入产出表分析数字经济区域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从2002年到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最终产品规模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平均增长率为16.33%,远高于GDP平均增长率;(2)数字经济最终产品中资本形成的占比在2007年之后大幅提高,从24.18%提高到2018年的37.56%;(3)在数字经济总规模中,数字部门产品占比高于数字化产品占比,而数字化产品规模稳步提高,广泛分布于各个传统产业,同时又具有集中性;(4)数字经济的区域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占地区GDP比例差异显著,区域经济增长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人的忌讳心理,从古至今皆有。尤其是中国人,因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忌讳心理更是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诸如婚丧嫁娶、修桥盖屋等等。比如大多数的中国人认为,3、6、9是黄道吉日,8与“发”谐音,象征发财;认为4与“死”、7与“气”同音,是不吉利的数字。对于老年人来说,73、84也是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在华人中自古就流传着“七十三,鬼来缠;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西欧和北美人对数字也有忌讳心理,他们认为13和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因为圣经上讲,是第13个弟子出卖了耶稣;而星期五则是天主教徒仪式最…  相似文献   

15.
马礼逊、罗存德等人编辑的英华字典对译“Publish”,尚未使用中文“出版”一词。“出版”在近代由黄遵宪较早使用,由日制汉字传入中国。追溯“出版”一词的来源,要考察中国出版活动的演变历史以及中外出版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复制技术和出版活动的不断演变,“出版”的概念及其含义也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 2011-2019 年 31 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创业的影响,并检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人力资本在该过程中的传导作用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创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将通过遮掩效应在其中产生传导作用。人力资本弱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创业的影响,可围绕数字普惠金融的生态构建、金融资源配置、外部条件改善等方面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资源,公共数据是中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数据类型。有效利用公共数据能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目前,中国公共数据开放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文献基础上,基于辩证法发展观视角,结合中国公共数据开放实践现状,指出地方政府积极性不足是阻碍中国公共数据开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公共数据有偿使用制度能够有效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并对建立公共数据有偿使用制度的争论进行了回应。据此建议:建立公共数据分级制度,为公共数据有偿使用制度奠定基础;建立公共数据有偿使用制度,合理分配公共数据收益;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供给体系,推动数据要素市场供给多元化;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监管机制,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价格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硅基文明、IT文明为主导的时代,数字技术带来的社会无机化发展趋势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社会重构带来的精神迷茫、物化倾向、工具理性盛行等成为当下社会的主要症候,人文经济是数字经济回归有机化社会的自然路径选择。本文认为,人文经济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需要借助制度化实践以实现对“数字化危机”的扭转,在走向人机对话、数字人与数字人生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人、制度、经济活动的有机联动,在制度层面倡导以人为本的数字经济发展观,强化以“美的规律”塑造数字经济的内涵,重视数字经济中人文精神的协调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的数字鸿沟问题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而且也深刻地体现在“乡乡之间”。文章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探讨中国农村数字鸿沟问题,并特别关注不同村庄结构条件下数字鸿沟形成的实践过程和机制。“传统村庄”和“工业化村庄”代表了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两种典范类型,并成为我们探讨“村庄之间”数字鸿沟的基本范例。本研究将不同主体在“占有”ICTs产品上所形成的鸿沟视为“初级鸿沟”,将不同主体在“使用”ICTs产品过程中所形成的鸿沟视为“次级鸿沟”,并认为占有和使用上所形成的鸿沟在实践过程中呈现为一种“相互再生产”的效应。笔者最后指出,作为一种“移动网络”的手机或许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整合的首要载体,并成为化解数字鸿沟的有效利器。  相似文献   

20.
工业设计——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二论科技成果商品化许喜华一社会的发展,主体对客体认识的日益加深,使得人类以多元的、系统的思维、文化的视野审视自身周围的一切,特别是自身的技术活动。工业设计就是这样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产品为对象,在“人——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