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57-63
《枯叟》以其中事件的强迫性重复和主体的自我分裂等创伤症状见证了T.S.艾略特的婚姻创伤和战争创伤。《枯叟》的写作证明艾略特已经能够直面自己的创伤,且自主地开启了创伤复原之路。但是,诗中讲述出来的创伤事件还没有连续性和统一性,苦苦追寻的复苏生命的雨水和男女结合都没有如愿而来,耶稣基督没有带来前行必需的有意义的联系和有价值的信仰,所以《枯叟》创作期间的艾略特还没有完全复原创伤以及开始新生活的能力,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他成为英国国教徒。艾略特的创伤和创伤复原模式为充满创伤的人类提供了一面反观自我的镜子。 相似文献
2.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道教--以南蛮、氐羌族群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泽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6):33-37
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文化融汇的时代,道教的民间性及道化四夷的宗教特质,使南方蛮族和氐羌族群不同程度受到道教影响.本文考察了道教在南蛮、氐羌族群中的传播,认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有着悠久渊源,其最初接受道教影响的时代,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4.
郑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2)
在道教方面,氐羌民族与五斗米教关系密切.随着魏晋北朝时期氐羌民众的内迁,他们的五斗米教信仰也被带到了关中地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氐羌民众还保持着五斗米教信仰.随着时间的变迁,在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下,氐羌民族的宗教信仰也发生了调适性的变化,对佛教、新天师道和楼观台道信仰的接受就是明显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马建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2):13-17
氐人原散居于今甘肃陇南、天水,陕西西南部及四川松潘一带,在羌汉之间杂处。氐人的迁徙最早发生在西汉武帝时期,此后持续不断,其迁徙地多为内地汉人居住地,故其汉化程度较其他民族高。至西晋十六国时期,由于西北地区动荡纷乱的形势,氐人因各种原因而迁徙更加频繁,致使其最终融入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 相似文献
6.
Lunzhuwangmu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前秦时氐族散文家苻朗《符子》,集中体现老庄“无为”思想,并不乏文才横溢的寓言体散文之作。整体分析《全晋文》载清人严可均辑苻朗佚文,联系苻朗身世与所处国势,史文印照,尽显作为氐族贵族及亡国者的苻朗在“魏晋风度”之中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7.
清代千叟宴,始于康熙朝,繁盛于乾隆年间。它既是康乾盛世的一种表现,又是清朝皇帝与臣民同乐的大型活动,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在乾隆五十年达到一个高峰。在这次千叟宴上,尚氏家族有五人参加,其中包括“逆臣”尚之信和罪臣尚之瑛的后代。本文认为:他们的应邀参加千叟宴,反映了尚氏家族与清朝的关系在经历吴三桂之乱后依然非同一般,一方面他们感戴清朝的恩德,另一方面清朝仍然眷顾他们,尤其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尚之信之死远不是投降吴三桂那么简单,清朝对广州庚申事件中尚家的处理仿佛心里有愧。 相似文献
8.
