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数字     
《四川省情》2008,(4):42-42
四川农村居民呼吁加强农村邮政网络建设为深入了解农村邮政需求服务情况,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近日对四川成都、绵阳等九个城市的720户农村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最近一年时间里,超过五成的农村居民办理的邮政业务在2次以上,但由于目前农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农民增收。本文采用协整分析,对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各项构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注重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重要的拉动力,如何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与金融深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与农村金融深化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呈正向关系,并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作用存在较一定的滞后性;对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分解发现,城镇化水平与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作用程度各异,表明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农村金融深化将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川和重庆毗邻,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省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水平基本一致,人口发展状况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从理论上来讲,城镇化进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从1997年川渝分家以后,重庆市的城镇化进程非常快,与四川的差距从分开时的高2.1个百分点到2004年高12.4个百分点。为了寻找差距,探究个中原由,我们对川渝城镇化水平作一些比较与分析。川渝城镇化进程的比较与分析在2000年以前,城镇化水平主要以公安部门统计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计算。1996年,四川和重庆分家的时候,四川非农比为16.8%,…  相似文献   

5.
2007年,四川作出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决策部署,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启动,城镇化率呈稳步上升态势,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41.8%  相似文献   

6.
2007年,四川作出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决策部署,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启动,城镇化率呈稳步上升态势,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41.8%  相似文献   

7.
《青海统计》2007,(1):44-44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引起广大农村牧区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他们期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从乡村建设规划抓起,从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做起,遂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让农收民过上宽裕的生活。为此,青海省调查总队对全省17个县(市)、70个村、350户农村居民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大农牧民对“新农村”建设有八盼:  相似文献   

8.
梁灏 《四川省情》2007,(7):14-15
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布局是加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四川省工业兴省、工业强省的重大举措,也是四川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扩大城镇就业渠道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  相似文献   

9.
王存志  李茂鸣  潘忠 《四川省情》2007,(9):40-40,23
四川省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新农村建设在四川开展以来,特别是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农村干群关系相对融洽,出现了"幸福梅林"等农村超越城市的典型。但是,丘陵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四川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四川农村居民收入的因素,再运用实证方法对四川农民1992~2007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四川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验证不仅为预测四川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趋势提供了工具,而且为四川农村地区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阐述城镇化对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2009年我国205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运用自抽样、OLS回归和SUR估计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农村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化有效促进了农村消费的增长,且这一影响将随城镇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同时,由城镇化引致的农村收入、教育及金融等方面的改善对农村居民消费也呈现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四川城镇化现状 2006年,四川城镇化水平为34.3%,比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43.9%低9.6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5.6%,建立起由1个超特大城市成都市和攀枝花、绵阳、自贡、南充4个大城市、27个中小城市和1865个小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形成了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及攀西四大城镇群的雏形.城镇建成区面积30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3.
黄城  刘金石 《四川统计》2013,(12):15-15,20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支持,也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促进农民市民化。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关键,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的四川现代农业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大力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戴宾 《四川省情》2008,(5):29-30,28
"十五"期间,四川城镇化率由26.69%提高到33%,年均提高1.26个百分点,保持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明显高于1990~2000年年均提高0.54个百分点的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城镇化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按世界城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以及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推进的实践,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四川都将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近年来,西吉县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城建设这一中心,中心集镇和边贸集镇建设两个重点,309国道和202省道两条主线,坚持“适度超前,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层次推进,分步实施”的方针,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思想,为实现“一年有变化,三年大变化,五年上台阶”的奋斗目标,全力谱写城镇化建设新篇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GDP与城乡居民消费共振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测定了我国GDP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效应,又运用VAR模型对三者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通过启动城乡居民消费,达到促进GDP增长的目的,特别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两全其美的策略;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差距拉大,不会影响到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收入方面: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百年前的中国,身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军阀混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普遍破产,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委身于地主的佃户,劳碌辛苦一年,地里所产除去地租,所剩难以果腹,可谓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农村居民经历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减免农业税费、实施惠农政策,加大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多个阶段,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农业不再是四川农村居民简单且唯一收入来源,工资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日益增多,增收渠道持续拓宽。2020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29元,较1952年(45元)增长了353倍,年均增速为9.0%;比1978年(117元)增长了136.1倍,年均增长12.4%,农村居民普遍过上了腰包鼓起来、日子甜起来的小康生活(见图1)。  相似文献   

18.
王克强等 《统计研究》2020,37(4):101-113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能否践行以人为核心是其质量评判的重要标准。创新性地基于产城融合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PPP模式如何通过宏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进而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研究发现:①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PPP模式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提升了项目建设效率、强化了政府监督职能、增强了公众参与水平,整体促进了产城融合,有助于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质增效。②PPP模式既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又通过宏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③生态环境保护和优秀文化传承对宏观层面产城融合具有较好的解释力,而公众生活便利性和生活水平改善则较好地解释了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④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PPP模式显著增强了宏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水平,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宏观层面的产城融合不直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而是经由微观层面的产城融合间接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因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PPP模式的优点,又要重视宏微观层面产城融合的作用,从多方面提升公众生活质量,进而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工业化刚刚进入中期;城镇化与全国差距较大,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黄金时期”的四川,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相似文献   

20.
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两个“滞后”,在一个较长时期对经济 的快速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必须坚持深入推进“三个 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