刘康德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6-51,58
本文对出现在古代诗文中的“渔翁”和“樵叟”这一文化现象作了探索 ,认为出现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是在于文人想借“渔翁”和“樵叟”来寄托某种思想 ;而被借用的“渔翁”和“樵叟”也通过文人的笔端 ,留下了大量的充满哲理的话语和思想 ,并以这些思想来平息文人内心世界的不平和愤懑。这是与文人历来看重“渔翁”和“樵叟”的劳动场所和劳动对象———山水、鱼鸟有关。文人之所以能在“游山水 ,观鱼鸟”的过程中得出思想、精神 (理趣、心诀 ) ,是在于它是建筑在“天人相通 ,万物一体”、“天地之教”———向自然要学问的哲学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史学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统治者的重视,私人修史风气的盛行,史著体例的丰富等是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不仅促使了目录学著作相继问世,目录学的著录和分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汉代刘歆编定《七略》的"六分法",到魏晋时由于史学的发展,逐渐向晋荀勖所编《新簿》的"四分法"演变,并最终定型为目录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氐、羌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地位特殊,历史上,氐、羌与中国古代很多民族之间都有关系。开展氐、羌的部落名号和姓氏研究,有助于追溯氐、羌两族的起源,理解氐、羌与各民族的关系以及氐、羌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有助于理解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受多方因素的启发,不仅源于其对传统对外理念的承继与发扬,也受到林则徐的直接启迪,而在辑录外国史地资料时,他的这一思想亦深受西方对外理念的影响。“夷之长技”虽然主要是指近代西方的武器装备、先进科学技术及养兵练兵之法,但也包括其文教以及政制。魏源“师长”说提出后受到时人关注,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师长”说在其师友群中有较大回响,也受到“达官贵人”的关注,甚至已波及到朝廷。洋务运动以来,其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氐羌族群的原始文化形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士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66-73
从我国古代氐羌族群的活动范围,语言特征,符号信息,文化形态,宇宙观念以及五行文化所反映的数、象、事、理等哲学思辨的特征,可以看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古代先民——氐羌族群的原始文化结构、信仰模式等同出一源,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从先秦以来不断南迁的西北氐羌系统民族,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的发展,历经了同源异流即民族分化、异源同流即民族融合的发展途径,最终形成了我国西南地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彝语支、藏语支、缅语支、景颇语支各民族及语支存在争议的白族和土家族的直接先民。 相似文献
14.
胡抗美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4,(6):57-63
白锐文学硕士、美学博士,副研究员,就职于中国文联。曾在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学习,师从沈鹏先生和胡抗美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助教。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项展览,获全国第二届草书展三等奖。专著《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获第三届全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数十篇书法理论文章刊于《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艺术报》《文艺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 相似文献
15.
赵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
笔者利用晋常璩<华阳国志>中的一些语言资料,对其中的巴人语词进行考释.对于缺乏文献资料的巴人语言来说,<华阳国志>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复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2
《华阳国志》末卷“譔曰”一百一十二字,古往今来,无学者能准确释读。本文受刘咸炘先生《华阳国志论》的启迪,发现这是一首“离合诗”,结果为“蜀郡常璩撰”五字。 相似文献
17.
氐族是古代羌族、三苗和东夷族融合的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功达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1):30-33
氐族来源问题一向为学术界所关注,或认为来自羌族[1],或认为来自三苗[2],或认为来自南诏[3],甚至认为来自河北[4],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根据学术界关于东夷族、三苗西迁的有关论证,特别是考古学关于作为氐羌文化代表的寺洼文化具有江汉流域考古文化的某些特征———比如寺洼文化中的陶鼎,其特征是器形较小、敛口、浅腹、三实足、素面,这些特点与长江中下游湖北境内原始文化陶鼎的特征一致———结合作为氐族故乡的甘肃陇南地区所具有的特殊地理位置,推断出氐族的来源是羌族、三苗和东夷族。 相似文献
18.
翟云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5):124-128
五胡十六国时期,略阳临渭氐族苻氏建立了前秦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势力空前强大,可是在军事实力优于东晋的大好形势下,还是免不了淝水惨败,前秦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灭亡,苻氏家族解体,氐族走向了衰退之路。这主要是前秦种种不合时宜的文化措施所致。 相似文献
19.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审美风尚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时期,审美风尚变幻迅速,人们从追求事功演变到追求风流自适,从重视人的品行、才能、政绩演变到注重人的仪表风神之美,从崇尚自然到关注大自然,自觉地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欣赏自然山水的神韵之美. 相似文献
20.
刘吉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4):73-78
八峰崖石窟历史上反复多次的焚毁和重修,使造像失去了本来面貌和时代特征。论文将临近的麦积山石窟、法镜寺石窟与八峰崖石窟比较,认为八峰崖石窟的建造与"仇池古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在现存的造像当中,宋代佛教造像风格鲜明,表现出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和理想的审美追求。陇南石窟艺术是沿着古丝绸之路与蜀道文化传播的,八峰崖石窟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交汇点,因而表现出强烈的传承性和地域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